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自闭症孩子的社交障碍,妈妈带来三大法宝|大米和小米

又到了专栏#家长分享#时间!(投稿邮箱:zhuchuntao@dmhxm.com


今天来分享的一位自闭症孩子妈妈,笔名彩色棉毛纱。


打破自闭症孩子的社交障碍,妈妈带来三大法宝|大米和小米


如何引导孩子与别人玩耍?

按这三步走准没错


文/彩色棉毛纱


很多自闭症孩子家长都会烦恼,我的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但又不知道如何帮助ta。


关于这点,首先要强调一下,自闭症的核心问题就是不会、不知道如何社交。跟普通小朋友玩到一起,加入他们的游戏,是自闭症孩子的大难题。


那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永远只能生活在无形的玻璃罩里,不与人交往?


不是的。


自闭症孩子缺乏主动,不懂社交,那家长就要先走出第一步,带领孩子去参与小朋友游戏。请家长们带上你所有的智慧和法宝,然后坐到地板上,加入孩子们的世界——


第一步

与孩子培育亲密的关系,让他不再孤寂


游戏是孩子重要的沟通方式。一个简单的游戏可能隐藏着强烈的情绪交流和自主学习。


比如,我的孩子喜欢把一个装瓜子壳的塑料碗当做帽子扣自己头上,有时还扣我头上。但这个“帽子”是戴不稳,会从头上掉下来,只要一掉下来他就很不开心,泪水忍不住地掉。


一开始我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还脏,制止他玩这个游戏,没想到他放声大哭,狠狠扔掉这个“帽子”以表达“我生气了”的情绪。而他不是会主动说“我生气了”,他不会,我也没有去做引导和帮助他。


他不会主动说“我生气了”,我也没有引导和帮助他,还在跟他讲物理平衡、卫生问题。但一点效果也没有,他哭得更凶了。


后来我细细观察、琢磨了他玩“帽子”的动机,发现他是在训练手眼及身体平衡,希望自己能掌握戴这个“帽子”的技巧。没想到我竟然制止他,还说那些他根本听不懂的话,你说他气不气,可不哭得更凶了。


想明白这些后,我开始和他玩扣帽子的游戏,他把帽子扣到我头上时,我会说:“你给我的这个帽子真好看,我很喜欢。”


说“我”的时候,我用手拍拍自己,说“你”的时候,我指向孩子的胸口。因为他还分不清你、我、他,所以在游戏中我融入了这个教学。


他非常开心我加入他的帽子游戏,不再哭闹,并全程配合我的教学,慢慢地他弄懂了你、我、他,而且开始尝试表达。


从此那个碗升级成了孩子的专用练习“帽”,除了扣在头上,教你、我、他,我们还延伸了许多游戏。


孩子自己经过一段时间乐此不疲地自我摸索,也终于掌握一个新技巧,能把碗稳当当地在头上“戴”几秒钟。我夸赞他:“你真不错,这个帽子棒极了!”


这样的夸赞不是鼓励他去把家里所有的碗都扣头上,而是给孩子带来自信,并对我这个母亲产生信赖感。


在这个游戏及很多类似的游戏中,我们大人知道地心引力,知道这个帽子肯定会掉,但他不知道。戴了掉,掉了再戴,还咣当一声响的碗,就是孩子的乐趣。孩子的这份快乐,也能帮他从自闭症给他时不时带来的很多沮丧、挫折中振作起来。


打破自闭症孩子的社交障碍,妈妈带来三大法宝|大米和小米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闭症会给孩子带来不自信和无力感。我们的孩子挫折感过强,他们看似胆大包天、任意妄为,但内心深处仍是怯懦无力;他们害怕出错,经常逃避,“我不想要……”、“我不会……”这些都是他们的口头禅。


我的孩子就是如此,他有时会在情绪激动时,把推其他人作为一个惯用的发泄方式。这是我坚决不允许出现的行为,可是怎么治呢?


