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成年人打交道,也是孩子的必修课

学会和成年人打交道,也是孩子的必修课

现在的孩子,缺少童年玩伴,也缺少与同龄人良性互动的机会,社交能力就会相应滞后。社交能力越强,学习生活的阻力越小。但这种能力,并不如吃饭睡觉般与生俱来。将儿童社交知识教给孩子,是父母必要的一课。


文 | 陈妍妈妈(亲子关系咨询师)


一提到儿童社交,大家往往会觉得那只是孩子之间的事儿。但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有大把的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成年人。孩子该如何与成年人顺利打交道呢?让我们有的放矢,从4种角色一一突破。

1.亲戚长辈。除父母之外,亲戚长辈是孩子最先发生社交关系的成年人群体。有些孩子在外面非常懂礼貌,可回到家见了亲戚长辈却不愿意主动打招呼,甚至爱搭不理。虽然出于对晚辈的疼爱,长辈往往会包容孩子的任性。但有爱幼,必尊老,父母还是要坚持让孩子保持谦逊礼貌的态度。哪怕是不喜欢的人或平时走动较少的亲戚,也应该教孩子打过招呼之后再礼貌离开,不要一言不发、视若无睹,这也是适用于任何社交关系的最基本原则。

2.老师。上学之后,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就是各科老师。有些孩子性格比较腼腆,看到老师便不由自主紧张,甚至远远看到老师都会绕道走。其实,一个班里那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照顾得面面俱到,他们更熟悉和了解的大多是那些主动的孩子。

学会和成年人打交道,也是孩子的必修课

找老师交流是好事,但要教孩子注意,想跟老师聊天时先要分辨一下老师是否在忙,不要生硬地插话或自顾自讲起来,最好走到老师身边,清楚地提出请求。比如:“老师,我可以跟您说话吗?”说完话以后,一定记得真诚道谢。

3.不熟的成年人。当孩子去同学家遇到对方父母、在超市结账、参加活动或到陌生城市问路……在陌生的环境中跟不太熟的人打交道,孩子常常感到紧张,想说的事无法顺利表达,声音也会变得很小,这些都是正常情况。这时就要为孩子打造一种固定的说话模式,类似于客服工作中的“话术”,照着固定且熟悉的模式去做,孩子会觉得相对安心,从而缓解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和不安。一是主动说“你好”,引起对方注意,向对方暗示“下面我要开始说话了”;二是用“某某在吗?我是他的某某”这种形式来介绍自己和表达关系,也可以是“请问……”“我想……”这种固定句式。

另外,对于主动跟孩子搭讪的陌生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就读学校和所在班级等,哪怕在网络上也不行,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

学会和成年人打交道,也是孩子的必修课

4.遇到突发事件求助。孩子在嬉闹玩耍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落水、摔倒、受伤等,此时单凭孩子自己的能力无法处理这些事,就要懂得及时向成年人求助。

向熟悉的长辈求助很容易,但遭遇突发事件时,身边可能全是陌生的大人。此时一定提前告知孩子,要抛弃害羞和恐惧,就算是自己不认识的人也没关系,尽快跑到离自己最近的成年人身边求助即可,缩短伤害的时间。找到求助的人后,大声说:“不好了!”然后看着对方的眼睛传达刚刚发生的状况。只需要说“谁+怎么了”就行,比如说“那边有人落水了”。待对方答应求助后,一定要把帮忙的成年人带到现场去,不然可能会错过求救的最佳时机。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年纪还小,让他们学习跟成年人互动是多此一举。任何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孩子跟每位成年人的每一次交流互动都是在与一类成年人打交道。在这样的交流练习中,孩子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心情会变得轻松,需求会得到满足;成年人得知了孩子的想法。会与之共情,从而理解孩子的行为,双向互利。

如果孩子能从小不断地尝试与各种人交流磨合,等他们长大进入社会,便更容易拥有良好的社交互动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成年人   孩子   必修课   突发事件   长辈   社交   亲戚   熟悉   紧张   陌生   主动   父母   身边   能力   老师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