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行走的哲学感悟

#打卡美好生活#依依作业的时候,我还是在床上看书。她不时会问我几个问题。

其实多年就是一个习惯,孩子学习时我就看书。随意捡起一本书看,哪怕是很晦涩的古诗词,也看起来。

这次看的是行走的哲学。不是从之前看过的地方继续看,而是翻到哪里看哪里,看不下去就再翻几页。

看到康德关于行走的文章时,吸引了我。我对康德并不了解。这个文章把他行走的习惯说了一下,感觉很有意思。也了解了一点这个人。他对于时间安排的很细致,或者说很极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那个地方,不像尼采还有兰波那样,痴迷于很远的地方。他是一名大学教授,热爱读书写作。每天早上八点他会准时从家出发,行走的路线从来不变,好像一生只改变过两次路线。八点差十分时他会拄好拐杖,八点差五分时戴上帽子,八点准点出门。上课回到家,他习惯准备好红酒和一些点心,和三五好友聚会聊天。晚上他会准时散步一小时。他一天只吃一顿饭。写作有自己固定时间,到了以后,就会搁笔,一分也不会多。他活到八十岁,他身体并不好,经常呕吐,但是,他把这种长寿得益于时间的精细安排,或说是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他业余会对医学和营养学有兴趣,纯粹为了自己健康出发研究的。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康德这个人很有特点,和我的性格差别很大。我比较随性,很多时候跟着感觉走。但是,和所有喜欢行走的人一样,都会在行走中感受到一种自由,一种潇洒,一种释放吧。

最近,经常肚子不好,有时不想动。特别是周末,还很嗜睡。不过,因为起的早,还是会出去溜达溜达。哪怕慢一些。不像原来走的很远很快了。感觉好时,就会在大龙湖散步。哪怕有细雨蒙蒙。在行走时,人是属于自己的。是和自己的内心对话的。

康德在散步时还有个习惯,就是自己一个人走,没有同伴,因为他走的时候是闭着嘴的,用鼻子呼吸。如果有其他同行者,那就难免会交谈,所以他选择独行。康德是比较按部就班的一个人。这种习惯让他写出很多作品。尼采不同,尼采接近疯狂,特立独行,特别是走到喜欢的地方,会忘乎所以。不过,他们都很真实,都很有特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也许,芸芸众生中,能坚持自己的信念生活,就是成功,就没有白来人世走一遭吧。

特别是他们这些名家,把有限的一生写下来,留给后世皇皇巨著,还是很让人钦许的。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康德   尼采   长寿   古诗词   作业   营养学   准时   路线   哲学   不好   习惯   感觉   时间   地方   喜欢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