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音频定制:秘密老师是一位幼儿教师。讲好听的故事给小朋友听,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可以关注抖音:秘密老师讲故事。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29号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讲的是两只小鼹鼠晚上不困,闲聊自己的祖先是多么聪明能干,进而觉得自己是天才的后代,会做出伟大的事。比如给太阳安个灯绳儿,想什么时候亮就什么时候亮!正说着,头顶上的灯泡儿瘪了。两只鼹鼠互相埋怨为什么不修,天才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二、绘本信息

书名:两个天才

文图:徐萃、姬炤华

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获得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

选题策划:蒲蒲兰绘本馆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解析:

两个小鼹鼠划着火柴,眼前就像火把一样,燃烧照亮空间,还弥漫着热气。它们很期待的眼神,周围一个个同心圆包围着他们,这代表它们非凡的幻想世界,如同宇宙中天体运行的轨迹。而为数众多的看不懂的数学公式又说明这什么呢!这是它们内心的算计与想象,就像计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如出一辙。

暗红色的背景代表着乐观的想象,情绪波动的大起大落,红色又被认为能激起荷尔蒙的分泌。

因为这部图画书有标新立异、卓尔不群的艺术面貌。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玩笑、夸张、荒诞,幽默趣味与游戏精神,诸多元素共同成就了这部图画书作品。

所以是红色的必选项。

【环衬】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解析:

全黑的环衬,暗示着鼹鼠洞穴的世界。文中说:“我们该干点什么呢?”

主人公在洞穴中不甘寂寞,老鼹鼠已经为它们留下了房产,它们即可坐吃山空,又可不劳而获,剩下的就是想入非非了。

【序页1】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洞。它是老鼹鼠亲手建造的家,就像一座永远走不完的迷宫……

解析:

作者为了清晰地表达本书主题,把全书分成三大部分:老鼹鼠建房子和鼹鼠家谱算是故事的“前传”、两只小鼹鼠在床上想点子的一连串画面属于故事里当下发生的“真实”、两只小鼹鼠的计划是它们“想象”,为此,使用了三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第一部分:“前传”的绘画风格——水彩+墨汁

老鼹鼠建房子和鼹鼠家谱算是故事的“前传”,用水彩模仿出羽毛笔和乌贼墨汁画在羊皮纸上的古画效果,画中的羊皮纸和背景,都是水彩画的,古画里的线条,则是用和羽毛笔相似的蘸水笔蘸着褐色颜料画的,墨水渲染的效果当然也不是真的墨汁,同样是褐色的水彩颜料。

鼹鼠的拉丁文学名就是“掘土”的意思,这种动物适于地下掘土生活,前脚大而向外翻,并配备有力的爪子,像两只铲子;身体矮胖,外形像鼠,耳小或完全退化,他的头紧接肩膀,看起来像没有脖子,整个骨架矮而扁,跟掘土机很相似。

鼹鼠的地下王国是纵横交错的洞穴, 它们挖的洞不只一条,而是四通八达、上下相通、立体网状的坑道,最多可有6层之多。鼹鼠的一生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四处打洞,并且不断巡视自己的洞穴。要挖出这样的坑道当然很辛苦,但一旦形成规模,就可以守株待兔地等食物上门。因为在地下,有着同样钻土而行的蚯蚓、昆虫、甲虫等,而鼹鼠密密麻麻的坑道,使这些家伙在构建自己的小窝时,常会不知不觉闯进鼹鼠的坑道中,而被来回巡逻的鼹鼠捕获。


鼹鼠的洞穴,分布在大树的根系以下,占地庞大,这个洞穴是很久很久以前,老鼹鼠一手建造的。不同的洞穴靠通道连接,上下洞穴还有竖有梯子和台阶,还有滑梯呢!

