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自杀,呼吁父母持“合格证”上岗

近日,成都四十九中一名16岁学生小林坠亡事件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是一个悲剧,学校,官方,死者家属各个层面的声明在一时之间与具有正义感的网民、具有舆论引导能力的媒体、别有用心的势力都被卷进了互联网汹涌的流量中。截至目前,调查通报称坠亡学生小林是出于个人原因而轻生,排除刑事案件。

最新官方消息称该生家属对调查结论无异议。警方在在调查中也公布出了监控画面,还原了小林在坠楼事件之前的足迹。视频中,警方将小林经过的地方给出了详细的证明。小林在走过走廊后曾经走到过水房,并且在水房中用刀子划伤自己的手腕,随后又走到坠楼处,而这里,恰好是监控盲区。随后小林放弃生命坠亡。

孩子会自杀,呼吁父母持“合格证”上岗

小林自杀前的自残行为也令人痛心,很明显,小林已经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是却无人知晓,家长更是不知情。就连小林入学之前的心理测评结果都是“心理健康状态良好”。这是一件很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小林为什么会走上自杀这条路?据报道称,警方曾调取小林生前的聊天记录,其中表露出自我否定、多虑情绪,在与同学的聊天中谈及:“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官方通告中也提及,“成都四十九中学在学生心理关爱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孩子在家长面前表现的活动外向,品学兼优。在同学面前却表现的性格内向,行为举止怪异等,反差很大。并不能说明家长没有问题!

在每一位父母眼中,孩子才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没有看到孩子真实的一面,可能是父母只关注了成绩。认为成绩优异就不需要再操心了。

实际上,这样的父母是非常不合格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里远远比优异的成绩强千倍!

近些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类似此类事件的自杀、自残式悲剧时有发生。随着学业的压力的增大,社交环境的影响,学生自己没有足够自我调节的能力等等,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陷入抑郁症、躁郁症等心理疾病困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青春期处于儿童期和成人期的衔接阶段,这一阶段的身心健康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三观。

孩子会自杀,呼吁父母持“合格证”上岗

家长是距离孩子最近的,也是能最早发现孩子异常的,应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可是当下很多父母并不具备这样的心理能力,不具备理解孩子与正确示范的能力,再加上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急功近利,剥夺了孩子社会发展的机会,很多孩子的协调沟通能力与逃避和拒绝挫折的态度就能说明这一点。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去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提出建议:“家长”也要上课,拿“合格父母”证书。很多网友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做家长的也要学习,除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学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父母   孩子   合格证   成都   心理健康   家属   优异   学业   警方   家长   成绩   能力   事件   心理   官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