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丹佛模式(Early Start Denver Model)是目前国际上最具有循证医学论证有效的孤独症早期治疗介入方法之一,是2008年由美国加州大学MIND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Sally Rogers和自闭症之声首席科学官Geraldine Dawson所提出的一种自然发展行为干预方案。


早期干预丹佛模式主要以自然、生活化的互动情景为基础,让孤独症孩子成为一个能与他人主动交流的参与者。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的优势,来设计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实施干预。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训练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关键技能,比如:增加动机、增强自发性、发展社交主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自闭症症状,提高儿童的整体水平。


早期干预丹佛模式的整体训练主要以孩子最亲近的父母与孩子共度时间为出发点,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导,强调在自然情景下,例如洗澡和睡觉时间,让家长充分地利用这些时间段,增加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技巧,以此来增加孩子接受更多的“训练”的时间。


换句简单的话说,早期干预丹佛模式就是:“有效利用孤独症孩子的碎片时间开启互动沟通的大门”。:

如何运用丹佛模式

弄清孩子对什么感兴趣


孤独症儿童大多对物品和玩具感兴趣,所以家长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与之相关的游戏题材。


大多数孩子也喜欢和家长玩一些带有身体接触的游戏活动,如嬉戏、追逐、跑跳等。


如果家长从孩子感兴趣物体和喜欢的活动入手,就能创造出更多孩子注意你和跟你沟通的机会,这样孩子就够能从中开始学习。


强烈的动机使孩子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主动学习者所表现出主动性和自发性正是自闭症儿童最需要的。


跟孩子玩他喜爱的活动,他就有强烈的愿望把活动进行下去,这就给了我们很多将教学嵌入活动中的机会,让教学双方在寓教于乐中都实现共嬴。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家长不妨花些时间观察孩子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并认真思考一下:



怎样的姿态更容易让孩子注意你


人们的社会交往主要是通过眼神对视、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进行的。


我们希望孩子在跟我们互动时有必要的眼神接触,并留意观察我们的面部表情,从而能够理解我们的意图。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玩玩具和游戏时,让孩子面对面地坐在我们面前,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注意力,也可以增加跟他们沟通和互动的质量。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在游戏时,父母最好放低自己身姿,让自己跟孩子保持同一水平,这样就可以面对着孩子,较易保持跟孩子的眼神接触,有利于跟孩子之间的沟通。


父母既可以跟孩子坐在地板上,也可以让他坐在小椅子上,甚至让他坐在父母的腿上。


如果孩子比较年幼,不喜欢坐着,想要不停的移动,也可以让孩子跟父母面对面地站着。


许多幼儿都喜欢站在桌前玩玩具,这样在桌子的另一边的父母就能很容易地跟孩子保持眼神接触。


尽量不要和孩子并列游戏,那样孩子就不太容易看到父母的面部表情了。


认真观察一下:



是否将干扰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


环境会对孩子的注意力产生影响,如果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孩子容易被哪些东西或事物吸引。


通常来讲,电视、电脑、电子游戏这类东西则更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因此父母需要能够控制好环境因素,排除可能对孩子的注意力形成的干扰,或者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父母可以将暂不需用的玩具收好,放置于孩子的视线之外;


将电视、电脑、电子游戏等关掉或者移出孩子游戏的场所;


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跟孩子玩互动游戏,或尽量不要有其他闲杂人员的地方。


如果父母事先对环境做好了安排,就能排除环境中的绝大多数干扰因素或将其降低到最小,从而提升孩子注意力。


父母可以问一下自己:



怎样识别孩子的社交舒适距离


每一个人都会对他人靠近自己有所反应,有些人乐意其他人的靠近,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保持相对远一点的身体距离。


为了吸引孩子对父母的注意,竟而与之建立起良性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弄清楚孩子对于接触距离的远近舒适程度也就不容忽视。


大多数的父母发现和孩子保持在一臂以内的距离比较好,这是一个可以和孩子谈话,一起玩或分享情感的很自然的位置。


大多数自闭症孩子都能够接受这种比较亲近的距离,假如你的孩子还不适应的话,你也许需要给他一些时间,并创造机会让他逐渐去习惯近这种距离。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那么,怎样识别孩子的社交舒适距离呢?