看到洞穴中只有一个留着胡须的老鼹鼠,辛苦的开凿、扩展、经营着自己的天地。布局上下左右,有卫生间、书房、浴室、餐厅、会客厅、厨房、主卧,如同人类的布局,主卧最大,位于中心位置,其他房间四周布局,况且它还在不停地扩展中,运土、刷墙、安灯、刨地。既有享用,又辛勤耕耘。浴盆下有排水管道,厨房有排烟设施。洞穴和通道外散布着地下的昆虫,这也正是它们守株待兔的效果。

这个洞穴凸显老鼹鼠的持家的能力与勤勤恳恳的品质,也暗示劳作付出才能拥有自己的天地。结合后续故事,两个小鼹鼠躺在老鼹鼠的床上,更多的是想入非非,不劳而获。

【序页2】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后来,他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们……这个故事的两位主角,成了这个地洞的主人。

解析:

这是一张发黄了家谱,承载着传承之重,竖向的布局凸显传承的久远。

这个族谱有6代传承,从顶端的老鼹鼠开始,直到右下角的两个故事的主角。这个大家族中出现过优秀的人物,如:鼹鼠作家、鼹鼠钢琴家、鼹鼠汽车发明家、鼹鼠飞机发明家、鼹鼠宇航员等。还有修鞋匠、农民、摄影师、方格子画家、电脑从业者等。

两只小鼹鼠的上几辈是谁,它们的耽于幻想、懒于做事究竟是继承了谁的基因呢!

对它们溯源可找到老鼹鼠的四个儿子:农民、作家、骑士(唐吉柯德)和士兵(桑丘)。这里采用了唐吉柯德与仆人桑丘的原型。

而骑士的两条分支之一就是我们的主人公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这四代都是懒懒的躺在床上还打着呼噜睡觉。另一个分支则是猎人、军人和强盗。

在这个家谱里,包含着我对社会的观察和感悟。一个孩子能走多远,家庭至关重要,“财富”不是简单意义上父辈给你留下多少钱,而是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受到多少教育,拥有多少能力、灵魂的感受是否丰富等等。而主人公的家庭起源于具有唐吉柯德骑士的风格。

堂吉诃德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人物,他爱读骑士小说,羡慕骑士作派,赞赏骑士精神,于是就想当骑士,在装备,服饰,举止,行动上,处处模仿骑士,亦步亦趋,完全沉浸在骑士小说所创造的幻想世界当中。固执的在被日常生活逻辑支配的现实世界中按照幻想世界的逻辑行动。

于是,主人公的上三代都是躺在床上做着白日梦,而主人公更是发扬光大,做出了超级大梦想、大计划。

下图是主人公的五代族谱: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堂吉诃德想恢复骑士道,通过行侠拯救世界,他的这种想法不仅脱离了现实也脱离了时代。

在这种局面之下,堂吉诃德仍然想提着一杆锈烂的铁枪去征战立功,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于是也有了另一个分支的做派:猎人、军人和强盗(下图)。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每只鼹鼠家族也都有时代变化的痕迹。鼹鼠军人就是一身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打扮,而它的后代成了匪徒,手拿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黑帮武器——汤姆逊冲锋枪,时间正好跨过一代人。

不过,这个家谱毕竟是鼹鼠家族的,而不是人类的历史,时代变化并不严格。所以,为了情节需要,我在第二代鼹鼠中,加进了唐吉柯德和桑丘,而唐吉柯德的分支则分离着这种精神的内涵。


所以在鼹鼠家谱中,作者设计了不同家族分支有不同的命运,既有财富和能力的传承,也有例外。关键是每个人如何去做:是善加利用自己的条件,还是得过且过?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是自轻自贱?这其实也是“行”所包含的意义。

绘本还融入了“族谱”的概念,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现在越来越少孩子知道“族谱”的概念了。

天才的家谱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作者在设计的时候,是以很多真实人物为原型的。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比如:鼹鼠作家使用了文豪雨果的形象;鼹鼠钢琴家使用了肖邦的形象;鼹鼠汽车发明家,使用了四轮汽车的发明人戴姆勒和他的儿子驾车出行的著名照片;鼹鼠飞机发明家当然要用莱特兄弟的形象(以上有合成图片为例)。

还有以及后半辈子只画方格子的画家蒙德里安,这里他不但全身穿着方格子,而且画肖像写生,把美女也画成方格子;还有人类首次进入太空行走的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的形象。


