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试题202114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的义务( )( 常考)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C.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D.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答案】D

【解析】D项属于教师的权利。

22.娜娜的父母离婚后,娜娜出现紧张、退缩等情绪行为反应,并伴有出汗等生理反应,这是( )

A.抑郁

B.心理应激反应

C.挫折

D.心境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娜娜是由于父母离婚这一生活事件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故B项正确。

2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D

【解析】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对教师劳动长期性的最佳阐释。

24.从一个暗的地方到有阳光的地方,眼睛会感觉到刺激,但一段时间过后刺激会消失,这种现象属于(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联觉

D.视觉后像

【答案】A

【解析】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观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25.在教育调查研究中,选取调查对象首先需要( )

A.了解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对象的基本属性

B.明确进行教育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C.明确该调查课题是否有新颖性、可行性

D.明确该课题是否有进行调查的必要

【答案】B

【解析】调在对象的选择首先受制于调查课题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同时还受到调查类型的制约。

另外,由于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定要根据课题作严格限定,保证所调在的对象不超过所要调查的对象总体及其属性。( 具体内容参见装娣娜上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6.提出“活教育”思想,推行“活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黄炎培

D.陈鹤琴

【答案】D

【解析】陈鹤琴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并致力于推行“活教育”实验。

27.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等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讲述法

C.讲演法

D.讲读法

【答案】A

【解析】讲解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的教学方法。

28.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种观点说明了( )的重要性。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答案】A

【解析】略。

29.以下不属于师德范畴的是( )

A.热爱学生

B.精通业务

C.严于律已

D.热爱教育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具备三个条件:( 1)它必须是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通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 2)它必须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显示教师认识与掌握职业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 3)它必须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教师的内心.并能时时指挥和影响行为。A.C.D三项都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30.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A.为人师表

B.言出必行

C.团结协作

D.举止端庄

【答案】A

【解析】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V”或"X”。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依法执教的主体是政府和学校,与教师关系不大。( )

【答案】错

【解析】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32.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人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允许有任何延迟。( )

【答案】错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人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33.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

【答案】对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34.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个人行为,建立在个人意志的基础之上。( )

【答案】错

【解析】从学校荣誉来看,任何学校教师的一举-动都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同学校集体荣誉、教师群体形象密切相关的。

35.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这说明教学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易错)( )

【答案】对

【解析】教学方法虽然受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在一定年龄阶段上的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它一旦形成之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其表现有:( 1)可以反过来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起极大的反作用。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大不一样。( 2)它并非简单随着不同的社会变革和世界观而变化。而是相对稳定的,具有自身的规律。( 其体内容参见王第三主编的《教学论稿》)

36.奥苏贝尔强调教学中的“先行组织者”,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 )

【答案】对

【解析】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37.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体现。( )

【答案】对

【解析】略。

38.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其最大的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 )

【答案】对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

39.“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意思就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

【答案】错[解析了慎独“既是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修养方法。用我们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独自一人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则,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40.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人自己的价值体系中,说明其品德发展到了认同阶段。( )

【答案】错

【解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r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和内化。

内化阶段,指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这意味着把外部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行为归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成为自己态度与品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参见莫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三、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

内。错选、少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41.信息技术手段正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哪些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结果( )

A.微课

B.慕课

C.翻转课堂

D.磨课

【答案】ABC

【解析】磨课就是某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磨课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结果。故不选D项。

42.教师职业道德所含有的价值意义包括( )

A.传播价值

B.教育价值

C.道义价值

D.文化价值

【答案】BC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为道义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教师   目的   为人师表   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职业道德   试题   教师职业   道德   对象   观点   答案   价值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