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专注力的路径之一:建立孩子内心的秩序感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居住条件也不一样,但是居住环境可以由我们自己来营造。

如何建立孩子内心的秩序感呢?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孩子从环境中感到一种内在的秩序,专注力自然会变好。

我们就来介绍下舒适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

提升孩子专注力的路径之一:建立孩子内心的秩序感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一、外在环境

井然有序的环境会让孩子有秩序感。

家里物品的摆放都需要有固定的安排和放置秩序,给孩子营造一个家里非常干净整洁的环境。

特别是孩子的书桌,书桌上面除了学习的工具以外,不用出现其他任何和学习无关的用品。试想下,如果家里的环境混乱不堪,书桌摆放凌乱,孩子根本也无法认认真真写作业。

凌乱的环境让孩子的潜意识会受到乱的影响,心理也无法安定,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

宁静的环境给孩子以安定感。

周围的环境安静了,心才能静下来。心静了注意力才有集中的可能性。

虽然说意志坚定的人能在闹中取静,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这样要求孩子,更不能这样要求本来就不够专注的孩子。

有的孩子喜欢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这样合适吗?

研究表明,节拍缓慢、舒适自然(每分钟60拍左右)的音乐有利于增强记忆、集中注意力;而那些节奏快、起伏大的音乐,只能起到干扰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引导,让他们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

弥漫着文化氛围的家庭环境,给孩子良好的心理暗示。

有人说,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的书房。所以家里书房的布置很重要。

让孩子喜欢看书,爱上阅读,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好的看书环境,另外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要一回到家就是看手机、看电视,要和孩子 一起有个固定的阅读时间。

二、心理环境

与外在环境相比,心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通常人们都认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的学业普遍要高一些。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

有人说,文化水平高的人,可以辅导孩子的作业。这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其实大部分人都忙于工作,没有办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业。所以,文化水平高的家长也并不能对孩子的课业成绩提高起到帮助。

朋友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厉,但是事与愿违,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这时候,单位要求职工考证,于是,朋友每天看书考证,也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了。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朋友拿到了考级证书,孩子的学习也莫名其妙地有了很大的进步。

朋友很疑惑,于是找孩子谈心:“我认真管你,你的成绩不好;我不管你了,你的学习成绩反而上去了?”

孩子说:“我看你都40多岁了,每天晚上还努力学习,看来要想在这个社会立足,没真本领,还真不行。所以我想着我也不能稀里糊涂的,也要赶紧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了。”

所以,父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学习时,我们放下唠叨,放下手机,放弃电视,陪着孩子一起学,学自己的职场知识,或者看看书,毕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三、作业管理模式

我们经常会看到网上,孩子和父母之间平时母慈子孝,一旦到了写作业就鸡飞狗跳。

家长们不知道问题可能出现在管理模式上。

目前最常见的家庭教育管理模式是:孩子放学回家后就是写作业,晚饭后继续学习到9点到10点(根据年龄或年级而定),然后睡觉;周六周日可以看电视、玩游戏,平时则不准。

另一种管理模式是:孩子放学回来就吃饭、做作业,9点到10点(根据年龄与年级而定)睡觉。做完作业之后,睡觉之前的这段时间,孩子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第一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时间的准时性,这时,孩子心理一定会想:我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时间,把时间熬到头就行了。第二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任务,这时,孩子心里一定在想: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完成作业,然后就可以去玩啦!

假设你是一个孩子,这两种模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很显然,第二种模式更可能让孩子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作业之中,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成才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些呢?环境是造成孩子不专注的原因之一,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专注   秩序   孩子   作业   书桌   管理模式   路径   舒适   内心   家里   父母   水平   环境   心理   家庭   时间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