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改变了什么?

《民法典》对自闭症患者和自闭症家庭有什么帮助?

《民法典》中哪些是我们自闭症家庭要特别关注的?


今天,我们来一一解析。

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1

什么是《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它酝酿多年,几经修改,终经通过。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60条,覆盖了一个中国公民的生老病死。


不管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还是生产经营,我们每天都在与民法打交道。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民法典》所有“用户”都将获得全面保护,让“人”成为法律的终极关怀。


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2

与自闭症人士及家庭息息相关的条文

《民法典》对自闭症人士、自闭症家庭有什么帮助?

我们来细看这几条:

1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此次为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立法,将避免再次发生湖北鄢成类似事件,否则依法追究当地基层组织的责任。


关于这条法律详情,请看:两会闭幕,湖北脑瘫少年鄢成离世后出台的救助方案写进了民法典!

2 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民法典》完善防止性骚扰、性侵犯的有关规定,认定标准更加清晰,在防止职场和校园性骚扰方面更具针对性,是我们弱势群体有利的保障。

性骚扰是除校园霸凌之外,家长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校园问题,无论男孩女孩,家长都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防止伤害出现。


2018年“两会”期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发布的《2018年儿童防性侵报告》数据显示:


遭受性侵的儿童中,7-12岁的占26.80%;12-14岁占31.87%;14-18岁占10.40%。


尽管数据如此触目惊心,许多父母在孩子面前还是谈性色变,总是很避讳,认为现在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就懂。可大量的案例无时不刻地提醒我们: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不嫌孩子小。


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身体力行为孩子撑起一片保护的屏障,更要从点滴做起,教育孩子躲避伤害,让孩子在危险不幸发生后懂得求助于监护人,儿童性教育宜早不宜晚。


3 遭受过性侵害的未成年人,成年后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

《民法典》中未成年人权益得到更大保护,对受性侵未成年人索赔的诉讼时效做了特殊规定,让法律的时间停步,等待勇气的成长。


很多未成年人遭性侵时,受限于自己当时认知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或出于恐惧,或出于不知所措,都没及时报案。


现在,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可以更好地打击性侵犯罪,支持受害者维护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权益。


4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为保障居有所定,《民法典》新设居住权制度,对于因婚姻解体、“以房养老”失去住房所有权的女性、老人来说,牢不可破的法律权利代替了飘忽不定的居住允诺。

5 完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适当扩大扶养人的范围,明确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以满足养老形式多样化需求。


《民法典》完善扶养协议制度,保障老有所依。扶养人一般是遗赠人的亲属、街坊邻居或者其他亲朋好友等,其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于遗赠人死后取得其遗产的权利。

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3

自闭症家庭需要特别关注——


遗产继承需要我们自闭症家庭特别关注。

遗产这个话题比较沉重,但它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特别是自闭症孩子家长,随着孩子的长大,不得不考虑“我们走了,孩子怎么办”的问题。

作为《民法典》重要组成部分,继承编共四章,既一般规定、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产的处理,共45 条。对现行《继承法》的规定作出了较大的改动:


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遗嘱形式和效力更加多样。


此次《民法典》继承编,新增加打印、录像等遗嘱形式,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将公证遗嘱与其他遗嘱形式列为同等地位,法律效力上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给予行动不便的立遗嘱人更多选择,让财产处分更真实、更便捷。


很多家长可能不了解《继承法》里的款项,如果没有遗嘱,即使是独生子女也无法完全继承父母房产,现实中就会出现传说中的七大姑八大姨依法分房子。


例如:


小丽是父母的独生女儿,父亲10年前去世,留下了一套房,原先登记在父亲名下。因为父亲去世时小丽还未成家,因此没去办理手续。


母亲今年过世后,小丽就想把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然后把户口迁进去。于是小丽拿着房产证和父母的死亡证明到了房管局,却没想到过户要求被拒绝。理由是,房产不全属于她一个人,需要和大伯,姑姑等分割财产。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狗血的剧情?


是因为小丽的爸爸过世时,小丽的奶奶仍然在世。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由于这套房子是小丽的爸妈的婚内财产,所以,1/2属于小丽妈妈,1/2属于小丽爸爸。小丽爸爸去世后,他的那1/2按照规定分为3份遗产,由小丽、小丽妈妈、小丽奶奶来继承。


而小丽奶奶去世后,她的那一份又属于小丽爸爸的兄弟姐妹们继承。


小丽家的继承关系如图:

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这个典型案例很好地说明了子女继承遗产存在的问题。

因此,父母在身体健康时立个遗嘱,能帮儿女省去很多麻烦。

▲增加遗产管理人制度,确保遗产妥善管理。


增加遗产管理人,对我们自闭症家庭很重要。现行《继承法》仅规定继承中存在遗嘱执行人,但是对遗嘱执行人的具体职责、权利等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缺乏实践可操作性。2021年1月1日后就不同了。

此次《民法典》继承编增加了遗嘱管理人制度,对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方式、具体职责、获得报酬的权利、未依法履行职责的民事责任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遗产按照立遗嘱人的意愿,得到妥善管理、顺利分割,更好地维护继承人、债权人利益,避免和减少纠纷。

编辑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家长,建议大家尽早安排自闭症人士未来的生活,尽早订立遗嘱,对自己去世后自闭症人士的监护、照料事宜进行安排。


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九条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自闭症人士家长可通过遗嘱指定的方式,先行为自闭症人士指定将来的监护人。


在财产安排方面,自闭症人士家长也可以通过遗嘱将遗产交由自闭症人士继承。若自闭症人士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父母可通过公证处托管或使用信托的方式,定期向自闭症人士的托养机构拨付款项。


必看!民法典出台这6项新政策,将直接影响千万自闭症家庭的未来


以上为我们为自闭症家庭梳理的《民法典》相关内容,随着法律的完善,我们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也更有法可依,也希望大家善于用法律的武器争取和保障我们自己和孩子的权利!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民法典“上新”!》。


-END-


作者 | 棉毛纱 一个脱发严重仍热爱生活的自闭症家长

编辑 | 春桃

主编 | 潘采夫

图片 | 源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自闭症   民法典   继承法   家庭   监护人   管理人   遗嘱   未成年人   新政策   遗产   权利   家长   父母   人士   未来   孩子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