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史(番外)

今天来讲讲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人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本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其中《理想国》是反映其哲学、政治、伦理及教育思想的著作。

教育学史(番外)

柏拉图


(一)教育目的论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的教育目的分为现实目的和终极目的。现实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灵魂转向”。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眼睛有视力,耳朵有听力,但是只有整个身体和灵魂转变方向,转离黑暗,转向光明时,才能见到事物本身而不是认识事物的影像。所谓转离黑暗,转向光明就是转离变动不居的世界,转向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看到实在,看到真理,认识善的理念。

(二)“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这些已有的知识就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就可以重新回忆起被遗忘的事物,学习即回忆,也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

(三)培养目标

哲学王: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哲学家,由这种哲学家担任国王,这种哲学家应该担任国王,这种哲学家应该热爱智慧,追求真理;应该是爱国并且能够接受考验的人;应该是能够为全体公民谋求最大幸福的人;应该是遵守国家法律和习惯的人。

(四)学科设置

柏拉图提出了广泛的教育内容,包括算数、几何、天文、音乐、和智者“三艺”并称为“七艺”。另外,他还提出了各门学科的作用。

音乐: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怡儿童的心灵,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守法精神。

几何:在军事上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事关安营扎寨、划分地段、作战、行军中排列横队、纵队以及其他各种队形。

天文:柏拉图主张像研究几何学那样来研究天文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算术:军人必须掌握它,以便统帅军队,哲学家学习它,可以脱离可变世界,把握真理。

(五)教育阶段

在柏拉图的时代,还没有形成正规的三级学制,也没有固定的学习年限。所以,《理想国》中规定的学习年限并不十分明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1、学前教育:柏拉图一再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教育应该尽早开始。早期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国家应该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儿童公养公育,柏拉图是“寓教育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2、普通教育:六岁以后,男女儿童分别进入国家所办的初等学校,如文法学校、玄琴学校、、体操学校学习。

3、高等教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意志教育阶段。以军事训练及“四艺”为主。20岁以后,绝大多数贵族青年结束教育,去担任保家卫国的重任。少数才智出众的贵族子弟继续接受教育。

二、发展智慧阶段。重点是学习辩证法。年满30岁之后,这部分青年中的绝大多数人就会去担任保家卫国的重任。少数聪敏好学,并且在哲学研究上有特殊才能的人,则继续学习。

三、继续学习阶段。继续研究哲学,成为国家的高级官吏。

四、哲学王阶段。个别人需要再经过15年的锻炼,大约到了50岁,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考虑,在哲学方面有着高深造诣的人,就可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六)女子教育

柏拉图认为,各种天赋和才能同样分布于男性和女性之间。根据自然,各种职务,无论男女都可以参加,所以《理想国》中的男子和女子可以从事同样的职务,甚至成为城邦的护卫者。在教育方面,对男子和女子要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如安排女子在健身房里和男子一起训练。

大家对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评价是:

优点: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重视体育训练,将“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重早期教育,主张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反对强迫学习,将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缺点: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子去塑造人,忽视个性发展。


对于教育方面的经典人物你能分享几个呢,欢迎留言评论。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小生阿雲爱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柏拉图   目的   保家卫国   理想国   哲学家   教育学   真理   早期教育   事物   哲学   灵魂   男子   阶段   女子   学校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