首先要允许他们发泄出自己的情绪,尽管他们表达的有些情绪会让我们很不舒服,但是只有让孩子彻底将自己的情绪表达清楚,他们的情商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有一次一个普通孩子推了我孩子一把,我孩子没站稳,摔倒了。他的妈妈出于礼貌非常快地就过来制止了,并严厉责骂他。那个推人的小男孩眼里含着泪水,又不敢说。


于是,我蹲下来帮小男孩说:“你刚才不是故意的对不对?只是没注意弟弟在旁边。”


小男孩点点头:“我不是故意的。”


我:“我小时候也和你一样,会推到别的小孩子,但是我还是个好孩子,我相信你肯定也是好孩子。”


小男孩情绪好了起来:“是的,不能随便推人,刚才我叫弟弟了,他没走开。”


我:“是呢,弟弟不太理解你说的话,以后再遇到弟弟,他还是听不懂的话,请你轻轻的把他拉到一边好吗?”


小男孩连连点头,小男孩的妈妈也非常高兴。


我让我儿子和小男孩握握手,互相问候一下,也跟儿子讲解,刚才小哥哥为什么推了他,下次别人叫让开时,他该怎么做。虽然儿子这一次也学不会,只是在机械地做这个事情,但是这样的结果比我作为“受害方”只是说些“没事没事”好多了。因为两个孩子心里的委屈都得到了化解。


再就是就是全身心的与孩子一起游戏,帮助他走出困境,建立自信。教会他就说:“我想……”、“我现在很生气……”而不是将自己防卫得严严实实,情绪激动起来不知道怎么做,用对别人进行攻击来防卫和发泄了。


看到这里,您可能奇怪了,我们不是说如何帮助孩子和其他孩子玩吗?


各位家长,如果孩子连跟自己最亲密的家人经常玩的体验都没有,孤寂无基础的他们又怎么能去跟其他孩子玩呢?


从父母与婴儿第一次深情的目光接触开始,游戏就成了联系你们之间亲密关系的第一根纽带。如果您的孩子和您还没有目光交流,那先培养目光交流。


有时他们需要的再简单不过,只是爸爸、妈妈的关注,虽然他们没有表现出来,但我们也要去做。在游戏中获得的爱心、情感和关注,将帮助他们培养和伙伴们玩游戏需要的自信心和能力。


因此,培育亲密,不再孤寂,是家长要走出的第一步。


第二步

向孩子伸出援手,与他共同面对


社交障碍一直是我孩子的大问题,有次一个很热情的小男孩,就是要和儿子玩,拉着儿子的手不给走。但是儿子要回家了,并自顾自地说一些动画片的话,完全是背诵台词,与那个小男孩跟他说的话没有任何关系。


小男孩:“哥哥你不要走,我和你一起玩。”


我儿子:“历史真有趣。”


我儿子不顾小男孩的强力挽留,把小男孩的手扯开。


这时我把儿子身体扭正,让他正面面对小男孩。


我:“宝贝,我们一起和小弟弟说话。他要跟你一起玩,你想不想?”


我儿子继续背台词。


我:“安静(我做出嘴巴闭上的动作),看着弟弟,你扯开小弟弟的手,不想玩,你要说出来。”


儿子:“你要说出来。”


我:“是我(这里用手指着儿子)不想,就说我要回家了(拍拍自己胸脯),你扯开他的手他不懂。”


儿子:“我要回家了,不想和你玩。”


我:“说得对!说得很棒!”


小男孩:“他为什么要你教说话?”


我:“是啊,每个小朋友都有还要大人教的地方,下次我们一起玩。”


啰里吧嗦地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家长们,我们要做一个榜样,先去开口,特别是教拒绝。在孩子拒绝的情况下,再要求一起玩会适得其反。


打破自闭症孩子的社交障碍,妈妈带来三大法宝|大米和小米


那没回家呢?正玩得开心呢?

有次我儿子在游乐场玩得很开心,一个小女孩主动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我儿子前言不搭后语地回:“你是来自未来的小孩。”


小女孩哈哈大笑来问我:“他怎么那么说话?傻傻的。”


我告诉小女孩:“他还不懂你、我、他的意思。”


小女孩:“哈哈哈,我都懂,我五岁了!”


