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一定要给孩子建立的「七条常见规则」

1️⃣学会拒绝别人,学会说“不”。每个人都有拒绝别人的权利。


2️⃣道歉,学会要求别人向自己道歉。做错事就要道歉,不管成人还是小孩儿。


3️⃣请归位(哪里拿的归位到哪里去)

案例1 :当我们第一次帮助孩子建立归位规则时。我们需要做到语言和行为配对——又称为身体语言。

3岁以下的孩子要通过感觉,感官,肢体来进行吸收和学习(模仿的阶段),他对语言本身这种理论性的东西是没有概念的。

我们可以说“宝贝,请你像我这样做”然后给孩子示范归位物品的正确方法(应该怎么拿,放在哪儿,怎么放)

或者说“请归位”然后握住孩子的手一起完成归位的行为。


注意 :每一次使用完物品后,归位时都须按这一标准语言的顺序提醒孩子归位。不断重复这一做法。


案例2 :当我们发现孩子没有及时归位,我们必须马上提醒。

答 :“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请归位”


案例3 :当孩子能马上调整好自己的行为,把东西归位,我们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答 :“工作结束后,你能及时把东西归位,做的非常好”或“我非常喜欢这个优美的环境”


4️⃣粗鲁的语言,粗俗的行为不可以有(发现孩子有粗鲁语言,粗俗行为时必须及时提醒)


案例1 :A对B说“你是一个大屁股”。

答 :“这是粗俗的语言,不可以有,请你向她道歉” ?


案例2 :A推了或打了B

答 :“这是粗俗的行为不可以有,请你向她道歉”


案例3 :孩子把书架上的书全扔到了地上。

答 :“这是粗鲁的行为不可以有,请归位”


(发现孩子有优美的语言,优雅的行为时,需要我们及时给予赞美和肯定)


案例1 :说“谢谢”“请问。”....

答 :“这是优美的语言”或“我很喜欢听你这样说话哦”


案例2 :排队,或主动帮助别人。

答。:“这是优雅的行为”或“宝贝,我很喜欢你现在这个状态”


5️⃣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孩子有权力自由支配自己的物品)


案例1 :当孩子正在或想拿别人东西时,成人应该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答 :“这是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或“你应该征求XX的同意才可以拿”


案例2 :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物品时应及时给予提醒。

答 :“这是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或“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请归还给XX”


案例3 :当发现孩子可以及时控制自己,没有随便拿别人东西,应给予肯定和赞扬。

答 :“XX你征得别人的同意,才拿别人的东西这样做很好”


案例4 :公共物品的使用

答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


6️⃣不可以打扰别人


案例1 :发现孩子有打扰别人的行为时,成人必须及时给予提醒。

答 :“不可以打扰别人”


案例2 :当孩子被打扰时,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打扰。

答 :“我在XX,请你不要打扰我”

“你打扰到我了,请你向我道歉”或“请你离开”

“你打扰我们谈话了,请等待”


案例3 :当我们发现孩子能控制自己没有打扰别人时,我们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答 :“你能在一旁等待,不打扰别人,这样很好”

“你能尊重别人工作,不打扰别人,这样很好”

“你虽然打扰了别人,同时也主动道歉了,这样做很好”


7️⃣请等待


当孩子需要成人帮助,而成人当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答:“请等待一下,我还需要五分钟”(明确时间,例如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人时   粗俗   粗鲁   优美   成人   优雅   主动   正确   规则   常见   案例   物品   东西   语言   宝贝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