如果当靠近孩子时,他将头调开而且不看你,那么你不妨稍稍后退一点,再观察孩子的反应。


有些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距离才肯面对面地交流。


假如当你靠近孩子时,他看向别处,那么试着后退到孩子调头之前的位置。


看看是否还能够继续沟通。


如若不能,就再后稍微退远一点试试。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不妨尝试一下:



有没有跟随孩子的带领


研究和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年幼孩子来说,如果父母愿意跟随孩子的带领并愿意谈论孩子所关注的事,那么孩子的语言发展就会更加顺利一些。


父母应该跟随孩子的带领,而不必刻意改变孩子的活动或注意力。


父母完全可以利用孩子对现有玩具或活动的注意力,来发展跟他的沟通和互动。


跟随孩子的带领的重点是要积极的倾听,这意味着观察孩子正在做的事,认真听着孩子所说的话,并努力去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也就是试着去倾听、提问、描述所听到的内容以及给与他正面的反馈。


父母也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词和简短的句子描述孩子的活动,而不是试图改变或打断他的活动。


具体讲就是跟孩子面对面,分享你们彼此之间的眼神接触,理解孩子的意思,描述他的行为,鼓励他,并适时地加入一些声音效果或戏剧化的气氛去积极地倾听他。


我们同样还可以通过帮助孩子,模仿孩子的行为和动作去积极地倾听。


积极倾听能使父母和孩子都共同关注同一事物,而共同的关注力是孩子学习语言、沟通和社交的关键。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回顾一下:



孩子在日常生活、游戏和社会交往中的乐趣越多,跟父母互动的时间越长,参与的动机越高,学习机会也就越多。


乐趣之所以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是因其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强化学习和记忆的过程,跟孩子玩他最喜欢的活动天然就是对他最有效的激励。


乐趣能让孩子更加主动、更加频繁地注意你,从而为你开启了参与他,教导他如何沟通和互动的大门。


由于孤独症儿童往往缺少其他儿童在社会互动中所获得的经历,他们也很少主动寻求与人互动,因此错失了大量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去学习模仿、语言、沟通、社会交往的机会。


可喜的是,自闭症儿童在早期尚具有生理机能方面的可塑性。


通过使孩子们在互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完全可以调动他们社会性参与的内在动机,发挥他们学习的潜能,活化他们大脑的神经机制,使之最终能回归社会。


运用丹佛模式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孤独症儿童对物品和玩具比较感兴趣,那么我们可以拿孩子感兴趣的点来建立社交。


比如和孩子玩拍球游戏,当拿起球时,孩子可能没有反应(没有注意到),当将球在地上拍了拍,孩子听到声音后看着球(吸引到了孩子的注意力)并走向家长。


这表明,从听再到看再到要求玩的这一过程,妈妈已经成功吸引到了孩子的注意力。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其次,说符合孩子语言水平的话。


还是以拍球游戏为例,此时拿着球让孩子也拍拍球。


注意,在丹佛模式中,成人语言的使用应该遵循“逐字增加”的原则,从单字开始,说孩子听得懂的话。


所以在交流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说”宝贝你也来拍一拍“这样的长句子,而是要以“拍”字作为描述,一边说”拍“,一遍示范拍球的动作,尽可能让孩子理解这个词和动作。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最后,制造多种沟通机会。


这种沟通的形式其实有很多,比如家长关心的眼神、拥抱、亲吻,甚至是直接语言鼓励,都是沟通的方式。


如果孩子参与到了游戏里,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家长要注意与孩子平等互动、一来一往的沟通,才能提高孩子的积极参与度。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指着展示给孩子看,指但不说话,只有孩子抬头看家长时才说话。


最后是让孩子指,不指就辅助指,当孩子指向某个物品家长就要描述,这也是制造和增加孩子沟通互动的一种方式。


详解“碎片时间之王”:丹佛模式(ESD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自闭症   模式   孤独症   详解   面对面   碎片   注意力   家长   父母   距离   玩具   语言   儿童   孩子   机会   时间   喜欢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