整个家谱参考人类社会,有个大致的时代变化,从农耕和手工业,到早期的家用电脑都有呈现。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和其他以讲故事为主的绘本不同,《两个天才》更强调对细节的寻找和领悟。如果不是仔细翻看多遍,恐怕你并不能发现这本薄薄的绘本里竟然藏着达·芬奇、拉斐尔、大卫、米开朗琪罗、德拉克洛瓦的六幅画作,也难以注意到作家雨果、堂吉诃德、音乐家肖邦、画家蒙德里安、汽车发明人戴姆勒、飞机发明人莱特兄弟的身影在其中穿梭,你甚至可能也没有意识到,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在书的第一页里显现了。

【扉页】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解析:

两个天才在床上躺着在想我们该干点什么呢?两个小鼹鼠想出一连串富有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天马行空的事:在珠穆朗玛峰凿最长的滑梯,把伊瓜苏瀑布改造成最宽最大的澡堂,把大海煮成一锅鱼汤装进罐头卖到全世界,到月亮上画广告,把太阳做成灯,最后灯泡碎了灯灭了,但却连头顶的灯泡破了都不修的诙谐故事。


作者的名字放在版权页上,这是他们十年磨一剑的结果,这本书的创作,已不知不觉跨过了近二十个年头,《两个天才》最初的点子和《天啊!错啦!》一样,都来自于作者2001年的一次头脑风暴。2011年迎来《天啊!错啦!》的出版,而《两个天才》是《天啊!错啦!》后又一个“十年力作”。

用出版人唐亚明的话说,“两个天才创作出了《两个天才》”。

【第1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我们的爸爸,爸爸的爸爸,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都是天才。”“我们的祖先们是天才,我们就是天才!”“不能给祖先丢脸。”“对,我们该干点什么呢!”“嗯我有个想法……”

解析:

第二部分(点子)绘画风格—— 水彩+铅笔

两只小鼹鼠在床上想点子的一连串画面,属于故事里“当下”发生的“真实”部分,采用水彩来绘制,物体的边界线用铅笔画出。

为什么选鼹鼠,作者觉得鼹鼠这个形象特别合适这个故事。鼹鼠一生生活在地底下,生活在黑咕隆咚的地洞里,但它们吹牛的时候天马行空,吹到了宇宙,这种对比特别强烈。而且鼹鼠是哺乳动物,比较聪明。


两只小鼹鼠晚上不困,非常兴奋,闲聊自己的祖先是多么聪明能干,进而觉得自己是天才的后代,不能给祖先丢脸,应该做点什么大事。最后,它们头脑中产生了非凡的想法。

从文字上: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看到也是六代传承,与家谱很吻合。

四架直升机出现在右下角,即将飞出画面,计划开始了。

它们第一次出场是在家谱的末端,之后它俩就一直躺在同一张床上。

【第2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我想在最高的山峰上,凿一个最长的滑梯,可以从山顶滑到大海,从春天滑到冬天!”

解析:

第三部分(想象)绘画风格——手绘水彩+电脑绘图+照片拼贴

两只小鼹鼠的计划是它们“想象”出来的,所以采用了手绘水彩与电脑绘图、照片拼贴相结合的手法,作者先在小稿上设计出大致的内容,画出水彩稿,再把水彩稿扫描进电脑。

以上三大部分是不连续的,第一部分的前传,放到了序页中。第二和第三部分间隔而为,作为故事的主体部分,由5个大计划组成。

第一个大计划——最长的滑梯

这个滑梯有多长呢,可以从山顶滑到大海,从春天滑到冬天!

其中一架直升机把两主人公运到山顶,就开始了他们的梦幻之旅了。

还不光有坐滑梯的勇士,还有身穿滑雪板的雪人、手抓降落伞的斗士,有坐雪板的,有直接滑行的。这里几次出现“我在这儿”“还有我”的标志,凸显主人公的张扬与飘逸。

参加最长的滑梯的人很多,以此彰显主人公计划的宏伟与受欢迎度,凸显其计划的天才的一面。

这里主人公幻想到各式各样的滑行者,以凸显缤纷的事物。盘山的滑道螺旋而下,滑行中由于速度的不可控性,时常偏离出滑道,有的竟跟随滑雪健将们一同驰骋,而专业滑雪者则更加神奇和自由自在。


在珠穆朗玛峰的计划里,孩子必须算完一道算术题,才能知道目前珠峰的准确高度,这道算术是8849-1+2-6+0.43,其中加减的数值为何是这几个呢?原来,从8849开始,每加减一次得出的数值,都是珠峰历史上曾经测出过的高度,而这道算术题的最后答案,才是最新测量得到的数字。

