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挨揍”和“从不挨揍”的孩子,长大差距一目了然,别管错了

文/樱花谈教育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我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都秉承着“棍棒出孝子”,对于子女的教育离不开打骂。甚至古代的文官还奉行“抱孙不抱儿”的理念,对于儿子不要说细心教导安抚了,连拥抱都少得可怜。

随着被棍棒教育出的孩子们成为了家长,这种“狼性”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很多家长开始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让孩子从“从小挨揍”变成“从不挨揍”。

“从小挨揍”和“从不挨揍”的孩子,长大差距一目了然,别管错了

老一辈的人说起“从不挨揍”的孩子大都摇头,觉得孩子长大后一定不听话,可事实并非如此。

洋洋和涛涛是表兄弟,两个人年龄相差不大,经常一起玩耍。洋洋的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老师,夫妻对洋洋的教育非常重视。

每天都会花时间和洋洋聊学校的事情,陪着洋洋一起写作业,家里的事情也会尊重洋洋的意见。偶尔洋洋犯错误了,他们也会耐心地教导,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洋洋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被爸爸妈妈打过。

“从小挨揍”和“从不挨揍”的孩子,长大差距一目了然,别管错了

而涛涛的爸爸妈妈却正好相反,涛涛的爸爸在工地工作,妈妈在超市打工,每天工作结束后精疲力竭,回家之后就开始“玩手机”。

别说辅导涛涛学习了,有时候涛涛在学校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想和爸爸妈妈说一说,都会被爸爸妈妈指责不懂事。涛涛要是做了爸爸妈妈不认可的事情,就会迎来爸爸妈妈棍棒相加。

随着涛涛青春期到来,涛涛家几乎就没有安静的时候。因为从小挨打,青春期的涛涛已经不再害怕父母的棍棒,这种不可掌控感对于涛涛的父母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为了让涛涛更听话,他们把涛涛送到了叛逆孩子学校接受电击治疗。他们得到了一个听话不反抗的儿子,也葬送了涛涛的未来。

长大后的洋洋有了体面地工作,每周都和爸爸妈妈通电话,一家人和睦温暖。而涛涛再没有小时候的活力,整天唯唯诺诺跟在爸妈身边,和爸爸一起在工地搬砖。

“从小挨揍”和“从不挨揍”的孩子,长大差距一目了然,别管错了

孩子从小经历家庭暴力有哪些危害?家长一定要重视,否则后悔莫及

儿童时期,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陌生事物也愿意积极探索。如果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父母采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会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严重的会造成孩子胆小懦弱。

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很难融入到同龄人中,还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发生什么事都不敢和父母说,最后进入恶性循环。

“从小挨揍”和“从不挨揍”的孩子,长大差距一目了然,别管错了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又好强,以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拥有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忧郁和独立。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没有好好引导,对孩子动辄打骂,孩子不光不会听话,反而会进入叛逆期,和父母打擂台对着干。

有些父母生气之下当着孩子同学或老师的面打骂,伤害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里留下深深的伤痕,这种伤痕甚至直到孩子长大成人也难以释怀。

这种情况下,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会渐渐淡薄,等父母老了之后后悔莫及。

“从小挨揍”和“从不挨揍”的孩子,长大差距一目了然,别管错了

人类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小孩子年纪小没有发育完全,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成人来说更差。

如果在孩子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经历了他不能承受不能理解的家庭暴力,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样的孩子心理发育不完全,部分会出现情绪理解无能,没有情绪感知能力,没有同理心。长大后如果受到刺激,很容易发展成反社会型人格,进而引发犯罪。

“从小挨揍”和“从不挨揍”的孩子,长大差距一目了然,别管错了

小编的话: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进入社会后,从小经历暴力长大的孩子要花数倍的时间来摆脱童年带给他们的阴影,很多孩子一辈子都要生活在小时候的阴影中。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而不是遵循老一辈的教育方式,通过打骂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孩子   都会   棍棒   不可逆转   家庭暴力   后悔莫及   青春期   听话   差距   爸爸   家长   父母   事情   妈妈   心理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