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早在7000年前,在长江下游便发现了“米”的存在证据,连第一位被记载下来吃大米的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敢尝百草的神农氏“,甚至他还发明了“石上燔谷”的烹饪方式(先将石块烧热,把稻米直接放在石块上加热熟后再食)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神农氏,萌萌哒


尽管人类很早就被“米”征服,可纵观历史深远、地域广博的美食版图,“面”绝对牢牢地锁住各方食客的胃。


爱面食的人,多爱“面”的善变。


据说1984年,曾在全国举办过一次大型的面系评选,统计共有256个面系。全国各地单面条的做法就百十种,还不算各家各户中“藏龙卧虎”的独门绝技,这才只是“面食宇宙”的冰山一角。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简简单单的面粉、盐、水,在面板上经过“和、揉、擀、切”几道工序,不用添加多余的材料,在沸水中翻滚跃动几次,粗枝大叶的撒上浇头,一碗弹韧有劲的面条,就是中国1/3个省份餐桌上的珍馐。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倘若你不爱“面”的粗犷,偏喜欢“犹抱琵芭半遮面”的娇羞。它也能收敛成小团,三三两两坐在蒸屉上,屏气凝神地接受水蒸气的考验,待你送入口中的一霎那,爆出修炼多时的汤汁,滋味妙到烫了嘴,你也心甘情愿。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爱面食的人,对口感要求极高。


悠久的历史酝酿出中式面食丰富的种类,同一种面食又衍生出千差万别的花样。


陕西油泼面、北京炸酱面、上海阳春面、河南烩面、兰州拉面、武汉热干面……同为面条家族的一员,口感则完全不同。


这是为什么呢?来看看下面几张分析图感受一下。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示意图,醒面过程中的时效成形原理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示意图,平面擀面法与卷积擀面法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示意图,煮面过程中热交换介质


这是被“吃货”疯狂叫好,出自老陕学霸的《手擀面加工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及热力学原理》科普文中的示意图。


这篇文章从科学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醒面、为何要卷着擀面、煮面时为什么要加少量凉水”,学渣跳过内容直接上结论:面食的多样性是发酵与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无论是弹性和延展性佳,但质地较硬的冷水面团;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还是让面粉糊化,使之柔软易熟,适合油炸类面点的烫面面团;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抑或加入酵母粉,需静置膨胀,可以发酵成蓬松多孔的发面面团;


面团皆可根据需要揉成不同软度与湿度,做出弹软、香酥又有嚼劲的面食。小小面团里大有乾坤,或松软糯口,或筋道弹牙,全在老师傅醒面与揉面的手艺里。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想要吃到完美的面食,两者的“黄金比例”就是诀窍。


爱面食的人,总愿尝试自己烹制。


一个漂亮的面团端上餐桌前,若经过蒸、煮、煎、炸、烤、烙等不同程度的“梳妆打扮”,必是一道流连于舌尖的好味。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自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面食就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力,各地区依循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地域风俗,精进制作技术,发展出风味口感。


再到今日,全国代表不同“门派”的厨师,将小小面团创造出超越原料本身的精彩,这些来自生活的智慧,让人怎能抵挡住面食的诱惑啊!


现在,金牌主厨「曾良泉」将入厨30年的经验汇集成书,带来这本诚意十足的《金牌主厨的面点课》。曾主厨经历过大小比赛,带领团队与世界各国大厨竞赛,斩获过第六届世界烹饪大赛特金奖、有“亚太十大国际名厨”的称号。可到了出版这块,他仍然如新手一样谦卑,期望能多花些巧思,贡献自己多年的入厨心得。


10年间,他先后出版过《烹鲜》《完美酱料全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这本书筹备时间最长、图片拍摄也最为用心,食谱部分的撰写历时半年以上,力求呈现最佳口感。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依据面团的特性与烹调方法,将庞大的面食宇宙精心归纳为“水面”“烫面”“发面”“老面”“酥皮”“米制品”“精选”七大单元,道道皆为老师傅总结出的“黄金比例”。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只要你有最基本的面粉、水和切刀,无需熟背什么秘诀,依循书上的配方与做法,搭配市场上轻易可得的食材,家中小厨房也能再现大饭店的味道。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最终敲定的食谱是从超过2000堂厨艺课程中,甄选出来60道吃不腻的中式面点。以适合家庭厨房烹饪为出发点,循序渐进到花样面食、精致细点的应用,南北风味尽收其中。


喜欢翻看食谱的读者,可能一眼就会发现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因为光是快速地翻看图片,就能勾起你肆意转动、雀跃而起的食欲。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原来这本书为拍摄下足了功夫,其中收录的图片是从拍摄的近万张图片中,选出最能表达制作重点的图片。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为了既有“中式面点的内涵”,又有“西式面点的视觉美感”,曾主厨全部一道一道实作,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如同他亲自为你上菜一般。别管你的嘴有多挑剔,都能让你流下口水。


因为每个环节的“用心计较”你能隐约感到,这里不止有老师傅传承的厨艺,更有想让每位食客享受美味的决心。


写到这里,不知为何想起小时候总喜欢溜进厨房,从大面团上扯下两三个小面剂,捏在手中感受它柔软的质感。被大人发现之后,免不了被数落两句,可下一次再碰上忍不住还要扯下几个。


长大以后,看着餐馆里师傅展示面食制作过程,在掌心与面团不断摩擦的间隙,仿佛还能想起家中厨房醒面散出的酸味,那时候的难闻刺鼻,今天似乎开始特别怀念。


我从没见过如此“劲道”的书,《金牌主厨的面点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主厨   面点   劲道   金牌   烫面   发面   老师傅   面团   面食   示意图   口感   面条   食谱   面粉   餐桌   从没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