作品的内容表现有着立体的层次感,鼹鼠那些脑洞大开的点子变幻出一系列高潮迭起的场景,足以让小读者目不暇接兴趣盎然,有阅历的成人读者大概更乐于品评作品于调侃戏谑中隐含的揶揄和讽喻意味。珠峰采用竖式画面,以凸显其作为世界第一高峰的出现。

【第3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好想法,我们可以试试。嗨!突然有个点子……”

解析:

随着它们聊计划聊得越来越兴奋,它们所在的画面,面积也越来越大。这时,周围的环境被逐渐收入画中。读者看它俩的视角,也由俯视逐渐变为仰视。还用字体的不断加大,表示它们聊天时的嗓门不断提高,这一切,都暗示着它们内心的不断自我膨胀。这片空白的一角里,安排了会飞进下页计划里的直升飞机和滑翔翼。

出于控制节奏的需要,每个大计划出现之前一页,都会留块空白,一开始它们还比较低调时,空白几乎占据一个跨页,随着它们的自我膨胀,它俩的画面不断扩张,空白就只剩下右侧的一条了,直到在全书最高潮时消失。

鼹鼠的5个大计划是全书的重点,每个计划都相当于一个段落高潮,5个高潮是递进的,计划越来越宏伟,直到把两只小鼹鼠的得意情绪,推到全书最高潮。

左侧的床头柜上有一盒绿色的火柴,这是一个埋伏点,后续故事中会出现。

【第4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我要把世界上最宽、最宽的瀑布改造成最大、最大的澡堂,把跟我们沾亲带故的都请来,一起洗澡。”

解析:

第二个大计划——最大的澡堂

伊瓜苏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游23千米处,为马蹄形瀑布,高82米,宽4千米,平均落差75米。

把瀑布的马蹄形的绝壁镶上瓷砖,安上淋浴的喷头,由自然瀑布变成了喷头瀑布,你能数出一共有多少喷头吗?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主人公想象力太丰富了,在主瀑布上利用突出的岩石安装了大型蹦极装置、两级跳水跳台和空中游览索道。粉色的塔基和跳台是勇敢者的天下,这里就有跳台最高处空中翻跟头的主人公之一,而另一位则趴在大黄鸭上看蹦极大赛。

落差82米的上下水面,它们请来了所有的沾亲带故的朋友,人头在水面攒动,玩的不亦乐乎。还把浴池当做了游乐场,汽艇、橡皮艇、泳床、摩托艇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悠闲地甩出了鱼竿。这哪是最大的澡堂呢!

上游的小鼹鼠如何进入澡堂洗澡呢!个个勇敢地蹦下去,这可是82米的高程啊!

颜色、款式不同的滑翔机成了运送亲朋好友的最有利的工具,它们从阿根廷飞来,从巴西飞来,从四面八方涌来,来参加这场无可比拟的盛会,能承载数以万计的大澡堂,这可是它们平生的第一次,谁都想尝试一下。

为了迎接这次盛会,两岸的原著民小鼹鼠们也打起了生意经,旅馆、桑拿、餐饮、悠闲帐篷都,还忘情地打起广告,别为我哭泣。

在阿根廷和巴西两国架起高空缆车,在空中尽情观察这一胜景。缆车有滑翔机和徒手式捆绑两种。小读者看到此,是否赞叹小鼹鼠的宏大计划呢!自己说说自己的计划吧!

绘本选取儿童喜爱的小鼹鼠作为主人公,通过它们的对话展开故事,文字间透露出儿童特有的天真与无厘头,而它们谈论的话题也都是儿童熟悉的场景,比如滑滑梯、洗澡、煮汤,等等。绘本图像非常具有设计感。

【第5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不错,是个好点子!啊!我有了一个完美的计划……”

解析:

一个脑洞大开,一个大加赞叹。一个个完美计划在脑海中涌现出来。

这是一双机械手,这能引发什么样的计划呢!宏大的计划都是在床上两个小鼹鼠相互发掘出来的,但引发点是空白页上的直升机、滑翔机,而这只举手的动作又是如何呢!但它们的大小却逐渐变大,这样预示着计划的多样化,大型化。

