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家长了,有时候连老师都不太了解全国各个大学

那个年代的大人,上过大学的又有几个呢?能把娃送到一本都不错了,谁还关心具体内容,详细去了解全国各个大学的专业情况。

学生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呢?为什么学生物的就不如学计算机的?什么叫好专业?大多数人根本弄不清这个吧。

喜欢什么专业,对于高考完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滑稽的问题,喜欢是要建立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就比如北大那个学考古的女孩,她至少知道樊锦诗,肯定也知道敦煌的壁画和别的古代文化,在这个之上的兴趣才是兴趣,但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兴趣,所以只能选择不那么犯错的专业,比如计算机或者金融。

我觉得家长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必须想明白,自己将来的志向!是准备做研究员,走学术专研之路,也就是考研是基本操作,还是目光盯在一个好工作,比如公务员,比如,医生,老师等。

如果是前者,首先是专业兴趣,然后在985、211里面选择适合的学校,所谓适合的学校,就是学校该专业在全国属于顶尖水平。

如果是后者,那就更简单,比如什么海事,警官,师范,电气工程以及医学专业学校,重点是看学校的分配率。

当然,大部分人还处于要个好文凭的境界,只要是985、211就很牛的地步,不过这样子将来毕业后,择业也面临很大的困境,所谓的北大卖猪,硕士没工作,都是因为选择专业的问题。

别说家长,有时候连老师都不知道,我读本科返校曾在火车上遇到过两个家长,第一个家长的孩子比我岁数大,是我市钢铁厂的,说孩子考分很高,本来想报中科大的结果听老师的报了北科大,去了才知道是自己行业的学校改名的,其实北京也有中科大只不过只招研究生;第二个家长的孩子比我岁数小,考分也很高上的东南大学,和我说开始不知道东南大学在哪里,听高中老师说在福建,因为感觉考得不是特别好离得远可能没啥人报所以就报了,其实福建有个东南电视台是真的,不过他也没亏,当时东南大学第一次在河北招生,报的人确实很少,之前东南大学不在新疆西藏内蒙古河北吉林招生,我也不知道为啥河北吉林和这仨混到一起去了。

我当年高考志愿选了天津大学,当时不少人都以为是二本,最后录取榜公布出来,我去拿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听到两个家长在那嘀咕,说怎么这么高的分上个不知名的学校。事实上就是我们那地方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不知道天津大学其实是985、211重点大学。

编程操作系统不是计算机系的日常,而过柱子差不多就是化学系的日常了。中学生了解的计算机是写程序,写程序,写程序,到了大学确实就是写程序,写程序,写程序;中学生以为的化学是看溶液,看结晶,看沉淀,到了大学是过柱子,过柱子,过柱子。

希望别人爱好,就给人看到真实的东西,这样才是真的爱好,不要搞“包装图片仅供参考”之类的事情。

你这就是不相信中学生的判断力了,一个人的爱好是他自己形成的,不靠别人包装。考生的兴趣,也不一定非要在实践中形成,比如读到居里夫人或者钱学森的传记,或者是读了很多历史故事,或者看了巴菲特的书,是不是也能形成相应的兴趣?只不过现在社会比较功利,学校是分数第一;家长也没有这个意识,学生除了学习应考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让学生看这些东西罢了。高中时间来不及,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白自己的爱好。

现在国内高考制度是留给考生充分选择专业的余地的,即使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也有很多转专业的机会。就算不转专业,考研和毕业后也有的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机会。就算去找工作,现代大学培养的是你学习的能力,还有它加持给你的金字招牌。除了部分研究生和博士有专业需求之外,很多用人单位主要还是看教育背景、学习能力,进去都是培训生。北大的生物,清华的化工,能进去就是能力嘛!将来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向,不从事本专业不就行了?

另外我需要指出的是,你说的化学,生物很多都是你想象的内容。现在高中分数第一,高考不考化学实验,实验早就压缩得差不多了。而且现在大学除了有机化学专业,都是不教柱层析的,就算有机,教的柱层析也就一点点内容,还过柱子是大学化学系日常,把大学当做是药明康德的流水线了吗?真要是化学系日常都是过柱子,我的研究生们还至于连上柱都要我自己来教吗?

这其实我接触家长以后发现的问题,我在负责美术高考的时候接触了很多各行各业的家长,养育孩子大家都是第一次,所以很多人都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不会提前了解。导致高考前,对于大学基本没有了解,更别提有些本二大学的本一专业。

学文化的报专业更加复杂,选择更多,之前人都是随便报一报。现在好一些,可以花钱找机构报。文化生和艺术生在报考的时候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艺术生虽然有各种专业,但是未来的大方向已经确定。文化生要复杂很多,需要家长提前做好功课。

这也是让我非常迷惑的地方,家长嘴上说着一切为了孩子,但是小时候不愿意陪伴孩子成长,报名时候不愿意自己了解。这些信息都是在网上可以查到的,也不存在会不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难度不会超过打麻将的难度,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愿意了解。

考学校是没用的,我听过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一个女生考的分数特别高,过了北大的线,但是只能去生物那样的学科,很显然这个分数可以去一个稍微差一点的学校的更好的专业,比如浙大计算机什么的,但是最后这个女生听了学校老师的建议去北大生物,一个考北大的名声肯定比小孩的前程要重要得多。

然而北大真不错。很多公司只要你是北清就要。你想去金融公司专业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层析   天津大学   家长   老师   化学系   大学   柱子   北大   兴趣   生物   孩子   程序   学校   学生   全国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