我:“好啊,你帮我再问一遍。”


我拉儿子手说:“来!妈妈跟你一起去和小朋友玩。”


我把儿子拉到小女孩面前,小女孩挺愿意当小老师的,挺着胸信心满满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儿子不说话。


我帮先回答:“我叫棉,是他妈妈。”然后眼神给儿子“到你回答了,你叫什么名字?”


儿子:“我叫XXX。”(说对了。)


我:“很棒,你问下这个小女孩叫什么名字。”


儿子想说又不想说,主动问问题是他现在的一个难题。


这时候小女孩说:“他好有趣。”


我:“谢谢你帮助我们。你真棒!”


小女孩说:“我们一起去玩吧。”


我拉着儿子:“好,走,我们一起去玩吧。”


于是我带着儿子开始玩小女孩设定的追逐游戏。


虽然只是追逐这类很简单的游戏,没玩多久儿子又自顾自玩他喜欢的其他游戏了。


但从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家长引导很重要性,如果无引导,就没有后面发生的一切了。


除了示范,我们也要保护孩子的安全,孩子无法独立处理所遇到的全部困难,我们不能否认在游戏中有时孩子会处于危险。心理学中有一条,幼年时受到的心痛受虐经历,如果没有得到成人的有效帮助,长大后只能接受心理的治疗或转嫁给其他人。


所以,有时让小朋友自己去解决问题,并不安全。


我的孩子曾被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严厉斥责,当时他只有4岁。当时只因小姑娘想占领滑梯,不让其他孩子上去。我的孩子什么也没干,就站在旁边笑着看着他,没想到小女孩竟言辞粗鲁地斥责他。


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凶的孩子,我过去把孩子拉到一旁,告诉小姑娘她不能这样做,滑滑梯是要大家分享的,小弟弟是需要你保护的,而不是责骂。也抱着儿子告诉儿子别害怕,妈妈在,我们可以玩其他的,那个小姐姐她做错了,我们要转身走开。


这件事说起来很小,但是却以小窥大。


想必大家也见过,两队小孩分成两个阵营,吵架、打架吧。正常孩子尚且会不懂如何正确处理情绪和事情,我们的孩子更有难以处理的情绪和事情了。


孩子不懂得怎么玩游戏,怎么和人玩游戏,那他就需要更多的帮助,如更明确的游戏步骤,更清晰的信息,更多提醒,更多激励,并安抚他们情绪、更多关注。还有最重要的,我们要用语言帮助他们准确地描述他及对方的行为,并表达情绪。


我们家长就是孩子的起步器、翻译机。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无数次的帮助,相信孩子就会自己简单应答怎么说了。

有的家长可能一听到别人说“他怎么那么说话?这个都不懂,傻傻的!”就放弃了,但先别急请看第三步。


第三步

放下身段,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


“放下身段”有两重意思,一是说大人最好蹲下,或者坐在地板上,让孩子可以不必仰视我们,这样才能达到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真正地玩起来。也不必把孩子说的话太放心上,他们都非常可爱,只是表达他们看到的。他们也非常善良,如果我们进行引导,他们可以得到其他孩子很好的帮助。


二是说,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我们得适应他们的方式,不管那个游戏在我们眼里看起来多么无趣。儿童心理和大人心理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横加指责,立马阻止,只会让孩子们感到很难过,负面情绪大涨,还念念不忘那个游戏,想方设法要去玩。如果我们加入他们,效果会很不一样。


打破自闭症孩子的社交障碍,妈妈带来三大法宝|大米和小米


有次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班看视力测试表,他并不懂,只是对数字感兴趣,就开始数上面的数字。


这时一个同班的小男孩过来给他讲解视力表怎么测试,一会走到视力表前模仿测试者,一会走到儿子身边说话,可是我的孩子只顾着数数字,不听那个小男孩说的。


于是小男孩开始沮丧:“啊,你怎么什么都不懂。”


我对小男孩说:“你真能干,懂这么多,能教一下阿姨吗?”


小男孩非常惊讶:“你也不懂啊?”


