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2021年4月17日,《泰晤士报》发文报道称,在中国设有分校的英国私立学校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原因是担心中国收紧国际教育相关政策,从而损害英国学校声誉。


泰晤士报:英国私校从中国撤退(beat retreat)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报道称,中国教育部3月发布了全新课程评估要求,规定只要学校里(包括双语私立学校在内的国际学校)有中国学生,就须安排全国统一的必修课程


对此,英国议员和教育专家表示,在华的50所英国私校的授课内容可能会受限,一些私校因此正在寻找在越南埃及开设分校的机会。


比如,在中国成都和青岛设有分校的墨尔文学院(Malvern College)就准备与埃及的一家公司在当地共同开设一所新学校。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英国The Good Schools Guide的编辑Juliet Fairclough也评价说:“很多英国学校甚至都不愿承认自己在中国有学校,因为这样做声誉受损的风险很大,而且私校对那些中国分校没有太多控制权。”


与此同时,《泰晤士报》引用南安普敦议会议员,独立学校全党组织主席Andrew Lewer的话称,英国私校离开中国是明智的。


他说:“我对5~15年前通过办学或获得许可进入中国市场的私校深表同情。鉴于目前的情况,从我的角度来看,从业务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有问题的,而且是冒险的。”



如何解读这一报道?情况属实吗?


事实果真如此吗?作为重点关注英国投资和教育的公众号,我们之前其实发过好几篇关于英国私校在华井喷的消息,并整理了相关名单和数据,相关链接如下: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总共已有至少52家英国私校开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相比2019年底的统计数据(36家英国私校),增加了40%。


未来几年,英国私校还计划开设40余家新校区。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2020英国私校地图


其中,仅2020年一年,就有至少16家英国私校在中国建成开业;16家具体分布如下: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2020年投入使用的英国私校(部分)


以下是英伦投资客制作的2020年在华开学的英国私校盘点: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这样看来,情况似乎和《泰晤士报》最新发的报道并不一样?


针对这一情况,不少英国读者直接就在《泰晤士报》该文评论区留言,不少留言可谓一针见血。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一位名为On the beach的网友就留言称:


“Beating a Retreat”真是个空洞的标题。”


一位议员和一位指南的编辑声称私校在中国办学是一件坏事”,这句话并不有力,但却是对这篇文章的准确描述。


“Beating a Retreat”意味着离开,然而该文中的一个事实指出,2020年有14所英国私校在中国开分校,这并不意味着退出啊......


无论人们对中国有什么看法,像这样误导人的头条新闻并不能增加报道的公正平衡,而公正平衡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而宝贵的标志,这正是使我们脱颖而出的东西。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另一位名叫Chris Frankland的网友则说:


退出中国市场?有例子吗?只不过是《泰晤士报》误导性的反华宣传。


实际情况是,英国私校在中国运作得很成功,大多数都有良好的声誉,并吸引了很多高水平的学生,既有本地的,也有外籍的,和他们在其他东南亚国家办学情况并无二致。


《泰晤士报》发表这种危言耸听的报道,无意中给英国的声誉造成了伤害。


此外,新闻配图和标题一样具有误导性,那不是一所国际学校。据我所知,这样规模的班级在国际学校是不存在的,即使在疫情期间他们也会严格保持社交距离!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此外,还有一位中国教育界的专家近期对此事做出了评论,他表示未听闻任何英国私校打算要撤出中国,并认为英国私校“尝到了在中国赚钱的好处,不会轻易撤出中国。”


可以看出,即便是大报《泰晤士报》,其实也并不了解英国私校在中国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关于《泰晤士报》提到的因为安排全国统一必修课程而影响私校教学的情况,通过“双轨制”的做法就能很好规避。


以上海的惠灵顿公学为例,这所学校就在中国采取了两套运营模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索性就开了两个学校,一个叫惠灵顿,另一个叫惠立。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具体来说,惠灵顿招收的是在华持有外国护照的学生惠立则可以招中国籍学生,即属于如今公民统招下的民办学校。惠立和惠灵顿的一些师资是共通的。


对于惠立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中国必修课程,到了高年级阶段可以选择就读A-Level或者IB,对于惠灵顿则不需要满足学习中国必修课程的要求。


英国私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真相是?


惠灵顿(中国)双轨制的做法,最大程度上符合了中国的国情,又解决了《泰晤士报》提出的难点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实际上,除了惠灵顿,其它英国在华私校采取的基本都这样一种双轨制的运作模式,哈罗和哈罗礼德的关系亦是如此。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总结来说,《泰晤士报》提出的“英国私立学校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的言论,事实上并没有太多论据,毕竟既然已经用惠立这样的新品牌满足了相关规定要求,就已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惠灵顿本身品牌的影响了。


从数据上看,即便是疫情之下,英国私校在中国仍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去年就新开了16家分校,未来几年还要再开40多家,并未明显看到撤退之势。


换句话说,英国学校本身从利益角度考虑,肯定是希望进一步扩张,只要不受到明显的外部限制,这一势头大概率还会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英国   惠灵顿   中国市场   哈罗   英伦   双轨制   泰晤士报   井喷   疫情   分校   中国   声誉   真相   课程   情况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