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91号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下了好久的雪,这个冬天可真漫长啊。安妮的猫咪有点不对劲,后来竟然不见了。安妮觉得好孤单啊。“看来,我需要一个新朋友。”于是,她在森林边上放上好吃的,吸引新朋友。她吸引来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驼鹿、山猫、棕熊、灰狼……它们不是太大了,就是太凶了,或者脾气太暴躁了……安妮真是想念自己的猫啊。后来有一天,你们猜怎么样了!

二、绘本信息

书名:安妮与野兽

文图:[美]简·布雷特

译者:何沁雨

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选题策划:森林鱼童书

出版社:甘肃少儿版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解析:

在中心方框的茫茫雪地中,一个小姑娘独自面对一伙高大凶猛的动物,只是瞪大着眼睛,却未见惊恐、害怕,野兽们也没有发出进攻,只是堵在小姑娘前行的路上。这是要干什么呢?

外围的森林背景中,有一只仰天嚎叫的野狼和一只躲在松枝中的野猫,它们是饥饿难忍吗?

上角还有一只黄色的家猫和棕熊。

显然这是一个发生在大雪天,有关珍妮与野兽间发生的故事。书名字体与边框中野兽有关联。

【环衬】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解析:

翠绿色的环衬代表着被白雪掩盖下的松林,与大自然和植物紧密相关,也暗示着希望与生命。

【附书名页】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解析:

这本书属于:爱与包容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是这只家猫,并由此引发的宽广的爱。

森林鱼已签约的顶级童书作家大约有上十个(尼娜·兰登,莫·威廉斯,朱莉娅·唐纳森,简·布雷特,杰里·平克尼,大卫·麦基等),经森林鱼引进并出版了简·布雷特近30本作品,是一个典藏级的作家。以其《手套》为代表。

简·布雷特,在每一本书中,都努力给读者一些惊喜。她笔下的画面如刺绣一般细节丰富,色彩明媚,生动展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她的画往往带有“故事性边框”,不仅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同时还巧妙地展现了支线故事,留下悬念与伏笔,来表达內心涌泉般的想法,可谓独具匠心;她经常通过绘图来表达自己,特别喜爱动物、大自然、旅行和古老传说故事的她也将这些元素入画。她觉得自己的画是最能表述自我想法的,透过绘图与读者们对话,可以看见彼此、了解彼此。她的灵感大都来自于大自然与动物。

【扉页】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解析:

安妮抱着自己的宠物猫,背对着读者,而木凳上却镌刻着一个黑色的野兽,与上下边框中的野兽吻合。但安妮与猫才是故事的主角。

边框中,两对野兽在花丛间玩耍,还有爱心在跳动。

【第1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大雪一连下了好多天。这个冬天真是太漫长了。

解析:

中心画框中,森林与大地已经被皑皑白雪冰封的严严实实,只有小木屋还能看到竖立而斑驳的墙体,但积雪已经把小木屋淹没了一半。

积雪之下,看着不同的形状,还能分辨出哪是树木,哪是大地。蓝色天空中大雪还在飘飘洒洒中飞扬,倒是一缕白色的直线从烟囱中喷射而出,存在生活的气息。在大地与森林间,隐约看到一个蓝色的东西,凸显出还有动物的出现。如在梦幻般的童话世界,演绎着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上下黄色的边框中,却是一幅温馨的世界。散乱着小女孩脱掉的外衣,她与心爱的猫在玩耍。但这大个头的花猫眯着眼睛,完全不再状态,而小姑娘却兴致浓浓。

四个边角是玩耍中的花猫一家,这也暗示花猫以后的动态变化。

两边的边框是积雪覆盖下,枝头的小鸟,似乎听到了他们叽叽喳喳的叫声。

大雪下了好多天,苍茫大地完全被积雪厚厚覆盖,这个漫长的冬天有点不好过,特别是野外的动物们,生存成为大问题。

这是有着俄罗斯远东风格的作品,博物的气息很浓厚,生动地展现了不同地区的自然风景和民族服饰和建筑特点。

【第2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安妮的猫咪塔菲有点儿不对劲:她不爱玩耍了。她吃的比平常多。她一睡就是一整天。安妮还发现,她总是躲在一些奇怪的地方,蜷(quan)成一团。

