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速递 | 床旁心电监护仪报警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床旁心电监护仪作为报警安全管理中的重要设备,其提供的报警信息是医护人员制订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该研究检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床旁心电监护仪报警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完善患者床旁心电监护仪报警管理策略提供借鉴。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涉及患者床旁心电监护仪报警管理的研究;结局指标包括心电监护仪的错误报警率、护士报警疲劳状况(即对仪器报警的敏感性降低,忽视或关闭报警)、心电监护仪报警的准确性等;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实践指南、最佳临床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以及国际/国家标准;语种限英文或中文。

排除标准:无法获取全文;文献信息不全;已有更新版本;文献质量评价较低的研究。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学术速递 | 床旁心电监护仪报警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床旁心电监护仪的报警管理

(一)多学科合作

1.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包括护士、医生、临床工程师、质量和安全专家、信息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等,如果允许可以加入设备制造商和患者家属代表。

2.多学科人员共同制订报警制度:①心电监护仪报警声音的设置;②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的设置;③关闭心电监护仪报警声音的条件;④更改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的条件;⑤有权设置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人员;⑥有权更改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人员;⑦处理心电监护仪报警的方法;⑧设备操作和检测标准;⑨报警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

3.加强多学科合作:由多学科合作团队收集心电监护仪报警基线数据,分析当前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错误报警、重复报警、技术报警,讨论解决措施。

4.促进多学科交流:建议举办心电监护仪报警相关的跨学科会议,邀请专业组织机构共同分享和交流报警管理相关信息和经验。

(二)监测操作

1.皮肤准备:①用肥皂水清洗局部皮肤后用毛巾或纱布擦拭,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②不可用乙醇溶液擦拭皮肤;③剪掉电极片粘贴部位过多的毛发。

2.电极片的更换:建议每天更换电极片,并评估导线的完整性或使用一次性导线,对于敏感性皮肤患者,可适当减少更换电极片的次数。

3.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会受到监测部位、患者活动状态、指甲油、肤色及环境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将血氧饱和度探头固定于患者四肢,不宜固定在耳朵上。

(三)报警评估

报警评估时机:在每个班次开始时、患者病情变化时和护理人员变化时,都应根据制度和患者情况评估报警参数、开关状态和报警延迟设置等。

(四)报警设置

1.报警延迟设置:除心律报警外,在无特殊情况下可以设置15~30s的报警延迟,建议延迟或关闭因护理操作引起的报警。

2.心率及心律报警设置:①心率报警延迟设置不应超过10s;②心率和心律的报警设置可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制订的心电图监测标准。

3.报警声级别设置:夜班护士应根据制度和患者情况适当降低心电监护仪报警声级别。

(五)报警处理

1.报警优先级处理:①通过视觉和听觉信号将报警分为高、中、低3个优先级,高优先级报警是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情况,中优先级报警是可暂缓处理的危险情况,低优先级报警是需要适当注意的情况;②心搏骤停、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为高优先级报警,需立即处理。

2.报警智能化处理:建议使用算法(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向量机学习法、多导小波信号分析等)、信号滤波和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报警信号的存取与分析,优化报警设置,过滤不必要报警。

(六)教育培训

1.培训目的:医疗机构应对使用心电监护的医护人员开展正式/非正式的分阶段培训工作,以提高报警管理技能。

2.培训形式:讲座、临床查房、情景模拟、线上培训、自学等。

3.培训内容:①监测目的;②电极片粘贴部位和皮肤准备;③心电图波形和数据分析,包括正常和异常节律以及特殊监测技能等;④异常心电图处理;⑤不同科室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⑥设置和修改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的方法和人员;⑦关闭心电监护仪报警的条件和人员;⑧新款心电监护仪的操作;⑨技术的更新等。

4.提高培训效果的方法:开展培训考核;定期评估临床实践能力;给予书面或口头奖励。

5.护理管理:护理管理者应每天与护士讨论上个班次中出现的报警问题,实施“报警查房”。

(七)监护仪维护

1.维护流程:由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维护,完成系统更新、检查和维修后,参考检查表进行核对,并由部门专业人员和护士长共同签字确定。

2.维护记录:建立并保存心电监护仪日常使用登记记录和维修检查记录。

该研究总结了床旁心电监护仪报警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及医疗决策者提供参考。但该研究总结的最佳证据主要来自国外文献,与我国医疗现状、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应结合医院现有条件、患者意愿,充分评估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后应用。

本文整理自《中华护理杂志》2021年第3期

作者:张奕 陈香萍 邵桑 庄一渝 劳月文 丁茱萸 汪萍 肖艳萍

编排:郝淑龙 杨丽莎 李伟杰

审核:曹作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证据   心率   饱和度   心律   心电图   优先级   电极   速递   护士   文献   患者   信号   学术   参数   人员   建议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