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不是多花钱,而是做这件事


最好的教育,不是多花钱,而是做这件事

正好今早在地铁上刷微信,看到作家格十三一段文字,真是写到我心坎里去了!她把家长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看完不由有些小得意,下一秒又深觉任务艰巨:儿子尚未成才,爹娘仍需努力。
娃1岁半时,我(咬咬牙)给他报了一家知名早教机构。
一方面是给帮忙带孩子的老妈减轻些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存了学习的心思,想看看专业、科学的早教是怎样的。
很多爸妈对蒙氏教育肯定不会陌生。这是一套由意大利女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创立,并以她的姓氏命名的教育方法,是全世界,包括咱们中国最受欢迎的
幼教理论之一。
蒙氏教育法,如此受追捧,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注重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秩序感和自律性,以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终生自主学习者,帮孩子把学习变成一种心灵习惯和思维方式……
曾经有人简明扼要地形容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那就是,孩子不再说“爸爸妈妈帮我做”,而是说——爸爸妈妈,请你教会我,然后让我自己做!
想到作家周桂伊的感慨: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没有穷或者富的父母;只有舍得花时间陪伴和教育他,或者天天打着挣钱口号漠视他的成长的父母。
这些年,越是深入了解蒙氏教育,我越意识到,真正重视早教,并不是单纯地去依赖早教班或幼儿园,而是家长从日常生活中改变。
我们在家陪娃的时候,只要摊开书,甚至不需要借助什么特别的道具,就可以和孩子玩起来。比如:
通过不同切三明治的方法,让孩子明白解决问题有许多方法;
通过贴冰箱贴和小便签,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通过摆放晚餐时的餐具,让孩子理解物品和数字的关联……

在孩子2-10岁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全程使用!孩子不抗拒,爸妈很开心,亲子感情也得到了高质量的促进。
蒙台梭利教育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体验中产生属于自己的智慧。
想让孩子喜欢学习,就要让学习成为日常生活、游戏、家庭时光的一部分。
比如《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中,将教会家长如何把数学当成一种日常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耍,用行动促进理解。
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就能让孩子理解“4”这个数字。
先带着孩子用空白的图画纸,做一个关于“4”的书。然后,一起想一想,生活里哪些东西和“4”有关?4条腿的马,4个轮子的车,4条腿的椅子……我们在这本“4”的书里,把它们画出来吧!
这个过程中,数学能力的锻炼只是最基础的,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孩子的热情,在投入的玩耍、聊天、体验中,让孩子喜欢学习,并且
擅长在生活中完成学习。
如果孩子两三岁,你就可以找一个小物件,和他一起探讨:这是什么?
当他再大一点时,就可以讨论更多话题:它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需要它?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
利用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电视、书籍、交流、购物、上网,甚至是衣橱,都能开发出数百项活动,帮助孩子学习社会知识。
这些有趣的小游戏,会帮助孩子接触到历史、地理、艺术、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会增进家长同孩子之间的关系。学习,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一直觉得,平凡普通的父母,如我如你,在孩子的教育上,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父母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有可能照亮孩子的人生之路。所以,我们必须比孩子成长地快一些,再快一些,才能准备充足,游刃有余地面对他们的成长。
托马斯·爱迪生曾盛赞:“蒙台梭利教育,将照亮孩子的未来。”
如果每周一两次的蒙氏早教课能够给孩子带来改变,那么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爸妈,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持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爱迪生   玛利亚   托马斯   明治   小游戏   教会   层次   爸爸   家长   父母   作家   数学   孩子   方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