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校长妈妈的自述:女儿4岁起,我就听她的


一位校长妈妈的自述:女儿4岁起,我就听她的


让孩子独自判断,并尊重孩子的每个选择

因为没有老人可以帮忙带,我女儿很小就进了幼儿园。到大班毕业时,本来按照年龄她还应该再读一年,但是她不同意,一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小学。

我没有武断地回绝女儿,而是请了三天事假,带不到5岁的她到小学去旁听了三天,然后让她自己判断是否可以上小学。

这三天里,我们旁听了每一节课,把小学生的生活都过了一遍。三天后,她很坚定的说:我要上小学!

那时候,不到年龄走个后门还可以进去,所以我就尊重她的意愿,让她上了小学。

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她是学得最好的,因为这是她争取来的,是她的选择。这样,在不到5岁的时候,她就学会了独自判断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升初中时,我仍旧让女儿自己选择,是去民办学校还是对口的公立学校。她到对口公立学校看了一次之后说:“我喜欢这个学校。”我说,好,喜欢就好。

从女儿4岁到今天,我一直坚持一句话:我尊重你的选择。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争执,最后要么家长听孩子的,要么孩子听家长的。当孩子什么都听你家长的时候,那就出问题了。他会觉得,我的人生是你帮我规划的,那你就替我走下去吧。

人们总是说孩子“开窍”了就要学习,其实几乎每个人在学习期间都有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内容:先是发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才是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

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孩子就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从心底涌出,那情形就是很多人说的“开窍了”。

让孩子学会承受选择后的结果

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女儿读初中时,我带她到上海很多高中去转了一圈,让她看看希望将来进哪个学校。最后她说,“妈妈,我要考上海中学,因为上海中学漂亮。”

因为这个目标,初中最后一年,她的成绩突飞猛进,但我个人判断要考上中还是有点危险。中考填报志愿时,我建议她填报上师大附中,但女儿坚决要报上中,我尊重了她的意愿。

成绩揭晓,她因为两分之差与上海中学失之交臂。

虽然她最终也进入了心仪的曹杨二中,但有时仍有些遗憾:“如果当时零志愿不填上中,什么学校进不去啊!”这时,我告诉她:“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做对的事情,但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并且是经过思考的选择,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就像开车在高速公路上选择了一个岔口,就只能按照这个方向开下去。哪怕就是错了,也只能在下个出口再做调整。即便孩子的选择最后是走了弯路,甚至走了回头路,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毕竟多了一份人生经历。

后来女儿进大学选专业、出国读研都是自己做决定,自己去操作。

我也曾经担心她的一些选择。比如她曾想进入传媒行业,我知道传媒业非常辛苦,但收入和社会认同度都不高。我和她沟通了好几次,但她态度坚决。我也接受了,于是和她一起设定了未来的路线图。

后来,女儿自己到传媒公司实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改变了主意。我也尊重她,并继续积极和她一起调整、设计新的职业路线图。

要维护老师和学校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我每次家长会都会跟家长谈到这一点。这不是我作为校长护着老师,而是因为:孩子不会从他不喜欢的老师那里学到任何东西——这是初中这个阶段的非常明显的特点。

家长要想明白一点:学校是孩子每天要去的地方,家长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替代所有学科的老师。即使对老师有意见,也不要让孩子看出来,可以背着孩子和老师沟通。

我女儿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很顽皮,总是闯祸。那个期末拿到成绩报告单,女儿伤心得直哭。原来老师给出的五行评语中竟然没有一句肯定,全是批评。这是做了14年班主任的我看到的第一份奇特得让我终身难忘的评语。

晚饭女儿吃得很少,临睡前还问我:“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呀?”

那一夜我和丈夫都失眠了,我知道女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失去自信了。

我连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孩子,你见过磨刀吗?把刀放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很疼,可是他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他才能变成一把好刀、快刀。你想变成这样一把好刀吗?那就要经历磨砺!

“你睡觉之后,妈妈已经和老师通过电话了,老师说,今天的评语就是能把磨刀石,就是要让你去接受反复的磨砺。当你把评语上的缺点改正之后,你就会是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刀了。”

我用这封信把老师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挽救了回来。接下来我又和女儿谈了很多,帮她重塑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她还给自己写了很多虽然稚嫩却也中允的“评语”。

到今天我还是非常后怕,如果当时我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结果会怎么样。我也常常以这个故事来鼓励我们的老师要多几把衡量孩子的尺子,多让孩子感觉到成功。

帮助孩子拥有梦想

女儿小时候,我很想让她学钢琴,但我不是买来钢琴让她学,我用了个小小的“计谋”。

当时我班上有个学生钢琴弹得非常好,我带女儿去她家玩,请她弹琴给女儿听。

听了几次,女儿终于忍不住了:“妈妈,我们也买个钢琴吧!”

我说:“钢琴很贵啊!”

她说:“可是我真的很想要钢琴。”

我又说:“弹钢琴很苦的,你问问姐姐有多苦?每个星期都要弹,还要到老师那里去还琴。”

女儿面露难色放弃了。但过了几天,她又忍不住了:“我真的很想要钢琴。”

在女儿的一再恳求下,我才买了钢琴。因为是她自己提出来要弹的,所以她学琴的整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费过心。

女儿曾经说:“你最大的优点是一直尊重我的选择。因为有了选择,我就有了目标。我就会朝着自己的目标走。”

父母要帮助孩子拥有具体的未来梦想。孩子拥有了梦想,要引导他们相信这个梦想能实现,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行动,这种行动就会赋予孩子进行自我开发的积极“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女儿   妈妈   路线图   评语   自述   上海   校长   钢琴   家长   初中   成绩   目标   老师   梦想   孩子   小学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