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音副院长答家长:孩子弹琴时,为什么总会顾此失彼?

家长提问:周海宏教授我有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想得到您的指教。我的孩子学习钢琴已经5年了,但是我们和他的老师都觉得他每次弹琴时都显得特别的“辛苦”,总是表现的顾此失彼。

如果姿势动作规范了,读谱、节奏就出问题。有些并不是什么难以改正的错误,如升降号、指法等等,稍加注意就应该能做到,可老师几乎每次都要说,我们在陪他练琴时,也要三番五次地提醒,可能还得出错。有时即使这两个方面都勉强能过得去了,可乐曲听起来怎么也觉得不美,干干巴巴的,不能舒展自如。您说是不是孩子的智力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央音副院长答家长:孩子弹琴时,为什么总会顾此失彼?

周海宏,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教育学家。

家长朋友:

首先我想告诉你,你的孩子出现的这类问题,其实在学琴孩子当中是经常发生的。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一个心理技能的问题,是一个“注意分配”与“注意转移”的问题

在所有的器乐演奏中,钢琴演奏需要注意的范围是最广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技术上讲,一是钢琴宽阔的键盘使手的横向运动范畴非常大,因此视觉需要照顾的范围也非常大;二是从触键角度,要求控制十个手指的纵向运动的力量及速度等状态。

从音乐上讲,钢琴音乐的多声性使得演奏者不仅要注意在时间中同时发响的纵向声部之间的主次轻重的平衡,还要注意横向声部良好的进行线条。这些事情经常在一个音乐片段的弹奏中同时发生,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是很不容易的。关键的问题是:通常人的注意力同时只能注意一个事件。要想结决这个问题,是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相应训练的。

如何将十分有限的注意力在演奏中合理的分配,在心理学上就是“注意分配”的问题,而将注意力从一个需要注意方面及时地转换到下一个必须注意的方面叫“注意转移”的问题。

合理的注意力分配使演奏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合理的注意转移则使得演奏流畅、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如何分配注意力以及如何将注意点从一方面转向另一方面,是弹奏控制中的重要心理技能。

央音副院长答家长:孩子弹琴时,为什么总会顾此失彼?

一般人的注意力都具有选择性,且常有自然的倾向。在对比关系中那些较突出的、活动变化的、对主体的意义较大的情形都容易吸引人的注意。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注意力选择的自然倾向,常常使演奏者的意识无法控制注意力集中的指向,致使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照顾不到,导致弹奏出现错误

比如演奏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音乐中物理性质突出、显著的方面,音乐性新异的方面、弹奏困难的方面等等。这种现象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最为明显,甚至成人也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你来信中提到的那些发生在孩子学琴时的问题,事实上可能就是注意力的选择性在作怪,问题可能存在于孩子的注意力正被其它困难所占据着,同时就难以分配出额外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于改正错误。有研究表明,在钢琴演奏中,人的注意力易于集中于复杂的方面、注意音符的正确,而易于忽略简单的方面、奏法的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钢琴学生往往特别不注意指法、奏法的要求,往往在那些特别简单的地方有时也会出错。

央音考级教程欢迎点击专栏查看#钢琴##钢琴基础##钢琴考级##钢琴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美学家   孩子   演奏者   声部   顾此失彼   指法   纵向   选择性   横向   副院长   注意力   智力   倾向   钢琴   分配   困难   家长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