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拖延症,你有时间管理的药吗?

一天24小时,这是上天给予每个人最公平的礼物。

但是这个24小时,让多少人为之头疼,为之焦虑,为之不知所措,24小时,我为什么就不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再做别的事情吗?为什么我就被拖延症拽着走,却没办法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成为时间王国里的君主,运筹帷幄,掌控自己的秒秒分分呢?

但是很可惜,一次又一次的拖延,一次又一次的急急忙忙都打破了你的幻想,看了一本又一本治疗拖延的书,听了一场又一场和时间管理、战胜拖延症的讲座,看了一集又一集和时间管理有关的视频,然并卵。

难道拖延症真的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吗?

莫急,接下来的几剂良方,专治各种时间管理中的疑难杂症,即使不能药到病除,也可令你身轻如燕。

一、对于事情有清晰明确的目标

任何东西、任何事情,一旦确定了相应的目标以后,尤其是目标越明确越清晰,作为目标的执行者心里就越有一个可预见的行程图。这个行程图能够有效地将拖延重度患者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到目标上来。从而,应对干扰,控制拖延。

二、细化目标,分步进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一开始目标就制定的特别宏大,更多的人不是雄心勃勃地想要征服,而是退避三舍,踟蹰不前了。因为宏大的目标给人的感觉是难以攀登的巨峰,无论多努力,无论多卖力,都是没办法达到顶峰一览众山小的。于是,自暴自弃反而成了常态。而细化目标就让过程变得可量化和具体化。步步为营,不仅能够有效地搜索目标相关需要的信息,还能制定各种可行性的方案,进行灵活替换。这样保证了目标的可达成,时间管理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充分的准备

要开始准备了,才发现铅笔没有、小刀没有,各种各样需要的工具没有。于是计划只能暂时搁浅,去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当准备工作完成的时候,不是预计的时间已过去大半,就是完全没有多余的时间能够给到之前计划内的事情。因此完成目标前的充分准备是必须的,但切记不要过度,因为完美主义常常也是造成拖延症的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三大点都是针对着拖延作为主要的方向。但是日常生活中,时间管理,还涉及到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其实碎片化时间虽然不如整块的时间好集中做事,但它本身也不过是比较小的时间单位。可以套用拖延症的治疗方法,以始为终,想想,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你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在如此短暂和小单位的时间中,既可以有效切换,有能够达成目标的事情会是什么。而这个,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人生观、价值观也有所不同,这个事情的确认就因人而异了。

总之‬时间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对时间这个资源的利用,这样的利用你想从中换取什么别的资源,或者直接用于“消费”,这些都是具有个性化的答案,不必整齐划一。会对时间管理的苦恼,在于既对自己的时间利用不满,又对自己通过时间换取的资源不称心。那么,这个时候懂得自己要什么,如何要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药到病除   时间   始于足下   王国   千里之行   病入膏肓   宏大   碎片   行程   事情   清晰   目标   小时   单位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