【第6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我要拿海底当锅,石油当柴,把大海煮成一锅鱼汤。然后,装进罐头,卖到全世界,让每只鼹鼠都能吃到海鲜。”

解析:

第三个大计划——拿海底当锅煮成一锅鱼汤

主人公开着一个大塔吊,用长长的机械手抓起巨大锅盖。这锅盖可是主人公特制的,太厉害了。

在这个大胆的计划里,海底形形色色的生物和海面上的浓烟、原子弹、驱逐舰、潜艇、航母、飞机、飞碟等等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冲击力。

海底有一座巨大的山峰,紧邻的是一座城市,而星罗棋布的建筑方格布满海底。还有一座沉船,暗示着久远的历史。

海底和海面的表现手法,海面和周围的岸边是一幅海景图,而深蓝色的海底是一幅立体透视图,两者的拼接让读者看到了三维的立体效果。

海里的鱼群是拍来拼上去的,也有画好拼上去的。海面自然就有远洋航船,有一处是用泰坦尼克的照片贴上去的,还有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有军舰,一场大仗正在如火如荼地打着。只有地球还不热闹,再加上两个外星人,这个小鼹鼠的万丈雄心把人类和外星人全给扣在里面煮成了鱼汤。

虽然海面上打得这么热闹,但大海的其他地方很平静,人类自认为了不起的一场原子弹战争,对大自然来讲微不足道。也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调侃吧。

大海计划里,作者设计的这场海战,所有参战的飞机,包括路过躺枪的民航客机,以及海鸟,甚至还有两架外星人的飞碟,都被两只小鼹鼠的超大锅盖给罩在“锅”里了。那场海战着实热闹:驱逐舰向潜艇投下了深水炸弹,潜艇用鱼雷还击,航母派出飞机互殴,还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但这场看似海空立体的大战,在整个大海的尺度是多么的渺小。

钻井平台从岸边打通了海底,另外一个主人公,深入海底石油隧道,正要点火给海底加温呢!而煮成的鱼汤做成罐头,可以随时享用的。

【第7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牛,真牛!哈哈!我也有个绝顶的计划!要是哪只鼹鼠肯花钱……”

解析:

两个小鼹鼠轮番上演自己的绝顶计划,左边的小鼹鼠还沉醉在自己的鱼汤中,右边的小鼹鼠兴奋地从床上跳起,手舞足蹈起来,我也有个绝顶的计划!

这时画面已经扩张到满满的一个单页,可见两个小鼹鼠内心已经膨胀到极点,洞穴也要装不下它们了。我们看到墙上一个画框的一角开裂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搭载登月舱飞向月球的土星5号火箭,这个绝顶的计划一定从太空开始了。


绘本里有很多细节,尽可以放心的让孩子们自己去阅读和发现,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可以引导他们去发现,但不要强求孩子的答案一定得正确,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错误的,也要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我对好绘本的一个很执着的理念,就是好绘本一定要取悦不同年龄层的读者,让他们浅者见其纯,深者见其深。因为阅读不是一次性的。

《两个天才》就是这样一个精美、幽默的世界,看见两个天才对自己的调侃,渗透别样对社会生活的看法。此外,作者还通过图像空间比例的设计,一点点地将两只小鼹鼠生活的场景呈现给读者,引导读者通过观察画面进而读懂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8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我就把它的广告画在月亮上。这样,不管是谁,只要到了晚上,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这个独一无二的广告了!”

解析:

第四个大计划——广告画在月亮上

两个小鼹鼠乘阿波罗登月舱来到了月球,其中一个身穿宇航服更是把代表麦当劳的字母M颠倒过来亲手涂满了月球表面,给麦当劳在月球上做了一个天大的广告。因为画面之大,两个小鼹鼠通过特写的圆形画面或箭头的指向,告诉读者我的位置。

月球周围也环绕着标有数字和公式的同心圆,这同样是月球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黑色的宇宙中分布着无数个如星星般的不同的星球,而地球和月球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天体。

地球之上,夜空之下,华灯让栋栋高楼灯光璀璨,远处更是密密麻麻布满圆形的地球表面。一张大宇宙的夜空图,让读者看到了小鼹鼠的雄心,这无疑让小读者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了。

