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应该这样做

对于孩子我们应该怎样教育?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应该这样做

1、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客观的态度最重要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应该这样做

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曾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当一个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会通过周围人的言行,特别是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定位: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慢慢的他会践行这种自我定位,如果他定位自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那么他就会用行动来展现他到底有多淘气。如果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有能力,有力量的人,那么他就会用行动来证明这一点。所有,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他这样的暗示,他最终会长成你想要的样子。

2、 用自然结果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应该这样做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是你牵着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行走,小马一天天长大,你得一点点放松手里的缰绳,并最终完全放开缰绳的过程。如果你一直死死拽住绳子不放手,你觉得这匹马能学会驰骋天涯吗?当然,敢不敢放手,就在于你是不是足够的信任你的孩子,这种信任其实是一种允许和接纳,是一种强有力的“暗示”。从行为上的放手,胜过一万句空洞的“孩子,你真棒”。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应该这样做

3、 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应该这样做

当孩子犯错时,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请先收起你“即将成为熊孩子家长”的焦虑,和自己说一句:太好了,又是一次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饭店里,一个5岁的小男孩,手里端着一杯牛奶,一不小心全撒地上了。

旁边的奶奶,连忙走上去,“怎么这么不小心,你看都撒了”,然后拿了纸巾准备擦地板。

爸爸连忙制止。带着孩子向服务员道歉,并借了拖把,和孩子一起把地板擦干净。

之后他蹲下来问孩子:“刚才为什么会打翻牛奶?”。

孩子想了想说:我没有拿稳。

爸爸说:“单手拿不稳,你可以双手捧着,或者一手托着杯底”。

爸爸重新买了一杯牛奶,这次小男孩小心地捧着牛奶上楼了,没有再打翻。

这位爸爸的操作,没有指责,没有包办代替,让孩子学到了四件事:及时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掌握方法。

4、 既往不咎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应该这样做

对于父母而言,做好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比对孩子说很多大道理,要有用太多。孩子所有的行为和意念大部分都是由大人的反馈来学得的。

比如,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生病,他的父亲或母亲轻轻地走近他身边,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额头,轻轻地坐在他身边,给他掖紧被子,陪伴着他。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当他身边有人生病时,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照顾别人。

如果某天孩子与母亲一同上街,一名乞丐把手伸向母亲要钱,母亲没有说话,无声地从身上找些零钱交给乞丐,孩子长大后面对乞丐也会这样做。

相反,父亲经常在家中拳脚于家人,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在处理自己家庭冲突时一定有相关行为;母亲经常对邻居泼口大骂或对人骄横跋扈,其子女长大后也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相关麻烦。我们必须知道: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

孩子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

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家庭中尽显善良与榜样,在谈吐中表现文雅与谨慎,在处理各种意外事务时有理有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包办代替   父母   孩子   缰绳   言谈举止   小马   榜样   教育孩子   乞丐   暗示   牛奶   爸爸   父亲   母亲   身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