解析:

拉回室内,安妮的爱猫出现了异常的症状,眯着眼睛不爱玩,吃的比平常多,一睡就是一整天,蜷成一团在食物箱中。猫咪塔菲怎么了?生病了吗?却比平常吃得多。

在边框四角中,塔菲吃光了食物;在上下边框中,躲在不同的角落里,橱柜中、竹筐里、橱柜下和老鼠出没的地方。而马赛克中若隐若现的塔菲是否暗示着离别或归隐呢!

主画面中的塔菲呈现两种不同形态,怀抱中的沉迷和食物箱中的机灵,前者迷惑主人,后者躲避主人。

一个蹊跷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第3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一天早晨,哪里都找不到塔菲的踪影。安妮找呀,找呀,可是塔菲真的不见了。安妮感到很孤单。“看来,我需要一个新朋友。”她想。

解析:

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塔菲不见了踪迹。打开大门,外面还是大雪封路,风雪交加,冰溜倒挂在大门两边,让安妮望而生畏,可塔菲跑到哪去了呢?可见塔菲的出走,必有隐情存在。

没有了塔菲的安妮很孤单,呆滞地有双手杵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中,以至需要寻找一个新朋友来陪伴她。

在上下边框中,看到塔菲行走在森林的雪地中,一路看到了小鸟,爬上一个树洞,却看到了雪地中的兔子,而下来追逐。四周都是雪花的不同造型,给小读者一个对雪花的不同认知。

这个画面与上页对比,显得很清冷,微微发蓝的雪景,风雪交加的屋外,门上黑色野兽造型,安妮蓝色的装扮,背对如蓝色石块的背景,边框中深蓝的天空,都加剧了主人公内心孤冷、没有依托的心境。只有出走的塔菲心境还不错。

这个故事是用孩子的声音来讲述的,更能吸引小读者的目光。

【第4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于是,她在森林边上放了一块玉米蛋糕。她想象着能吸引来一个毛茸茸的小动物,这样就可以把他驯养成自己的宠物。

解析:

大雪已经开始融化,露出森林原有的底色与面貌,只是积雪还斑斑点点挂上树上。雪地中留下安妮一串深深的脚印,安妮想用一块玉米蛋糕引来一个毛茸茸的小动物,可是结果如何呢?

上下边框中,却出现了大型动物在风雪中,觅食行走的踪迹。他们深陷雪地中,低头抵御着风雪,他们啃食树皮充饥,大雪给这些动物带来了生存的困境。而塔菲却钻到高空的树洞中,有温暖的家不住,却跑到森林的树洞中为家?

安妮扭头看着雪地中的玉米蛋糕,她想象着能吸引来一个毛茸茸的小动物,陪伴在她左右。

大雪融化中的森林很美,白绿相间,斑斓呈现,串串脚印,指向小房子。深浅不一的白色积雪,勾落出房子四周的地势。犹如一幅北疆边陲雪景图,四边精致的雕刻就如同画框,一幅完美的作品呈现出来。

【第5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第二天一早,玉米蛋糕不见了。只见那儿站着一头巨大的驼鹿。“他太大了,不能当宠物。”安妮想。“我要重新试一下。”那天夜里,安妮又在森林边缘放了一块玉米蛋糕。

解析:

第二天,安妮早早从室内看到自己那串行走的脚印,她惊奇地看到一头驼鹿昂首矗立在雪地上,玉米蛋糕吸引来了它,但这不是安妮的所愿,大的不足以当宠物。

安妮来到雪地上,驼鹿的身旁,驼鹿两条大树般的前腿,已经超过了安妮的肩头,仰视的姿态,足以看到驼鹿的高大。

安妮没有灰心,又拿着两块蛋糕放在了森林的边缘,来吸引其他的动物的现身。

手拿蛋糕仰视驼鹿的画面,是两个重合的画面,不要错以为此时她又放置了两块蛋糕。

上下边框中,又出现一只短尾巴的野猫,在四处觅食,它闻到了一股香味飘扬过来。它看到了树洞中的塔菲,它看到了雪地中袋子中的小鸟,但都没有成为它的食物来源。

边框中野猫的出现也预示着下一个主角就是它。

树上的积雪已经不见了,但地上的积雪还没过了安妮的靴子,依然困扰着动物们的觅食。

作者在创作的手法上,采用主线和辅线同时推进故事的发展,然而简·布雷特的匠心远未止步于此,每幅图都有“故事细节边框”,这是简·布雷特作品的最大特色之一。乍一看,它们只是在形状和细节上丰富了画面,而实际上,小小的边框里暗藏玄机。中间的跨页大图与上下的小图双线并陈,一是故事的主轴,一是故事的副线,两者分列、交叉、汇合,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四边边框的结构让单薄的画纸有了更立体的视角,仿佛一座旋转舞台,给孩子展现了同一时间线上、目不所及之处,不同角色的活动空间。孩子们一边听着主线的故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副线的小画面,猜想着、预测着故事的发展,无形中锻炼了观察力和想象力。

布雷特的插画采用的是细腻的水彩,加上刺绣版的边框设计,左右上下边框设计不断推动故事发展。而纵观作者的每本书边框的纹路和花纹也不一样,有时是路边的野花,有时是邮票和钱币,有时是相框、森林积雪。一草一木都暗藏匠心,这团团簇簇的逼真镜像里何尝没有作者对创作的仪式感呢?

这样的绘画处理,打造出画中有画,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不仅能瞬间抓住孩子眼球,同时留下悬念与伏笔,引领孩子放飞想象,自我预测故事情节。

【第6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第二天早晨,驼鹿又出现了。身边还有一只嘶叫的野猫。“他太凶了,当不了宠物。”安妮想。安妮在森林边缘多放了几块玉米蛋糕。

解析:

果然野猫出现在安妮的视野中,和驼鹿一起现身,但嘶叫的野猫也不是安妮心中所要的。

野猫抬起的前腿,嘶叫的声音,是饥饿所致吗?

一块蛋糕招来了驼鹿,两块蛋糕又招来了野猫,他们一同出现,驼鹿还想得到更多的食物。

安妮在雪地中放置了三块的蛋糕,那只野猫躲在树后偷偷看着,只等安妮离开。

边框中出现了一只大熊,正与躲在树洞中的塔菲互动,一股飘香从远处袭来,黑熊从树上下来,寻觅而来,它又看到一个树下的树洞,想进去,但飘香又吸引住了它的味觉。

【第7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第二天一早,在驼鹿和野猫旁边,多了一头咆哮的大熊。

解析:

黑熊被蛋糕的香味吸引而来,进入了主画面,还有驼鹿与野猫。他们面对安妮,大熊直立凝视着,似在要挟;驼鹿垂拉着脑袋,似在祈求;野猫歪着脑袋,静待分一杯羹。

安妮敞开上衣,拿着手套,温度已经回升了。安妮的靴子露出了很多,积雪越来越少了,但大地还是被积雪严严覆盖着。身后一棵小松树苗从地上茁壮而出,看到了万物的生长。

安妮凝视着这头咆哮的大熊,也不是自己期待的。

从上下边框,看到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成为塔菲的家,塔菲已经生了三只小猫,小猫依偎在妈妈身边,嗷嗷吃奶。一只蓝色小鸟羡慕的偷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家。