我:“是啊,好久没看了,都忘记了呢。”


小男孩又开始教,这时候我把儿子拉到我身边,对儿子说:“你看,你同学XX教你了,我们一起听。”


边听,我边重复小男孩说的话。小男孩听我懂了,很有成就感。我岔开话题问小男孩:“你懂得真多,谁教你的?”


小男孩:“我妈妈,我妈妈是验光师。”


我儿子听到验光师来了精神,他实在是太喜欢小猪佩奇了,开始背诵验光师那一集。


小男孩惊奇地说:“怎么他都会背?又只是背不和我说话呢?”


我:“我是XXX妈妈,他需要你们的帮助才懂怎么跟你们说话,但他记得很多很多动画片故事。你也说一个故事给我听好不好?”


小男孩来了精神,开始给我讲他知道的好多故事,各种能干云云。我当然是做个很好的听众。并拉着儿子的手要儿子停止背诵(虽然这不是每次都能停止):“你看,你同学教你是想和你做朋友,来,你们牵牵手。”


俩小伙伴牵牵手,小男孩突然来句:“老师说,XXX是我们的小弟弟,我们要多帮助他。”


听到这话,我眼眶一热,我眼前是多么纯真可爱的一个小天使啊。


我对小男孩说:“你真是个善良小天使,他很多都不懂,请你以后也这么耐心多多教他,帮助他。”


小男孩点点头,我让半懂不懂的儿子和他握握手,再让儿子说:“我们一起玩吧。”


儿子鹦鹉学舌的说:“我们一起玩吧。”


我去扮演那个被测试者,小男孩扮演验光师,虽然儿子搞不懂怎么测,虽然时间很短,但也是一次进步与全新的尝试。每一次接触都可以称为一种双向交流,什么都不做,就只能是单向交流。


在我的引导下,儿子开始跟着那个小男孩指左、右、上、下,虽然嘴里还是夹杂着他那验光师的故事。


这个讲解和扮演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们的游戏。结束后我和儿子说:“你看,原来和小朋友一起玩这么好玩。”

说这些我绝不是建议要不停地讨好孩子,不停地跟每个孩子互动。这样会太累,我们一天之间可以有一段时间,把你的工作和烦心事放在一边,跟孩子专心做一些游戏。


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父母心里的弦都绷得很紧,可能觉得,生活中那么多不得不做的事,已经把我的精力榨干,我根本没有余力去带孩子玩,更别说享受游戏和乐趣了。


如果因这个顾虑而无法走近孩子,那请家长们检视自己的内心,和别的父母聊一聊,找专业人士协助你,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才能帮到孩子。


不想面对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主动和孩子进行目光交流,主动把孩子抱在怀里,主动原谅孩子,主动真诚地道歉(是的,自闭症孩子也需要道歉,不管他们懂多少)。


拥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惩罚通常不会奏效。你的孩子可以等待,也可以原谅,但他们更希望你放松下来。让他们感受到一个快乐、经常对他们笑的父母。


在你非常累时,给孩子一个安心的微笑,哪怕只是好好抱着孩子,如果你不耐烦地推开他,说一句“干什么?”真的不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方式。


如果孩子对我们满怀笑意的呼唤没有反应,我们也不要退缩和逃避,我们要做那个不断主动去“巴结”他们的人。


总之,请记住,主动和孩子玩,带孩子玩,对所有孩子都终身有益。我们得做先导,因为他们不可能自己说:“我们去玩吧,我今天想克服我的恐惧……”


各位亲爱的家长,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孩子们的一生,让我们一起做那个给他们一生幸福的人吧!衷心地希望你和你的孩子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快乐!

(以上文字部分来自《游戏力》作者【美】劳伦斯科恩,《游戏力》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强烈建议所以家长和老师们多看几遍。)


点击查看往期分享:

由易到难,生活中我这样给自闭症儿子做泛化 | 大米和小米




编辑|春桃

图|花瓣网

主编 | 潘采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自闭症   验光师   妈妈   孩子   都会   小米   法宝   社交   大米   帽子   小女孩   小朋友   障碍   弟弟   情绪   主动   儿子   说话   家长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