关于增加“春秋假期”,教育部很支持,家长: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前段时间一个新鲜的词出现我们视野当中,这词就是人代代表提出的“春秋假期”拟定假期的时间为10~15天,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接触大自然,让家长可以陪伴在孩子身边。

当时假期出现后,各类人群观点不一样,教育部的观点,各大学校可以根据自己教学计划,恰当进行安排。教育部门态度很明确,希望学生能融入到大自然当中,但也不能忽略了教学任务进度。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劳逸结合,如果一直死啃书本,有可能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关于“春秋假期”,家长却表示: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关于增加“春秋假期”,教育部很支持,家长: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为何家长认为是折腾自己和学生?‍‍

现在学生压力确实特别大,尤其是中考,只有50%的录取几率,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要认真对待,如果有时间,学生会把所有精力放学习当中,但放假了难免学生想着出去玩。

孩子玩耍过程中,有可能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学科压力如此之大,根本没有时间抽出来去玩耍。教育部门想法很简单,希望学生可以好好的放松,但一到放假学生学习任务只交给了家长,家长平时要工作,可能无法兼顾到学生的教育问题

关于增加“春秋假期”,教育部很支持,家长: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家长方面比较尴尬,因为现在压力很大,家长需要每天上班,想请假也比较麻烦,即便拿不了全勤奖,还要扣工资,综合考虑家长也不愿意请假。压力下家长也不比学生轻松多少。

当自己无法顾及孩子教育问题,只能掏钱让孩子到补习班,一般家长只要到了孩子放假时,总是各种的兴趣班给孩子报名,生怕孩子比别人少学了。

关于增加“春秋假期”,教育部很支持,家长: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当学生放了“春秋假期”,各个群体的观点是什么样的?‍‍

有了春秋假期孩子自然是高兴的,可以多放一个假期,可以看一下美好的事物,秋天可以感受下丰收的喜悦,加起来有10多天可以自己安排,不用上课,还可以睡懒觉,总体来看确实值得高兴。

老师为了追赶学习进度,不得不加快自己的步伐,10天教学任务被缩减下来,平均每堂课上老师,可能要多教几个知识点,不然到了后期可能很难赶上教学规划,只有老师进度加快,学生才能如期学完知识

关于增加“春秋假期”,教育部很支持,家长: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每一次放假家长特别发愁,到底给孩子如何安排,假期可以让孩子到兴趣班,他们会不会不喜欢,但孩子去旅游又该到哪里。因为危险随处可,给孩子规划的景点,既要让孩子能够学到东西,又不能让孩子处于危险当中,家长也是很发愁的。

关于增加“春秋假期”,教育部很支持,家长: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家长如何筹划孩子的“春秋假期”?‍‍

每个孩子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不妨从孩子兴趣入手进行选择,春天可以看花、摘野菜、到郊外散散步等,可以到其他城市看风景,如此好的天气,不要宅在房间里,一定要带着孩子走出去看一下,让孩子感受世界万物的苏醒。

为孩子选择的地方,一定要是安全健康的,不管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都应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家长给予的关心,筹划春秋假期,要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假期的乐趣,看到一些新鲜的事物,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让孩子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

关于增加“春秋假期”,教育部很支持,家长: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心里到底想要去的地方是哪里,可以兑现曾经的承诺,因为家长给孩子平时交流时,经常许下要去哪里玩耍的承诺可利用假期帮助孩子实现,不要不理睬孩子的想法。

利用假期不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做手工,做烘培,做陶瓷等,这些有意义的东西,可以帮助孩子增长见识,让孩子学到更多丰富的内容,其实有意义的事能让孩子深切了解到,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一边学习一边成长。

关于增加“春秋假期”,教育部很支持,家长:能不再这么折腾吗?


结语:不管学生有没有春秋假期的计划,家长筹划时,一定要把孩子的兴趣爱好考虑进去,同时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相信只要你认认真真对待,孩子肯定能受益匪浅。当然很多家长认为不要再折腾自己和孩子了,压力如此之大,重心还是应该在学习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啃书本   春秋   假期   家长   教育部   教育部门   进度   大自然   事物   观点   兴趣   压力   东西   老师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