边框中看到了森林的纵深,远景中的群山,明朗的天空。一个大跨页,同样看到更广阔的空间,意味着安妮的视野更加开阔,内心更加舒畅,不像开始那么忧愁不振。

【第8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不行,他的脾气太坏了,不适合当宠物。”安妮想。安妮又做了许多玉米蛋糕,把它们全部丢在森林边上。

解析:

主页中大熊头部的特写,张着鲜红的大嘴、锋利的牙齿代表着大熊的凶猛,黄色的鬃毛更是不可驯服的特征,几片飞在空中的松针,凸显大熊的霸道。

这不符合安妮的心愿,她把更多的蛋糕放在了雪地中,这次看到了升起的飘动的香味,印证了前面的猜测。那头大熊躲在了树后,密切关注着安妮的一举一动。

积雪已经很少了,靴子已经完全露了出来,树下还露出了松枝的地面,和深浅不一的薄薄积雪,安妮也把外套脱掉。

边框中出现了大灰狼与公鹿的身影,雪地中大量的脚印,看得出动物们都出动寻找食物了。小树枝上看到干枯的树芽,冬天即逝,春天不远了。

塔菲一家躲在树洞中,享受着那份安宁,那塔菲的食物如何解决的呢?靠在安妮家大量的进食也不足以维持的。

每一个画面的一笔一画都非常细腻,就跟真的一样,有细致版刻的迹象。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丰富的天性、对细微处的要求、用色鲜艳华丽,皆可从简·布雷特的作品中感受到,世人赞叹她的作品“如刺绣一般精美”。

【第9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天刚刚亮,安妮听到野兽们的咆哮和嘶吼声。雪地里,站着驼鹿、野猫,还有大熊。他们身边,还有一头带着家人的公鹿和一只大灰狼。“他们都不像塔菲那样又温柔又软和。”安妮想。

解析:

一个大跨页,蛋糕引来了更多的动物。有原来的驼鹿、野猫和大熊,新出现了公鹿和大灰狼,而黑熊是公鹿的家人。

显然这是安妮眼中的画面,但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宠物,他需要像塔菲那样温柔又温和的小动物。边框中排列出包括塔菲在内的其中动物的肖像,塔菲躲在树洞中,又小又宁静,这才符合安妮的心愿。

【第10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第二天,安妮又做了一块玉米蛋糕,把它们丢在森林边上。野兽们狼吞虎咽地吃玉米蛋糕的声音在她耳边响了一整晚。安妮一早醒来时,发现窗户里探进来一个巨大的鼻子这是驼鹿的鼻子。他还没吃饱呢!

解析:

在安妮家四周的森林中,躲着引来的动物,安妮用雪橇拉来了一堆玉米蛋糕,让动物们都能吃上食物。安妮在寻找宠物的过程中,显然和这些野兽们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积雪越来越少了,露出了大片的草地,嫩绿的草芽已经钻出了地面。

一觉醒来,一头驼鹿从窗户探进头来,他还没吃饱呢!安妮显得很错愕,不敢睁眼看眼前的野兽。这个画面视觉冲击感十足,差点就要从画面中冲出来,看清上面的每一根毛发,甚至可以感受到上面细致带刺的质感,真是太逼真了。

上下边框中,出现了大量的小鸟,它们在草地上搭窝,在树林间叼着树枝,开始迎接大自然的春天了。

塔菲一家看着小鸟忙碌的身影,很有兴趣地探出头来张望。春雨降临,塔菲一家躲在树洞中,看着细雨霏霏,晚上他们安静地睡着了。

【第11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窗外聚满了野兽,他们还想再吃一顿,咆哮声、嘶吼声震得房子直摇晃。

解析:

积雪完全没有了,早春已经到来,大树开始萌发绿色的嫩芽,一片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让所有动物们不在没有食物,从它们欢乐跳跃的神态,看得出它们经过了安妮的救济,让它们安然地存活了下来,它们聚在安妮的房子前,没有厮杀,没有咆哮,野猫趴在驼鹿身上,都和谐相处。它们聚在一起,还是想吃美味的玉米蛋糕,尽管大自然已经给它们准备了食物。

看到它们身后的房子了吗?

