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3)

点击蓝色链接可以查看:

用手机写作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1)

用手机写作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2)


关于我生病的那处,我在最开始写作初期有写过,由于简书锁文,以及我后来出书,有的文章就删除了。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齐帆齐微刊》所有的原创文章都记录在那里。《在我最绝望的时候,这三本书度过我最难熬的时光》有详细记录。

我不是突然一下就咯血那么严重,是已经拖了一个多月,那天到医院的时候,医生问我大概吐了多少血,我只知道说很多很多,后来我小叔他们估计说是250毫升左右。

那年(04年)正月,我刚到工厂不久,有一天厂里面的总经理让我们几个人到办公室,准备安排我们去加工厂做检验员,正在聊着聊着,我突然想咳嗽,嗓子很痒,当时就出了一点血。

下午去附近的诊所以及我们那个镇上的医院,都没有明确查出是什么,我也只是觉得可能是嗓子发炎了,照样和正常人一样,每天做十几个小时的活,直到一个月多后就发生上篇凌晨大量咯血的事情。

我从医院我回到厂里时,老乡们说那两个宿舍的人因为我的事情整夜都吓得不敢睡,可能都是第一次亲眼看到有人在面前咯这么多血。还有第二天有同事看到楼梯有点滴血迹。想想我也真是命大啊!自己大多时候倒是懵的状态。

也有人调侃这个病是“富贵病”,只要不做事,多躺着,吃好一点,散散步就和正常人一样了,是好吃懒做的病。

关于这段记忆还有一个深刻的场景,那是在老家桐城那个结核专科医院里遇见一对老人,那个阿姨是复合性结核,她的身体同时有其他病,药物之间是相互有促进的作用,治好了这个病,又会对另一种病形成伤害,比如我上一篇提到治疗结核的两种药是特别伤肝的。

记得医生拿着让老人一大堆的资料翻看着,包括所拍的片子,一些单子资料,他说了句:你这都治疗10年了,是从桐城县医院到桐城市医院了……”

所以一次性治疗成功是最好的结果,治疗好正常有效期是能管50年到70年,一旦形成复合性就很难治疗好,也是叫复发性结核,这已经同药物形成抗体,杀不死细菌了。更怕同时身体会有其他病,药物之间互爱互杀,能把人拖垮,比如上面说到的阿姨。

任何时候能有个好身体才是最好的资产啊!这是生病给我的最大启示,健康是1,其他都是0。写到这里,提醒自己明天继续长跑。

本人从小爱多愁善感,又加上在最美好的年龄里生病,这让我对生命,对人生,对苦难又有了更深的体验吧!

回忆过往,追寻我热爱文字的根源。顺便总结一下与写作的相关点。

2003年,我的宿舍同事芳,我们俩在厂里被人家称为“说话总是喜欢文绉绉的”。在大家眼里都应该是贬义词吧!

芳,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也喜欢读书读杂志。我们的宿舍在我们俩的带动下,墙壁上全部是贴着满满的字,有抄的杂志上的句子,有她自己练的书法钢笔字。

还记得我在纸上写了一段话贴在墙上,“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目标让我们相聚在一起……”

另一个宿舍的老乡曾说,你们宿舍的人真有意思,下班那么晚还在写写画画的,又不能当饭,又不能当菜吃,几年一过,还不都是一个村妇……

这应该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过。即便是村妇,我也是个有情怀的村妇呀!

2003年,下半年,芳整天盼望着有人打个电话带她去别的地方上班,脱离苦海。她舅舅在南京公司食品公司做总经理,她终于实现了去南京的梦想。但事实上她去那边过后反而并不适应,每天早上跑步各种扣钱罚款,一天身上要检查好多次头发呀。我们厂里当时如同温水煮青蛙,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也有很多快乐,比较自由,车间里可以大声说话唱歌,累了一起去海边转一下。

芳离开福建那个厂的时候,我们老乡们经常都和她通信,她说所有通信的人中小齐的文采最好,她每次发信都会数着日子,盼望着收信,或许那是单调枯燥匮乏生活里的一抹亮色与安慰吧!

