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万人嫌,帮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走出“社交黑洞”

不做万人嫌,帮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走出“社交黑洞”


现在的孩子,缺少童年玩伴,也缺少与同龄人良性互动的机会,社交能力就会相应滞后。社交能力越强,学习生活的阻力越小。但这种能力,并不如吃饭睡觉般与生俱来。将儿童社交知识教给孩子,是父母必要的一课。


文 | 陈妍妈妈(亲子关系咨询师)


跟成年人相比,孩子之间的社交首先考虑的不是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这些外在因素,他们只要兴趣相投就能玩到一起。但有一类孩子却例外,也许他们成绩还算不错,性格不内向孤僻,也受老师喜欢,甚至还担任着班干部的工作,但没什么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他会告诉你:这样的同学不受欢迎,是因为他们“爱打小报告”。

一个“爱打小报告”的孩子,首先破坏掉的是社交圈中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信任。谁都不放心跟“爱打小报告”的孩子交朋友,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会被举报。不仅如此,如果大人发现一个孩子总爱告其他人的状,那么他说话的可信度也会降低。所以,爱打小报告,无疑成为儿童社交中的“黑洞”。

不做万人嫌,帮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走出“社交黑洞”

既然大家都很讨厌告密的人,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避免成为这种“万人嫌”呢?可能还是需要父母帮忙。

1.帮助孩子区别“告诉”和“告密”的不同。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确:“告诉”的前提是当自己或其他人有困难或危险需要寻求帮助时,一定要告诉大人客观事实;而“告密”则会给对方造成麻烦,甚至是伤害别人,比如希望别人被批评、受惩罚或是被人议论等。

2.让告密的孩子得不到奖励。前段时间有则新闻说,宁波的一名小学生发现同学偷偷将零食带到学校,就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了解情况后,得知孩子告状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想要守护学校的规则,而是因为“勒索”对方送自己巧克力不成,才恼羞成怒向老师举报。

不做万人嫌,帮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走出“社交黑洞”

这就是典型的“告密”,而不是“告诉”。偷带零食来学校,的确违反了学校规定,但以此为要挟的孩子显然更恶劣,所以这位老师让带零食的同学当着举报孩子的面吃掉了巧克力,她说:“我希望学生们举止文明,班级井井有条,但我不希望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告密来掌握他们的动向。”想要孩子不成为社交黑洞的“告密者”,首先大人不能培养和诱导孩子告密的潜质。

3.不做“告密者”,从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开始。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告状,也不要太过焦虑,因为“爱告状”是每个孩子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英国某研究人员曾连续2个月观察一群学龄前儿童,结果发现,每个孩子平均每天打小报告一次以上,最多的平均每天6次。也就是说孩子爱告状是他们的天性之一,那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社交绝缘体”的“告密者”呢?因为大部分孩子告状的最初目的,是自己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某某人骂我、某某人打我……孩子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却想不到方法反击,只能求助于大人维护心中的正义。

针对这种情况,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可以给建议,但不要替孩子作决定,让孩子进行适当的决策练习。

4.培养孩子的自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爱告状的问题。前面说过,孩子爱告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不够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想要解决孩子爱告状问题的关键,是要给孩子树立自信心。

在这个问题上,大人可以首先问孩子:“那你试图怎么解决?”不要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或者评判双方对错,而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商量如何解决问题。

这样,在一个不鼓励告密的环境内,孩子们自然就会把同伴之间不互相举报当成一种良性的压力,也迫使孩子学习如何自己解决相互之间的问题。

社交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互动形式,而维持这一切正常运转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互相信任。总之,正常表达自己的意见,遇到危险和困难及时求助,都是利于社交的正向方式,而仅出于私人目的的举报和告密行为,就是社交关系的灾难,这一点,要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打小报告   黑洞   社交   告密者   孩子   目的   同伴   零食   大人   父母   能力   同学   老师   发现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