在月亮的计划里,有很多广告。有与其他计划有关的,比如澡堂的广告;还有讲述地球的石油已被烧光的BBC纪录片;以及由此产生的“新能源”的广告。有些则是著名品牌的变体,比如月亮上的广告“W”其实就是麦当劳的“M”翻过来;还有根据肯德基设计的鼹鼠连锁快餐广告,头像是一只老鼹鼠,而英文缩写“MFB”的意思是“Mole Fried Bugs(鼹鼠的油炸小虫子)”,而肯德基的“KFC” 的意思则是“KentuckyFried Chicken(肯塔基州的炸鸡肉)”;很像星巴克的标志其实是“许仙凉茶”,头像则是只小鼹鼠,传说中的许仙是开药铺的,所以安排叫“许仙”的小鼹鼠卖凉茶,是很合理的。

在月亮的计划里,月亮的直径也是一道算术题,它也是由通行的两个数据组成。这样的算术题,不仅是有趣和可以学算术,它真正的意义,是让孩子直观的了解到,即便是板上钉钉的数据,也会由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标准和测量时间,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那么比简单数据更为复杂的科学理论、社会现象、经济和历史问题,乃至人的善恶功过,都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都不要轻易下结论,而应该三思而后行。即便孩子现在理解不了,当他们将来遇到令他们困惑的复杂问题时,他们的记忆自然会调取出这道有趣的算术题,引发他们的思考。

【第9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厉害!不愧是名门之后!我们应该好好合作一把!”“那将是天才的合作!”

解析:

两个小鼹鼠都为自己的创意而自豪,在床上腾空而起。它们要不愧于名门而要进行一次天才的合作。前四个计划,它们平分秋色,可以看出它们的一脉相承。

这个激扬的画面已经超过一个单页,文字更加醒目,边角的那支太阳灯杆上的卷草更加巨大。

作者在设计上,让点子与计划隔页出现,一个简单的空白页,一个色泽饱满的满页,很有设计感。让小读者一张一弛,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中。

连续五个宏伟的计划,作者在每个计划前的空白页的一角里,都安排了会飞进下页计划里的直升飞机、滑翔翼、会抓起巨大锅盖的机械手、搭载登月舱飞向月球的土星5号火箭、还有太阳灯杆上的卷草。它们也同样由小变大,其作用是使空白不单调,提示后面的内容,引起读者的期待,产生一种未见其面,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下面是五个“点子”页的合成图,不但空白页的引领物不断扩大,而且文字和图像也不断扩展加大,体现出两个小鼹鼠内心的膨胀程度。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另外,我们从绘本中,从故事中能了解到很多的知识,比如: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宽的瀑布,伊瓜苏大瀑布。这真是一本特别值得读的绘本,不仅能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还能让他们知道,人要敢想,才能成功。而且也能很好地加深亲子关系。

【第10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我要给太阳装上灯绳,想什么时候亮就什么时候亮!”“那我就给太阳安个灯罩,让它的光芒只能照向地球!”

解析:

第五个大计划——太阳灯罩

“我要给太阳装上灯绳,想什么时候亮就什么时候亮!”“那我就给太阳安个灯罩,让它的光芒只能照向地球!”太阳和地球的对比,还是符合逻辑的。太阳炽热的表面和地球蓝色偏冷的世界,还是符合科技共识的。太阳灯罩以下照亮了整个地球,而周围却逐渐暗淡了。

太阳在天体中的位置和围绕它旋转的各大行星都清晰可见,无形中给小读者又上了一堂天文课。有天文基础的小读者,可验证它们的位置。

在画面结构上,又是一个竖式的布局,凸显上下大小的逻辑关系,在“太阳灯罩”的设计上,两位作者还致敬了艺术史上的多部著作。

在灯罩正对读者的那块蒙布下方,是一群小天使在奏乐,两只小鼹鼠的头像花环在仙乐飘飘中缓缓飞升。在天使奏乐画面的两侧,6块蒙布上每块都画着一幅世界名画,只不过画中主角已被替换成了小鼹鼠。这6幅世界名画按书的下方往上看,从左到右依次为:分别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圣乔治屠龙》、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大卫的《拿破仑横穿阿尔卑斯山脉》、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在画中,小鼹鼠不是英雄,就是神仙,不是有盖世奇功,就是有惊世美貌,烘托了灯罩上两只小鼹鼠在仙乐中飞升的磅礴气势。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在太阳灯罩的计划里,为了表现两只小鼹鼠的自我膨胀,灯罩的每一片蒙布上都画着两只小鼹鼠在花环里的头像,这些花环被小天使拽着、拖着,向天空飞升,太阳灯杆的前端也设计成教宗牧杖的卷草状,象征着两只小鼹鼠在自己的心目中,已经是可以“封神”的境界了。

【第11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天才!两个伟大的天才!就像我们的祖先!”

