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踢坏18万电影屏幕:别坏孩子,是父母没教会你这件事

#熊孩子踢坏18万巨幕+影院报警寻人#

网传一熊孩子踢坏电影院的银幕,被索赔18万。

熊孩子踢坏18万电影屏幕:别坏孩子,是父母没教会你这件事

为了核实事情的真相,5月2日下午,南都记者


来到东莞市塘厦镇的事发影城,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工作人员称确有此事。他们在事发后查看监控时,发现熊孩子踢坏了该影院最大的巨幕厅银幕且最贵的银幕。


目前,此银幕损坏且影响到放映效果。工作人员说,银幕无法修补,只能整块换掉。


因为事后才发现银幕被熊孩子踢坏,所以并没有找到当事人,那么网传熊孩子一家被索赔18万的信息为谣传。

熊孩子踢坏18万电影屏幕:别坏孩子,是父母没教会你这件事


虽然索赔的事情暂时没有着落,但影院并没有放弃寻找“真凶”,相反他们已报警,正在寻找孩子及其家长。

据报道,熊孩子及其家长已找到。事情正在进一步处理过程中。


熊孩子踢坏18万电影屏幕:别坏孩子,是父母没教会你这件事

从表面看,这只是一个熊孩子,因为调皮而无意间搞破坏的故事。深究起来,这也不单纯是熊孩子调皮,就应该被允许发生的事情。

可什么原因导致的熊孩子对着屏幕大踹大踢却毫无顾忌呢?总结起来就是因为缺乏边界感


王梓恒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的一文中说: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才是我们从现在应该开始做的事情。

可见,界限感有多重要!可是界限感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立呢?答案从小开始。

年龄小的孩子就是好动、心智不成熟、不懂事、分不清轻重等,这是正常的发育规律。

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太小的孩子时候,可能会干一些特别荒唐的事。比如,处于好奇,在玩游戏的时候,把妈妈新买的名牌口红折断、把名牌包划了口子,亦或是把面粉撒了一地、把鸡蛋敲碎……

这些气得人脑壳疼的行为,并不代表孩子有什么坏心思呢?他们只不过是在用种种奇怪的行为,去探索世界、探寻边界罢了。

熊孩子踢坏18万电影屏幕:别坏孩子,是父母没教会你这件事

什么叫探索边界的行为?其也被被称为"边界意识"?在心理学上,它是一个专业术语,通常指的是边界感,也就是说自我界限,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责任和权利范围,在保护自己的个人和私人空间不受侵犯的情况下,也不会侵犯别人的空间。

如何培养孩子的边界感呢?

首先,父母杜绝大包大揽,让孩子自己完成自己分内的事。


熊孩子踢坏18万电影屏幕:别坏孩子,是父母没教会你这件事

从吃饭、穿衣、再到学习和玩耍,如果父母都要大包大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替他做选择、做决定的话,孩子们容易形成拖延、依赖的心理,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该做的,哪些事情是

这样做使得孩子分不清什么事是自己应该做,且必须负责和完成的。

其次,父母得以身作则,有界限意识

熊孩子踢坏18万电影屏幕:别坏孩子,是父母没教会你这件事

在公众场合,父母得以身作则,做到遵守基本规则,不打扰其他人。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让孩子明白地球虽是圆的,但你却不是中心。

也就是说,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有些东西不是你想要就必须要得到。比如,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在父母能力范围之外的、不合理的需求,父母应该果断说不。当然在说“不”的时候,虽然要果断,但也要注意语气和措辞哦。


如果,父母早早帮孩子建立起界限感,他对世界的探索才会既大胆又合理。但是,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鼓励孩子做探索但又不约束他的越界行为的话,踢破18万的电影屏幕这仅仅是孩子主动破坏规则的开始。

注: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屏幕   大包大揽   父母   孩子   以身作则   银幕   边界   果断   界限   教会   调皮   也就是说   影院   名牌   工作人员   事情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