现在我已经不记得到底写了什么细节,她说收到我的信后,她哭了好多次,想起了在一起的种种。

我今天能记得的只有主要点,写了我们共同喜欢收听的收音机节目《真情花园》那个主持人叫白帆, 她每天晚上10点半会讲一些情感故事,成长故事,总是插播我们喜欢的歌曲如张信哲的《信仰》《别怕我伤心》以及当时的流行歌曲。

这个节目是我们每天最大的期待,一边做服装一边听着收音机,也听过一些电视连续剧,如《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应该是很多工厂同胞当年的共同记忆吧!

那个节目每次的开场白都是“在不远处的海面,上有一条白色的帆船,静静地驶向心灵的彼岸……”。

女主持人的声音亲切而动听。有一次这个主持人在节目中讲到在厦门办线下听众见面会,我们非常想去,可惜还是舍不得耽误时间和车费没有去。

作为回溯写作之路来讲,当时每天晚上认真听节目,也是一种写作的素材积累吧!白帆主持人讲的都是很正能量,很有文采水平的一些话语。

那些年,我其实在河南漯河,河北的宽城,温州的茶山大学城的女装厂,温州鹿城区的黎明工业园。西安的大雁塔,高新区鱼化寨等。但是我写得最多的还是在福建。因为那是我人生打工的第一驿站。在那里流过泪,流过汗,流下我们的青春和欢乐。

我记得很多著名作家都说过类似的观点。一个写作者的情感地图在人生的前面20年前都已经形成了,往后余生都是在重复再重复,只不过有时候以不同的切入点去写而已,变换叙述手法。

如果是小说作者,作品里面的很多关键点情节都是这位作者在人生的前20年曾看见过,遇见过,经历过或者听过的场景。

当然,作者们不会把所有的苦和不幸放在同一篇文章里,比如我在27岁和30岁的时候做过两次手术,一个是半麻醉,一个是全麻,造成了我记忆力的衰退,这一块我就没想详细写过。

不过也不算太大的事,我至今仍然能好好地活着,感恩造物主!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热爱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有句话说:“挫折经历得太少,鸡毛蒜皮都当烦恼。”

今天小妹和我说,他们同事有一个留学过美国,澳洲的,家里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她穿的一双鞋子七八千,一个包包都是几万,但是她每天说自己过得很不幸福,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她说她妈妈过得也不幸福,小妹说她爷爷奶奶那一辈就比我们现在好N倍。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如此高起点,顺风顺水的人,却每天郁郁寡欢。

我小妹只要看到天气好,或者买了一朵花或者一点小事就特别开心,哪怕洗洗刷刷很有快乐感。金钱到一定的时候,它和快乐感并不挂钩。就如同朝鲜国家幸福感反而更强。

在我小妹的100多个同事们,大多数都是211,985的硕士毕业,她也是学历最低的,毕竟不是全日制统考生,但是她反而是活得洒脱,人缘也特别好。

现在我逐渐明白关注精神世界,不断修行自身,才是最重要的事。以前,总是羡慕高学历出身好的人,现在来看也不一定是这样。

能随时随地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强大的内心,让自己拥有幸福和快乐的能力这个最重要。

提到我小妹,其实她比我有上进心,她初中下学了,自考了大专,自考本科,自考了日语二级,做过小饭店服务员几个月,在福建服装厂呆过一年,浙江嵊州服装厂待过一年,上海日本料理店待过两年多,自学了日语口语,进入了日企做文员,同时按揭学费在上海世纪外国语学院,系统地学习日语,后来自考本科。也曾在外贸公司做过销售,做到公司的Top 1。

我这样写可能就是一段话而已,真正一边上班一边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事情。赶公交,周末又是学习,看书,刷题,更重要的还得谋生,算计着过日子。她还有段时间周三晚上报名学习办公室自动化电脑操作,所有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这并不是很轻易能做到的事情。

小妹和我是反的,她读书时喜欢理科,初中数学都能考100多分,在班上算是高分的学生,语文勉强及格那种。

年前有一个学员到合肥来出差,请我吃饭小聚,我说我妹妹在这附近工作,她说把一起喊来,多好呀!我一下能见到你姐妹两个。还有另一个文友也和我们一起吃过饭。后来她们私下对我说,小妹看起来很聪明,很有气质,特别有主见。