解析:

这个画面是在前页基础上的进一步放大,是内心空想的再膨胀,包括后页完全占满了一个跨页,内心膨胀到了极点。两只小鼹鼠兴奋地在床上乱蹦,碰倒了床边的台灯和大座钟,震落了墙上挂的画框,触碰到屋顶的灯具,可以想见,房间之前曾经历过多次类似的灾难。仔细对比,原本整洁的卧室,已然东倒西歪,蛛网遍地了,看来房间多年没有维修和打扫。这种破败的景象,也为后面最后一盏灯泡的碎掉埋下了伏笔。

家谱只交待了本书的两位主角,至于其他后代去哪里了,读者尽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但家族中那些优秀的祖先,其实并没有离开这个故事,它们就在老鼹鼠的房子里,那些“优秀的祖先们”都在墙上挂着呢,它们目睹见证了两只小鼹鼠想出“天才”的计划,和遭遇幻灭的全过程。

我们再看故事的主线,在开篇老鼹鼠的家里,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两只小鼹鼠的5个“大计划”都可以在老鼹鼠家里找到他们“灵感”的来源:

1、滑梯是连接老鼹鼠客厅和浴室的通道,为啥客厅和浴室要用滑梯连接呢?看来开心的请朋友洗澡,是鼹鼠的家族传统;

2、请沾亲带故的都来洗澡的瀑布上安装的花洒,和老鼹鼠浴室里的毫无二致;

3、两只小鼹鼠用大海当锅的那只特制大锅盖,其实和老鼹鼠熬鱼汤的锅盖一模一样;

4、两只小鼹鼠在月亮上涂广告用的,就是老鼹鼠粉刷墙壁的那套工具;

5、两只小鼹鼠给太阳安的灯罩,其实就在他们的脑袋顶上,他们整天躺在床上,无需等到晚上,只要随时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这个独一无二的灯罩了,那是老鼹鼠当年为自己的卧室安装的灯罩。

这其实很正常,并不说明两只小鼹鼠比老鼹鼠更笨,因为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建立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源于对自身的感官经验和知识储备进行加工。任何天才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天才只是比别人加工得更出色,如果没有知识和经验,一切都无从谈起。

《两个天才》以“创造力”为主题,绘本告诉我们,创造力不等同于想象力,它是在想象力的基础上经过后天习得、培养和训练出来的,也就是说创造力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契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显然,两只小鼹鼠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它们甚至都没有走出过家门,更没有真正地融入社会。

所以说,这是一个关于吹牛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想象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行动的故事。

【第12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我们还……”嗡——

解析:

这两个小鼹鼠还没有停下幻想的脚步,还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这哥俩非常激动,张着大嘴面对面,跪在地上,双手互相交叉在一起,展现通力合力之意,预示着还有更大的计划要浮出水面的。这时出现“嗡——”的一声。

这个绘本图像使用了三种不同的绘画风格,用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绘本图像也极具节奏感,前半部分通过“2+2+2+2+2”的图像节奏叙述故事,中间两幅大跨页描绘了两只鼹鼠太过兴奋,从床上跳起来,导致灯泡破碎的场景,是故事的高潮,也是转折点。

整个画面色彩浓郁,充满了激情的红色和弥漫着热烈氛围的空间,以期和小鼹鼠内心的活动呼应。画面中鼹鼠形象处于中心位置,轮廓巨大,凸显其异常膨胀的内心。

绘本中的图文并非单一的相互补充关系,图像在对文字进行补充叙事的同时,还通过画面细节进行隐喻。这两只小鼹鼠并不像祖先那样努力,只空有想象力。这些信息文字中并未提及,而是从绘本图像细节中得知,例如,布满墙壁的蜘蛛网、歪七扭八的相框、东倒西歪的台灯、满是裂痕的大座钟,等等。

