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扔东西,家长只会棍棒教育或放任不管?先搞清楚这四个问题

很多宝宝在1岁左右,就出现了一个“坏毛病”——扔东西。玩具、食物,反正任何能拿到手的东西都扔出去:往远处扔、往地上扔、往墙上扔、往人上扔,反正能扔哪里扔哪里。帮他捡回来?继续扔,可以跟你循环一百次。吼他?骂他?好家伙,扔得更起劲了

这就是很多有小孩的家庭,茶几上干干净净的原因。你敢放,宝宝就敢扔,才不会管你这个是陶瓷的扔了会变成碎片割到脚呢……

在宝宝刚开始扔东西的时候,如果就给他定性这是一个“坏毛病”的话,他们会觉得委屈。家长觉得我已经先教育过他了,只是教育无果才采取更激烈的措施,比如:打、骂。可惜的是,家长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变差,孩子却没有预想中的变“好”,照扔无误。

还有一种家长的回答也是千篇一律:孩子就是这样的,等大了就好了。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大小问题,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解决。

那么,宝宝爱扔东西,除了“棍棒教育”和放任不管,还可以怎么教呢?

宝宝爱扔东西,家长只会棍棒教育或放任不管?先搞清楚这四个问题

像图片中所说,“堵不如疏”,所以要正视“宝宝爱扔东西”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

一、宝宝为啥爱扔东西?

因为“扔”这个事情,只是他们新解锁的一个技能啊!他们从刚出生任你摆布,到会吃手、到会抓东西、到会扔东西,都是他们成长发育的一个阶段。扔东西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我们大人想的“糟蹋东西”、“不爱惜粮食”、“欺负人”等那么多内涵在里面,也不是宝宝多么喜欢搞破坏,他们单纯地,是在享受“扔”这个动作本身,和“吃”、“抓”,一样

所以上面说宝宝会觉得委屈,为啥当时我会“吃”、会“抓”、会“叠高高”的时候,你们都说我好棒,现在我一“扔”东西,你们就大声斥责我呢?

宝宝爱扔东西,家长只会棍棒教育或放任不管?先搞清楚这四个问题

(图为1岁的小臭把自己的袜子扔进马桶……)

大人往往会觉得不可思议,就“扔东西”这种操作,对宝宝来说都算技能都有乐趣所在?你忘了,他们小时候吃手能吃一天啦?“扔”可是比以往学会的任何动作都来得高级——要有一定的力气,要把东西拿得高高地,要找到飞出去的方向,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好吗!

所以呀,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又一个新鲜历程。这样一想,是不是也有点儿能理解了?宝宝不被理解,心里苦啊!

二、孩子爱扔东西,是棍棒教育,还是放任不管?

恕我直言,用处不大。宝宝本来就处于投掷行为的敏感期,你越不让他扔,他才扔得越欢快咧!

家长用打骂吼等行为来教育他们不要乱扔东西,根本一点儿用都木有,只会越变越糟。

“小孩子就是这样,长大就好了。”

这类型的家长,也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长辈,他们甚至还会觉得孩子“很厉害、很棒”,“男孩子就是要皮一点,长大才有出息!”相信我,再赞扬几次,你家宝宝就是别人眼中的熊孩子了。小臭妈身边就有例子——

家属的侄子由婆婆一手带大,我怀孕那年,侄子2周岁多。清楚得记得那年回婆家,他边玩,边一个控制器就朝我扔过来,吓得我出冷汗。其实茶几上已经收拾得很干净了,因为有啥他都会扔啥,只是那会儿在看电视,所以放了个控制器在上面。婆婆的解释就是如上,然后更努力地把家里的东西收光

过年去二姑妈家里吃饭,因为不知道侄子的破坏力这么大,基本能抓到的东西都往地上扔。除了面上的,侄子还会在他家里翻箱倒柜,把各种东西翻找出来。所以原本要在二姑妈家吃两餐的,午餐刚过,表妹就张罗我们出去外面玩,并且在外面吃饭了。

到了小臭出生再回婆家,侄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带小臭和他一起去拍写真,侄子在写真馆里,依然是拿起桌上的东西就往地上扔,被写真馆的阿姨说不可以这样子后,直接躺在地上不起来。婆婆依然在说,他已经很乖了,小孩子都是这样子的。写真馆作为乙方,也只能弱弱地回一句:他不是小孩子了,幼儿园都没有教吗?

所以,在家里乱扔东西,到别人家里、到公共场合还是会乱扔东西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在家里那样包容你的一切坏习惯,觉得本该如此。而只会觉得,这个孩子和这个家庭,没有教养

宝宝在家里扔东西,你觉得管不了,就把东西收起来,不让他有东西扔就好了。但是你不可能永远把宝宝关在家里呀

宝宝这个“扔”的瘾儿没能被满足,到了外面,比如商场或其他人家里,只会变本加厉,扔得更起劲。家长这时候又会觉得没面子,往往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脾气,过重地惩罚孩子。这又是另一个极端。

三、孩子爱扔东西,可以定下三点规矩

综上,对于宝宝爱扔东西的这种行为,不仅要教,而且越小教,越好。但是教,并不等于强硬地禁止,相反,不阻止宝宝扔东西,只是有三点规矩

比如,食物不能扔,如果宝宝边吃边扔食物,那么不管他吃了多少,都不要让他再吃了;如果宝宝强烈要求还要吃,可以再给两次机会,再扔的话就坚决结束,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在吃饭的时候扔食物这种行为是无论如何都不被允许的

