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邮缘和建国初期的普通邮票

现在随着新的沟通方式发展,电话,邮件,微信…逐步的代替了寄信,从19世纪开始,以邮票产生而代表的现代邮政业务也慢慢地在萎缩,逐步的推出历史舞台。上世纪的80-90年代,在街角上一定会有绿色的邮筒,收发信件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学课堂上也有如何写信寄信的课程。但是现在你要是问一个小朋友邮箱,邮筒是什么?他的回答会是电脑里的邮箱。街面上已经见不到邮箱,邮筒了。邮票也随着信件的减少也逐步的推出人们的视野,不再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成了一种文化,一段历史的附着物。只有少部分的集邮爱好者趋之若鹜,将邮票看作是收藏品小心呵护,时常观赏和研究。

我是其中之一,受一部电影《邮缘》影响,从初中开始集邮,收藏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988的《陶铸》。从此开始了收藏的道路。一次老婆问我: 这些个小纸片还有什么?不如换成RMB实在。我也自我反思,为何我不舍得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反而时常的研究和观赏。每次为新的邮品装保护袋,心情是如此的放松。将新邮品放到邮册中的瞬间,满足感,成就感油然而生。看着各种图案的纸片,让你看见了幸福。幸福来自有小小的纸片内包含的两段历史,一段是我收藏它时的经历,一段是这张邮票发行时的历史背景。每次翻开邮册就像翻开了一篇历史长河,一段段故事从小小的纸片中流出,讲述着过去。

从我国发行的普通邮票说起:新中国发行了多套的天安门邮票,因为邮资的频繁变更,在建国初期1950年至l955 年,我国先后发行了7 套(七版)“天安门图案”的普通邮票。这7套普票图案单一,都是清一色的“天安门加华表”,区别主要在面值、刷色、版式。其中普1 至普5邮票的图案非常接近,许多集邮者感到不易区分。1950年1月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成立,除东北地区外,全国不仅统一国内邮资,而且有了全国统一的邮政机构。1950年1月9日,邮政总局颁发国际邮件资费表。(除东北外:信函平信(不分本外埠)为人民币0.05元、明信片0.025元、印刷品0.012元、挂号信0.15元。除东北,因为当时的东北地区使用的是关东币,并非人民币。)1月14日邮政总局发出通令,规定邮票由邮政总局统一印发,过去各解放区自印的各种邮票一律停止印刷,以印成或加字改值的邮票,售至同年3月底,已售出的邮票用至5月底为止。1950年为适应邮政业务的发展需要,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第一套普通邮票,编号普1,全套9枚。

我的邮缘和建国初期的普通邮票


邮票采用胶版印刷,胶版的特点是图案花纹和空白部分相平,图案上边两条边线下的第一条横线与右边边框不连接(这是防伪的重要标志,也是和普2的重要区别),华表石中部的右边五条横线与柱身相连,图案左右两边的内边框线是由上至下与下框相连。天安门上空白云为三朵,天安门城墙上没有悬挂毛泽东画像。因为天安门是我国多年历史的见证,也是毛泽东宣布成立新中国的地方。这些普票中,高额邮票都是以网疑纸印制的,跟低面额的有明显的区别。东贴与旅大贴,除了右上角有标注以及面值有所不同之外,他们邮票上的云图形状、数量、排布,其实都与普1有一点不同。普1、普2,是有三片云,相对来看普2颜色比较浅;而普3和普4则是顶天云,普4颜色浅。

从邮票的发展能看到当时我国处在动荡年代,不仅国内的货币尚未统一,市场价格也在波动,当时的天安门还没有毛主席像(普3的天安门就有毛主席像了)从邮票的印刷工艺和版面上看,当时的水平,从美观到防伪都是已实用为主。因为当时寄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普票的发行量也大,现在全新的价格也不高。适合爱好者对比研究。如果对比我们最新发型的普票你就可以看出时代的分别。

我的邮缘和建国初期的普通邮票


这是2016年的普32《美丽中国》颜色艳丽,邮票的尺寸大了许多,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微缩文字、异形齿孔、荧光喷码。从各个方面都可以分辨出两个时代的区别,这就是我说邮册是历史书的缘由。

日后继续讲述我的邮缘和邮票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普通邮票   邮电部   天安门   邮筒   华表   横线   邮资   纸片   面值   邮票   图案   总局   邮政   区别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