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使用哲学理论系统理解来解构日常生活的冲动?》

学以致用是理所当然的好事,甚至是人自己都阻止不了的自然反应。

而因为学得浅,学以致用会出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坦白说,就算学得深,学了几十年,学到了博士毕业,“错误适用”也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谁有所谓“学得对”呢?

现在的问题是,左右都是错,精准的度你掌握不住,你要怎么办?

这要害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当你肯定会犯错的时候,选择犯一类特定的错,而不要去犯另一类错。

去犯正确的错误

这是指什么?

第一,刀口向内

如果你已知自己的刀会偏,刀口向外偏,割到的就是别人,刀口向内,割到的是自己。

你自己本来就有责任为你自己的判断错误负责和承担后果,所以你虽然错了,但却是一个于人无咎的错误。

第二,注意权柄。

比如你是个医生,你的职责就是在病人身上动刀,你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你当然会偏,但来找你看病的病人,是清楚明白自己必须冒这个险的——综合成本、效果、风险,赌你的判断力好过缩在家里等恶化,好过花大价钱买名医一个漫不经心,好过气若游丝的包车跨省在路上赌命大,好过哀号流血等天亮别的医生上班。你手里有授权,那么你尽力而为,你仍然会犯错,但是这是天意的一部分了。

你自己的公司,你可以根据你的哲学理解定规矩、定计划。你是打工的,你要老实去配合上司的决定。确保你做的事情是你有权做的,那么你犯的错误就是你有权犯的错误。

既然是有权犯的错误,也就不成其为错误的错误。

当然,错误还是要纠正的,你有权犯,不代表明知道错了也无动于衷。

第三,注意从权的必要性。

什么叫从权的必要性?就是常规的请求授权渠道不通、情势所逼你必须有所行动,没法请示、没法商量、就落你脑袋上了,有权没权都是你了,知道不知道、懂不懂,都是你了,就算你搞错、也总好过没有人做任何干预了。

你可以从权,这时候你有从权处置的必要性。

但是这么说吧——不要因为你是从权,就认为你可以不受审判和质疑。

是的,你不应急,可能死一千人,你应急了、你不是神仙,还是死了十个人。

当这十个人的亲人骂你的时候,不要用“我没办法”主张无罪。

法庭会判你无罪——准确的说,是会免了你的罪——但是你自己不要主张你是无罪的。

是的,这是个非常操蛋的事,但只有你是这个谦卑的态度,才能真正的在这个世界的潜在规则里被实在的宽恕。

否则你这个“我不服”就会陡然提升你失误的罪恶性。

这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而是凡支持你这个“不服”的社会,都会直接陷入无穷尽的自称“不得不从权”的王八蛋胡作非为而造成的绝境。

这类社会自己都崩溃了。你所在的这个既然没崩溃,你想明白没有?拿脑袋试它到底是什么观点明智吗?

某种意义上,这是上帝亲手下的附加条件,你抱怨人类对从权者不公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注意谦抑性,也就是充分考虑你判断的后果的可逆性、可补偿性、规模可控性。

当你不能不冒险下结论,注意尽可能去选那些结果可逆的(比如把一团面捏成了圆的),而不是不可逆的(比如把人家镜子敲了);可以有得补偿的(比如只是造成了一些有违约赔偿约定的现金损失),而不是无可补偿的(例如把人家爷爷的骨灰搞没了);规模可控的(例如私下沟通),而不是规模不可控的(例如十字街头大广播)。

你自己心知肚明自己做出的判断总是有偏差的,你怎么可以不主动的去管控自己行为后果的规模?


这里只列出了四条,其实具体条目还可以列很多。

它总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宁可错误的仁爱,宁可过于宽容,宁可对自己不公,也不要错误的迫害、过度苛刻、对别人不公

一字记之,曰“仁”


你当然会错、一定会错、而且永远会错。

往左错,你就错对了,

往右错,你就错错了。


错得对,就是人类能做到的正确的极致。


作者:HJ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全知全能   刀口   学以致用   不可避免   必要性   不公   无罪   可控   病人   冲动   脑袋   上帝   后果   哲学   正确   错误   规模   理论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