食物应该是宝宝最喜欢扔的东西之一了,一开始肯定会哭闹,家长们一定要坚定立场。坚持、重复,宝宝就会将“吃东西”和“不扔”联系在一起

另外,玻璃啊这些易碎品不能扔,剪刀啊这种可能伤害到宝宝或他人的更不能让他扔了。

不能往人身上扔,不能往窗外扔,等。扔一次,就别想再玩了。

再往大了说,不能扔别人家里的、或商场的东西。警告一次,不听就回家。

可以挑宝宝玩具里那些不怕扔的,和宝宝一起往墙上或床上扔,宝宝会和你玩得筋疲力尽的……

就像小臭,每天睡前都要玩一下和妖怪打架的游戏,其实就是互扔妖怪玩具。

宝宝爱扔东西,家长只会棍棒教育或放任不管?先搞清楚这四个问题

(宅在家里,和宝宝一起把坚果扔进容具里面,看谁扔得快和多)

其实就是一个道理,堵不如疏

不过嘛,道理我都懂,但有时候看到宝宝乱扔,还是很崩溃啊,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四、除了定规矩,家长还可以这样做

让宝宝自己承担乱扔东西的后果,比你耳提面命一百次更有效。

让他知道,你扔了,东西就没有了,也不能再玩了。多来几次,宝宝就会知道,什么能扔、什么不能扔了。

这点也是呼应上面,关键还是要让处于投掷敏感期的宝宝扔得尽兴在家里扔得不够?带他出去外面扔呀!

在家里,随便一扔都可能造成破坏;在外面,可以扔落叶、扔沙子,北方的还可以扔雪球,想想都好开心呀。宝宝在外面扔够了,回来吃个小饭饭、洗个小澡澡,就可以睡觉觉啦,已经爽到了,哪里还惦记着在家里这种不尽兴的扔东西哦。

宝宝爱扔东西,家长只会棍棒教育或放任不管?先搞清楚这四个问题

(特殊时期不能出去,就在家里扔帽子,看谁扔得准,扔到还有奖励哦!)

孩子天然喜欢听绘本或讲故事,道理说了一百遍,还不如讲一个故事的效果好,因为孩子很容易和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同身受。现在市面上关于行为习惯养成的绘本也有很多,家长可以挑几本给孩子讲讲,既教育了孩子,也促进了亲子互动

或者也可以像我这样给小臭讲故事:

很久很久之前,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臭,他有好多好多玩具。

这一天,他拿起他的小狗玩具,玩了两下觉得不好玩了,就往地上一扔。小狗玩具说,我好痛、好痛呀!

他又拿起机器人玩具,玩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好玩了,又往地上一扔。机器人的手都断了,哭了起来。

小臭又开始玩小皮球,啪一下扔出去,直接把玩具箱撞倒了,里面的小猪、小猫、恐龙玩具全部掉地上去,所有玩具都哭了。

到了晚上,小臭睡觉了,他的玩具们都痛得睡不着了。机器人跟玩具们说,我再也不想跟小臭做朋友了,他一点儿都不珍惜我,我要走了!其他玩具都决定跟机器人一起走。

第二天,小臭醒来,发现玩具都不见了。他跑去问妈妈。妈妈说,我不知道呀,你昨天不是还在玩吗?这时候,小臭看到窗户外面,一群玩具排着队准备要离开。

他赶紧追了出去,让玩具不要走。玩具们说,你整天扔我、打我,我们的手脚都断了,每天都脏兮兮的,我们都不要跟你做朋友了!

小臭赶紧说,你们快回来,我以后都会好珍惜你们的!

从那以后,小臭再也不乱扔玩具了。每天玩完,他还会把玩具都收起来。因为,玩具都是他的好朋友呀!

类似这样的故事,小臭百听不厌。事实上,他也把玩具当作好朋友了。每次带着玩具出去外面玩,也要让玩具玩得开心。扔?不存在的,那样玩具都会跑光光啦!所以有时候不小心把玩具掉了,小臭都会跟它们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呼呼一下。

宝宝爱扔东西,家长只会棍棒教育或放任不管?先搞清楚这四个问题

(图为小臭让“哥斯拉”玩具先坐在摇摇椅上,自己才上摇摇椅,中间还要时刻关注着哥斯拉开不开心。)

所以小臭的奶奶总说,小臭怎么都不扔东西,不像XX哥哥(侄子),从小什么都扔。

每次听到她这样说,就再一次坚定了我“科学育儿”的心。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教和不教,确实有很大差别。养而不教,是害了他们

所以,再回到“扔东西”这个问题上来,堵不如疏的道理就在这里:堵也会有问题,一味地放任不管更会有问题,家长只能给宝宝更多的理解和耐心,陪他们走过这一段段成长的历程

等宝宝这股新鲜劲儿过去,并且越长越大、可以解锁更多的新技能,爱扔东西的现象也会慢慢消失。

其实包括咬人啊、打人啊等大家一听就是“坏毛病”的行为,很多都是年龄和发育的特点,通过这个“堵不如疏”的方法都能好好引导,一开始并不就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了。但是像上面说,或者一开始就定性这是个坏行为所以强烈阻止,或者觉得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而放任自如,这些都会对宝宝的性格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更会影响到宝宝的社交生活

宝宝爱扔东西,家长只会棍棒教育或放任不管?先搞清楚这四个问题

(图为小臭的玩具在排队“看病”)

你经历过宝宝“扔东西”这个阶段吗?还有其他好方法吗?欢迎分享!

感谢阅读!我是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当什么妈,同时也是公务员妈妈、文学硕士、健康管理师。关注我,育儿路上,少走弯路,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棍棒   飞出   家长   东西   宝宝   勺子   侄子   机器人   地上   道理   家里   食物   玩具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