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详解,新生儿家长们注意啦

黄疸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新生儿科单病种住院最常见的疾病。

大多数新生儿宝宝都会出现皮肤和眼球微微泛黄的现象,这就是新生儿“黄疸”。

刚出生的宝宝是全家人的心头肉,而宝宝出现黄疸 ,常常让新爸爸妈妈们手足无措。关于“黄疸”,这些知识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知道!

一、黄疸是怎么来的?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在出生头几天里要是宝宝吃到的母乳量不够,就有可能造成黄疸。因为如果宝宝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分,可能就无法通过大便清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

“黄疸”详解,新生儿家长们注意啦

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持续两周就会好,但如果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的话,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是宝宝体内过多的胆红素被释放出来,这些多余的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损伤宝宝的脑组织,影响其智力发育。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分别有什么特点吧!

1.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①在宝宝出生后2~3天后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②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

③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④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黄疸”详解,新生儿家长们注意啦

2.病理性黄疸特点:

①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②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

③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④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

⑤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

“黄疸”详解,新生儿家长们注意啦

三、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得了黄疸?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则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判别方法为:

1. 用手指将躯干部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

2.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四、黄疸如何治疗?

如果只有脸蛋、脑门上出现泛黄,且无其他不适症状,则一般较轻微,基本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可以多晒太阳,能辅助退黄。

照射时注意几点:

1.在阳光充足时隔着窗玻璃给宝宝照射,可以充分暴露身体皮肤,接受更多阳光照射,注意不要着凉;

2.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会阴部;

3.根据日照强度,一般5~10分钟变换一次体位,时长为20分钟左右;

4.若2周后黄疸仍不消退或增加应迅速到医院检查,确诊病因。并且照射常会让宝宝觉得热而出汗,对于回家休息的宝宝,家长也要注意遵医嘱给他补充水分。

“黄疸”详解,新生儿家长们注意啦

五、黄疸如何预防?

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孕妈产前用药要慎重,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护,以免胎儿发生窒息和产伤;生后注意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当提早喂养。

若已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

六、出现黄疸需要中断母乳喂养吗?

听说黄疸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因此很多宝爸宝妈会特别着急,总想着通过药物快点让宝宝退黄。

其实,坚持母乳喂养或是光疗都比用药更有效!宝宝出生后愈早愈多的母乳哺喂,有助于加速胆红素排出,预防早发性黄疸

即便是因为母乳而引起黄疸的话,也不必中断母乳的哺喂,除非指数高到需要换血的地步,可暂时停止哺喂母乳两天,等黄疸消退后再重新喂母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黄疸   新生儿   胆红素   早产儿   躯干   母乳   病因   详解   体内   生理   理性   爸爸   皮肤   发生   妈妈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