应该说是我小妹间接带我走上写作之路。她比较有自己的想法,胆子也比较大。我那些年都跟着师傅老乡后面,买票,坐车啥也不操心,我一个人压根不敢跳槽换地方,不敢有那念头。

小妹当年为了离开工厂,她从浙江(其实浙江那个厂比福建要好很多)一个人到上海,每一家每一户问店里可要招人,超市导购员,服装店的促销员之类,后来在超市里面上班认识了一个安庆老乡菇凉,经介绍到隔壁的日本料理店上班,能包吃包住能存得住钱,也安全一点。

她在日本料理店,每天起早学习英语,别人看她好学,有很多人愿意借书借磁带给她,她也一直比较爱读书,《读者》《意林》杂志之类。

这些过程一篇文章也写不完。微信读书软件上我的那本《谁的逆袭不带伤》写得更详细点。

不管是在服装厂还是营业员到后来的文员,销售员,事务所,她在所在的环境中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员工。外贸公司销售的时候能做到公司第一名,互联网公司曾做到区域八家公司的前三。

那时,她在上海,为了节省房租开销四个人合租在很偏的地方,周末休闲时间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其中的苦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很多无忧无虑享受纯粹的读书时光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15年下半年我去上海,她介绍我到她公司做销售,那是一家全国连锁网络公司,因此我接触了电脑,半年后接触了自媒体,我的电脑启蒙知识也是她教我的。

她初三后学期,我刚好生病从福建回家了,她虽然是老小,也没读什么书,在她同学中她是为数极少提前下学的人。

她后来回合肥,我也来合肥了,她说租房什么事都是她提前搞得好好的,她有时会唠叨下。想起来也真是惭愧。

觉得我们做姐姐的认知各方面帮不了她什么,她从15岁就完全靠自己独立谋生,甚至要照顾我们。我就笑着说,等我以后慢慢好了,多给你介绍几个律师案源,公司法律顾问之类。

在上海接触自媒体过后,我内心隐约觉得这可能是我未来的一丝希望,当时,我的部门经理也是安徽老乡,她能让我通过应聘,就是看我妹妹业绩做得好,她认为姐姐应该也很厉害,事实上我也做得也还可以。我在那家网络公司属于年龄偏大,学历最低的一个。

如果按照流程发简介我肯定是会被刷下来。那时上班的第一天,我坐在格子间,面前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人生里首次有了周末的工作,还和很多大学生坐在一起,那天晚上就写了个日记抒发一下情感,那种快乐感,特别强烈难忘。

我在业余写作的时候,有两个同事说,咱们公司中文系出来的人就有5个,你知道吗,某某经理都是中文科班出身,你都多大年纪了,你还这么天真,你知道中国一年多少毕业大学生吗?你是不是还有很多字不认识呢!你现在看的书,我们早8年前就看烂了……

听到这些话,默默无语,他们似乎说得也没错。

我经常把一些生僻字词语,一些成语贴在床头,每隔一周再换一批,如此循环。

我暗暗下定决心,早上起来早一个多小时,晚上晚睡半个小时,我记得我在简书第一篇上首页的文章是写海子的,另一篇写销售方面的文章。

……未完待续




用手机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3)

我二妹

用手机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3)

19年线下文友会


用手机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3)

19年:小妹和我

用手机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3)

左2是我:03年端午



用手机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3)

17年:思维导图



用手机写作5年,实现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1)

【如何用手机写作300万字到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成长之路?(2)

点击蓝色链接可看完整文章。

齐帆齐: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协成员。自媒体人,自由写作者。公众号(齐帆齐微刊)

当当、微博认证作者,新华访谈网签约作者。百度问答和掌阅签约作者。多平台人气作者。文章曾发《人民网》《哲思》《皖江在线》《女友》《青年文学家》杂志报刊等。

《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于19年1月全国上市。编著《遇见梦想,遇见花开》2020年面市。第3本实体书正在创作中。

《谁的逆袭不带伤》等四部电子书已在全网上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桐城   乐感   作者   村妇   日语   福建   厂里   结核   上海   小妹   宿舍   节目   自由   人生   文章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