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其实看到《大赢家》的海报还不是很想看。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无他,就觉得大鹏怎么变这样了?这不是王宝强?难道非得通过这么夸张的面部表情,来告诉大家:“这是喜剧,快点笑”吗?

还好,正片里面没有这样的“强颜欢笑”,有让人破口大笑的,也有让人啼笑皆非的,更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思考和反思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也忍不住要从“育儿”的角度去看。于是发现,电影中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幼态持续

幼态持续,指的是个体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的延迟,有机体通过进化获得改变,以便其成体保持幼年的某些特征。这是社会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美国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提出,他认为:幼态持续是人类进化的核心特征,推动了各个物种的进化

听起来很复杂,说简单点儿,就是保持童真,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童年的我们,天真烂漫、无所畏惧、热情洋溢、活泼有趣,然后慢慢被应试教育、人际关系和职场智慧磨平了棱角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手动分割线: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一、严谨一家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银行接到公安局举办的抢劫学习的任务,严谨说,我不会演劫匪。领导说,不会就去学嘛!于是,他真的去学了,不负“严谨”之名——作为“劫匪”,他认真制定抢劫的方案+plan ABC,抢成功了,撤退路线是怎样?不幸被抓,警察的反应可能是怎样?一个真正的劫匪,在面对这种情况下,他的正常举动应该是怎样?

大家都觉得,演演戏,走走过场,就散场吧,我还要去拔牙/见丈母娘……呢。只有严谨:演习还没有结束。

他的“严谨”,正是“幼态持续”的表现。即使所有人都不理解,即使看起来无聊至极,他还是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和探索,努力完成每一次天马行空;即使所有人都觉得这就是“逢场作戏”,只有他依然以孩童般地执著,去进行到底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电影开头就说,严谨是个“怪咖”,在单位并不讨喜。正是因为他还没有被人际关系完全磨平了棱角,还不会完全收起自己的天真的“幼态”去适应职场,这些在之后他扮演“劫匪”的时候也会多次表现。

说实话,如果现实生活中你遇到一个像严谨这么较真的人,你对他又是如何评价呢?一句“很傻很天真”而不是直接开骂,都是好的。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严谨回家说要抢劫银行,一家人从最开始的目瞪口呆,到给他精神鼓励和实际支持。特别是腾格尔老爷子饰演的严谨爸爸,其实才是“幼态持续”的代言人。也是他的“训勉”,才促使儿子严谨地执行这一抢劫计划:“没有困难,也要给警察制造困难!”

对电影的一个细节印象很深。严谨的妹妹载丢了哥哥,回到家里,老爷子的第一句话是:“没被警察跟踪吧?”我想如果是在影院观看的话,这边一定是一次爆笑的小高潮。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包括后面妹妹抢过扩音器,大声传递外面的警力布置情况,都是入戏太深的“幼态持续”的表现 。

“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为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

——《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的这句台词,阐释的正是“幼态持续”的孩童状态,也是严谨这一家人的写照:以孩童般的好奇,以孩童般地执著,去完成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影片的最后,公安局长默认严谨赢了。正是严谨全程用“幼态持续”的态度去对待演习,所以同样收获了警局的尊重,走到了最后。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在访谈过大量的、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道:

我所研究的那些自我实现者,他们虽然事业成熟,而他们都表现出了一种被称为“健康的幼稚”,那是一种“再度的天真”。

其实回溯历史,这些让父母、让社会头痛的“幼态”行为,却在人类进化中起着核心作用。正是因为人的这种保持幼态的好奇心,才促使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而成人的生活轨迹,却是一步步在扼杀这些幼态的天真和好奇:

于是,我们一步步,变得圆滑和世故,更容易止步不前,甚至走上歧路。

二、“颜谨”一家

在电影的末尾,绑匪“严谨”录了一段自白,叙述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穷凶极恶的绑匪——是家人、同事和社会的冷漠。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而最后又画锋一转,其实家人、同事和社会,都还有温度,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走上穷途末路。影片在最后的几分钟,也升华了主题。

家人上面已经分析,一家人的“幼态持续”的状态,其实是严谨不讨喜性格的原因所在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而随着剧情的开展也可以发现,严谨的同事,也并不像开头塑造得那么市侩和不近人情。在严谨被领导粗暴换下、停止演习之后,是他们站了出来,陪严谨完成这个“幼稚”的游戏

包括公安局长、警察、主持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演习,“应该几分钟就能结束”的,但在劫匪的按套路出牌后,他们依然随机应变,做了各种预案,认真地去完成这次演习。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幼稚吗?并不。因为他们知道,这场看似幼稚的演习,随时有可能真实地上演,随时可能真正造成人民财产的伤亡。这个时刻,“幼态持续”更像是赤子之心,让他们永远保持对“人民安全”的这种好奇和热情

曾经担任过四任美国总统顾问团成员的本尼斯教授在《极客与怪杰》一书中写道,”每一个持续扮演着领导角色的“怪杰”,都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品质:赤子之心。赤子之心让他们保持了跟年轻联系在一起的特征:好奇、顽皮、热心、无畏、热情。“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这里的”赤子之心“,其实就是“幼态持续”的体现,好奇、顽皮、热心、无畏、热情。正是严谨所处的家庭、单位和社会环境,都不乏这样的“赤子之心”,所以电影中的严谨,即使具备这样的“抢劫能力”,最终却不会走上抢劫之路,而是家里的孝子贤孙,甚至是单位兢兢业业的“背锅侠”。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也许可以用“幼态持续”获得救赎。

三、爷孙一家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

电影中的爷孙一家,虽然戏份不多,但每次都很关键。

爷爷觉得演习很有意思,想让孙子也见识一下,所以侧面保证了演习能够继续。这是爷爷的“幼态持续”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每次戏份一到这个孩子,其实都有点儿心疼。父母离婚,跟母亲生活,偶尔见一下爷爷,这也折射了现代离婚率越来越高之下,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呈现的一种生存状态。看到他,我就想起了罗曼·罗兰的这段话。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是最活泼的时候,上树抓鸟、下水捕鱼、叽叽喳喳,而不是话不多,笑不多,小小年纪,却仿佛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吸引他的了。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所以在后面也庆幸,孙子扮演了“皇帝的新装”的孩子的角色,率先拆穿了领导的谎话;也让人看到,他还葆有孩童的这份赤子之心:说真话

是否也是受到了严谨这个大叔叔的“天真”的举动的感触呢?

孙子从头到尾参与了演习,最后也配合地坐上了大巴,我也不禁在想,这次演习,会不会是他生命的一个小插曲,改变了他一些人生轨迹呢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其实已经有一些改变了。电影的开头,爷爷取钱给孙子;电影的最后,孙子把钱给爷爷买手机改善生活。

一开始,孙子只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到最后,他愿意跟爷爷分享自己。

我希望,好奇、顽皮、热心、无畏、热情这些状态,可以再更多地,回到这个孩子身上,重新赋予他生活的热情和希望。这种蓬勃的生命力,就像最后和爷爷抢手机玩游戏那么欢快。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人到中年,成家、立业、生子,你是否已经活成了自己的影子,余生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你是否给孩子也设定了一套套规矩,让他只能在你画的方框里面到处碰撞,磨平棱角?

《大赢家》的三个家庭,正是“幼态持续”的不同状态的现实折射

感谢阅读!我是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当什么妈,同时也是公务员妈妈、文学硕士、健康管理师。关注我,育儿路上,少走弯路,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无畏   孙子   赤子之心   劫匪   棱角   孩童   严谨   爷爷   幼稚   天真   好奇   家人   热情   现实   状态   孩子   家庭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