【第13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啪!灯泡碎了。

解析:

当它们内心膨胀到顶点时,随着灯泡的破碎,周围的一切都陷入了黑暗,图像以黑色为背景,只呈现文字,以凸显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空想的破灭,情绪的落差。前面一连串画面的变大变大变大,到这里就像被扎破的气球,瞬间形成强烈的反差。

灯灭后故事突转,构图和色彩骤变,全书也随即收束,跳脱而自如的处理,包括整部书媒材的选择及调度,极大拓展了绘画表意的空间,充分显示了创作者在图画书创作上锐意创新的追求和努力。

由于它们长期在地洞里生存,视力完全退化,这幅黑色阴影的画面就是它们日常生活的写照,这也暗示它们回归了现实。

【第14画面】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原文:

“最后一盏灯也坏了?”

“恐怕是!”

“你去换个新的。”

“我不会!不是说你会修吗?”

“我也不会!凭什么让我干!”

“你什么都不会!丢人!”

“除了吃,你还会干嘛?”

“你说什么!你这个讨厌鬼!”

“讨厌鬼?你再说一遍!”

“讨厌鬼!讨厌鬼!讨厌鬼!”

咣当!

“哎喲!”“人呢?”“床底下!”

“……呃……你没磕坏吧?”

“还好……”

“……我不想再吵了!”

解析:

这两个小鼹鼠吹牛时,吹着吹着灯泡“嗡”的一声黑了,两只鼹鼠互相埋怨为什么不修,天才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他俩从此就生活在黑暗里,因为谁也不会去换灯泡。

一大篇争论推诿的对话,暴露了小鼹鼠的本性,不会干只会空想的事实。在黑暗中,撞击发出的“咣当!”声,一只小鼹鼠掉到了床底下,问候声代替了责备声,从此它们不再吵了,回归到了理性。

两个天才-两只小鼹鼠的大计划,大的你无法想象。两只自认为是天才的小鼹鼠,总是“躺在”他们俩的想象中,幻想无比大的计划,但是在生活里却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真正的天才,没有天生的,唯有脚踏实地。耽于清谈,懒于行动,也依然会一事无成。

对于《两个天才》,不必把想象和实干分裂成两个对立的状态,好像有想象就不会实干,实干了就不能想象,把想象和实干合二为一才是创造的关键。当一个社会只能实干不能想象时,它就偏离了创造的轨迹;当人们过度强调想象而忽略了实干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歧途?希望我们的作品不光让孩子快乐,也能为他们带来些许思考。

【后环衬】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解析:

一模一样的前后环衬,同样一句话意涵并不相同。前者是一种寂寞难耐空想式的询问,而后者却是痛定思痛后现实的质问。

【封&底】

天马行空的恣意想象——《两个天才》导读

解析:

故事并没有完,而是一直延续到了封底,且与封面衔接及对应。两个在床上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畅想的小鼹鼠,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它俩自己终于找到了脱困的办法——它们找到一盒火柴,划着了其中的一根……

封面和封底都是同一个鼹鼠点亮火柴,只是角度方位不同。仔细看,火柴盒其实一直都在两只小鼹鼠的床头柜上,这是它们摆脱黑暗的第一步。同时,点亮的火柴也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黑暗中的亮光象征着希望,两只小鼹鼠的“知行合一”,就应该从划着一根火柴开始。

如果说封面上的两只小鼹鼠还只停留在空想阶段,那么封底页面,迫于现实,两只小鼹鼠划亮了火柴,迈出了行动的第一步,这也成为一个新故事的开始。

作者:

徐萃和姬炤华夫妇,一对不断思考的人,恰好学习了绘画,可以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思想。他们从1997年开始为孩子创作童话和插画,其中童话《青蛙与天鹅》获2006年冰心文学奖,插画作品《童话庄子》获“台湾读书人2005年最佳童书”,并代表台湾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天啊!错啦!》是他们的第一部绘本。


说明:本导读参考作者谈话录,在此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天才   两个   鼹鼠   家谱   灯罩   滑梯   洞穴   天马行空   主人公   原文   画面   爸爸   读者   太阳   计划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