主画面背景是一颗粗大大树,树冠占满画面,小鸟雀跃,塔菲一家尽情玩耍。塔菲的眼睛看向了画外,它要回家吗?

【第12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野兽们还想吃玉米蛋糕,可安妮打开装玉米面的大木桶时,里面已经空了。一块玉米蛋糕也做不出来了。安妮伤心极了。她再也别想找到宠物了。她非常非常想念塔菲。

解析:

尽管看不到空空的桶底,但从安妮不悦的脸色也能知道里面空了,安妮伤心是没有更多的食物可以吸引到宠物了,这更加让她想念塔菲了。整个故事全然没出现她的家人,看来安妮自己制作蛋糕,还是心灵手巧的。

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床上,抹着眼泪,就连床尾的木偶熊,对其都失去了兴趣。

上下边框的大自然中充斥着春天的味道,草地泛绿,鲜花也已经盛开,但还有部分积雪残存。

塔菲一家也从树洞中走出来,在森林里尽情地玩耍。

【第13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就在那个晚上,吹起了轻柔的南风。暖风吹了一整夜,积雪融化,草木吐出新芽,沉睡一冬的森林重新焕发生机。第二天早晨,野兽们回到了森林里。春天终于来了,他们不会在森林里饿肚子了。

解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万物苏醒,南风吹皱了湖水,草木吐出新芽,大地重新焕发生机,蘑菇长了出来,青蛙不在冬眠,河水开始流淌,蜗牛迈开优雅的脚步,鲜花开始绽放,小鸟们叽叽喳喳,动物们不在为食物发愁,三只小猫到处在游荡。

森林中的小屋及其美食,不再成为动物们追逐的焦点。

【第14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后来,如同不约而至的春风,塔菲竟然骄傲地迈着步子,回到了院子里。“塔菲!”安妮惊呼起来,“你终于回来了,你到底去了哪儿?”塔菲扭过头,看着她来时的方向。

解析:

塔菲走出了森林,看向远方,森林不是它的家,它一定是想回家了。

作者用惊呼来传达出安妮的心情,确实为了寻觅另一个宠物,安妮想尽了办法,但没有实现,这是给塔菲保留着空间位置吗?

塔菲回家了,好像能听懂主人的疑问,看向自己来的方向。

野兽们都回归到大自然中,施展着自己的生存技巧。野猫在水中抓鱼,小鹿啃食树芽,大熊在进食,驼鹿水中吞食水草。

【第15画面】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原文:树林里,跑出了三只柔软又可爱的小猫咪。现在,安妮再也不会孤单啦!

解析:

更让安妮意外的是,还有三只柔软又可爱的小猫咪,它们围在安妮的身边,上蹿下跳,从此安妮不在孤单了。

一个喜庆而团圆的结尾,即救养了大雪天无处觅食的野兽,又让安妮和野兽们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让他们成为好朋友。

【封&底】


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安妮与野兽》导读

解析:

一个定制的画面,安妮面对着一群无处觅食的野兽,它们祈求地看着安妮,成为它们心中的救星,它们没有一点野性,反而充满了善良与无助。安妮与野兽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面对面,都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这也是小读者希望看到的。

四、作者信息

简·布雷特,美国知名童书作家、插画家,《纽约时报》畅销作家,作品全球印刷发行量超过4000万册。她笔下的画面如刺绣一般细节丰富,色彩鲜艳,生动展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她的画往往带有“故事性边框”,不仅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同时还巧妙地展现了支线故事,可谓独具匠心。为了完善书中的细节,她常常一年只出一本作品。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安妮   大熊   野兽   驼鹿   故事   失而复得   野猫   积雪   边框   雪地   玉米   原文   蛋糕   画面   森林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