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当地工商联副主席,别人眼中的企业家。当孩子的成长出现偏差的时候,他放弃了前景看好的事业,不遗余力地研究起了家庭教育。通过认真学习,通过扎扎实实提升自我,他让一个高一时学习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考取了“211”“985”工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孩子考上大学了,按理说,他应该继续经营自己的企业。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促使他做出了令周围人不理解的决定,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从事多年的事业,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家庭教育工作者。从事家庭教育18年,他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和孩子,他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人生最崇高的意义,是能使更多的人站起来!而且是从精神层面真正站起来!”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由于社会效益突出,他相继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评为“2007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候选人”“河南省书香家庭”“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2008年,他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他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他就是河南省洛宁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贾容韬。一个企业家怎么成了家庭教育专家?这还得从贾容韬的少年时代说起。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一、从小接受了先进文化

大约1971年,贾容韬16岁,他的外公在一次祭祀活动后,郑重其事地给他讲了“家业万贯,不如教子成才“的先进理念,妈妈也多次给他讲过类似的观念。贾容韬的外公当年是一个开明士绅,在当地有较高的威望。外公家的所有孩子都接受过教育,女孩也大多上过学校。他的两个舅舅中学毕业后,双双就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二舅程远东被陈庚将军点名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部,舅舅在陈庚将军身边工作数年,为新中国的军工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受家风家训影响,教育孩子这件事在贾容韬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后,他倾尽全力给孩子农转非,并数次择校。他满以为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孩子就能成人、成才了,谁知结果却事与愿违。上初中后,儿子屡屡出现状况,尤其是上高一后,儿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成长偏差,沉溺网络游戏,学习倒数第一,数次打群架,两次被学校提出劝退。贾容韬简直懵了,自己付出这么多,怎么会收获这样的恶果呢?经过痛彻心扉的反思,贾容韬认识到,自己虽然重视教育,却不懂教育,尤其不懂社会转型期的家庭教育。为此,贾容韬下定决心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二、时代呼唤父母提高素质

经过学习,贾容韬认识到,孩子出现问题,都是父母错误家教所致。面对全新的教育课题,自己却抱残守缺、固执已见,还用陈旧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事情。思路理清后,贾容韬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前途比事业更重要,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待。为此,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关闭了自己的企业,成为了一名专职陪读父亲。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为了练好家庭教育内功,陪读期间,贾容韬要求自己每天做好五件事。1、每天读3万字左右的书,以奠定自己的家教理论基础;2、写一篇家教随笔,读书心得,成长感悟;3、思考一个孩子成长方面的问题;4、对孩子说一句能支持到孩子且有含金量的话;5、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每日考评。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经过深入学习,经过内外兼修,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儿子感受到了父亲的巨大改变,从博大的父爱中吸取到了成长的力量。儿子确立了理想,锁定了人生目标,学习成绩节节上升,于2005年考入“211”“985”工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三、家风家教铸就社会担当

孩子考上大学了,按理说贾容韬应该重操旧业,继续经商。在人生的关键节点,家风家训支撑他做出了卓有远见的选择。贾容韬认识到;当今时代,孩子的教育环境尤为复杂,经济发展带来人心浮躁、价值观混乱。很多父母由于观念落后、精神匮乏,以致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没有理想、缺乏信念、价值观扭曲、厌学、辍学、沉溺网络游戏等等。问题反映在孩子身上,病根却在父母身上。原因是很多家庭缺乏文化建设,父母缺少精神追求。造成孩子没有人生目标,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早在世纪之交,贾容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就帮助了众多的家庭和孩子。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后,他更加专注地投身到帮教工作中。奥地利作家、思想家斯蒂芬·茨威格说过:“世界上最宏伟、最辉煌的事业,是能使一个人站起来!”著名作家狄更斯也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贾容韬说:“由于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我心中时常有一种力量在涌动,我要呼吁更多的父母与时俱进,掌握科学的家教理念;我要点亮千万孩子心中希望的明灯,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尽管我的能力非常有限,但我有一颗赤诚的心。”让孩子幸福而自信地成长,让阳光照进每个家庭,让夫妻和睦,老人得到孝敬,让人们成为精神上的贵族,是贾容韬的教育理念和不懈追求。公交车上,候车室里,会议间隙,贾容韬利用一切机会向家长传播先进家教理念,在孩子们的心灵种下理想和信念的种子。

令人欣慰的是,贾容韬的儿子贾语凡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加入到家庭教育这份事业中来。受父亲影响,儿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跨专业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儿子对当代家庭教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加上他自修了教育学、哲学等课程,故而看问题有一定的穿透力,他呈现给家长和孩子的往往是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贾容韬、贾语凡父子每天读书、学习、备课、写文章,接待家长和孩子。每逢节假日,大家休息的时候,他们却格外忙,接待来访者和电话咨询早已排满了日程。为了确保帮教效果,他们还安排对来访者进行回访。贾容韬说:“我最高兴的是家长向我报喜的时候。张三家庭谐了;李四孩子进步了;王五家孩子考入了理想的学校;赵六家孩子走出了网络虚拟世界。我自己践行的家教理念被人认可,人生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我心中的愉悦是无法形容的,这是局外人体会不到的。”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从2001年到2018年,贾容韬父子接触了两万多个家庭和孩子。在他们的帮助下,众多家庭构建了夫妻和睦、亲子和谐,很多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考入了理想的学校。比如:河南省三门峡的张翔宇,初三辍学,与不良青年为伍。孩子染黄发、抽烟、喝酒、寻衅滋事、夜不归宿。在贾容韬父子帮助下,张翔宇顺利复学,一年内学习成绩提高了300多分,由差生变成优等生,2015年考入重点高中。据教导主任讲,张翔宇是该校建校26年来进步最大、纠偏最为成功的学生。经过3年的努力,2018年,张翔宇考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上海长宁区的孙晓芳女士,患上肝癌,上高一的儿子学习倒数第一。手术后三个月,孙晓芳向贾容韬父子求助。父子俩给了孙女士无微不至的关心,并不断给她传递信心和力量。2014年春节,贾容韬专程到上海看望孙女士母子。在贾容韬的激励下,孙女士内心逐渐强大起来。在她的影响下,儿子有了理想和追求,学习成绩由倒数第一升至班上第一名,2015年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录取,2018年儿子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就读心理学专业。孙女士的身体也创造了奇迹,她在没有吃药、没有化疗的情况下,身体得以康复。怀着强烈的感恩心,孙女士在无私帮助周围的人,孙女士现在有双重身份:家庭教育志愿者和抗癌志愿者。贾容韬、贾语凡父子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央视12套把他们的事迹,制作成家庭教育公益宣传片《慈爱》,在全国广泛传播,全国各地800多名受益者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们在全国各地自发传播贾容韬父子先进理念,推荐《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书籍。

教育专家贾容韬的家庭教育情怀——让每个家庭照进精神文化的阳光

贾容韬、贾语凡父子把家庭教育作为毕生的事业来追求,作为崇高的使命来担当。2016年,他们父子策划了一个“百万家庭幸福工程”,旨在影响、支持到100万个家庭和孩子。正如贾容韬所言:“我们虽然辛苦一点,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和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家庭教育   家庭   家风   河南省   孙女   倒数   父子   家教   情怀   理念   儿子   父母   理想   事业   精神   孩子   阳光   学校   专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