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玩小课堂

陪伴1岁以下的宝宝玩游戏时,容易发生哪些状况呢?爸爸妈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重点?

Q1:宝宝为什么都不想和我玩?

专家说:

首先,爸爸妈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不要强迫孩子跟你玩游戏,而是要提升孩子和你玩的动机。有时候爸爸妈妈要先唱一下独角戏,例如:当孩子对积木没兴趣时,爸妈就自己先开始玩叠高,然后再把积木推倒,孩子看到积木被推倒会觉得很有乐趣,可能会想尝试看看;接下来爸妈就帮他叠高,让他推倒,重复几次后,才开始请孩子帮忙叠1、2个积木,逐渐引导他进入叠积木的世界。

切记不要一开始就勉强孩子叠一个漂亮的城堡,首先,这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父母要先帮孩子做较为困难或他不是很喜欢的部分,让他从有兴趣的部分开始加入,再慢慢引导他接触全部,这是一种逆向的学习方式。就像练习绑鞋带一样,一开始只要先让孩子做最后一个:“把蝴蝶结拉开”的动作,让孩子觉得好简单,再慢慢帮他把步骤往前推。其次,孩子不懂城堡是什么、漂亮又是什么,必须在他叠好时,被别人称赞“好漂亮”,他才会把漂亮这个形容词和被鼓励的感觉联结在一起,也才会学到这个形容词。

亲子互玩小课堂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Q2:宝宝不照规则玩,怎么办?

这是大部分家长在陪孩子玩游戏时,都会遇到的挫折,明明要跟孩子玩滚球,他拿到球后偏偏往旁边丢,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孩子从单纯的滚球、传球上感受不到足够的乐趣,他发现把球乱丢,爸妈就会出现大声说:“哎呦,你又乱丢!”…等反应,然后去帮他把球捡回来,孩子反而觉得这个过程比较好玩。

这时家长就要思考陪孩子玩游戏的目的是什么,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无非是想借着滚球让宝宝的上肢发展得更好,如果丢球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那又有何不可?1岁前还不到真正要学规则的时候,所以孩子不照规则玩游戏是可以被允许的,反而规则应该顺应孩子改变,只要符合游戏的目的,改成你丢我捡的方式有什么关系呢?

亲子互玩小课堂

可爱的小女孩,用两个金发马尾举行她的手,户外夏天肖像的白色和粉红色的棒棒糖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Q3:宝宝喜欢乱丢玩具怎么办?

其实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在游戏里“破坏”的过程所得到的乐趣永远比“建设”来得多,就像叠积木这件事情,大人会觉得积木叠好了才有成就感,但孩子还不会有这种自我激励的感受,在没有得到别人的鼓励前,他也不懂如何鼓励自己,反而是积木推倒时的声音刺激会让他觉得很兴奋,乱丢东西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当宝宝乱丢玩具时,爸妈也不用太生气,就让宝宝丢,丢完再带他收拾,拉着他的小手把玩具一一捡回来放好,收完再称赞他。久而久之,宝宝发现把玩具收好可以得到更大的奖励,就会渐渐改变行为,爸爸妈妈就会发现宝宝慢慢开始守规则了。

亲子互玩小课堂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Q4:宝宝故意把玩具弄坏,要处罚他吗?

因为宝宝的玩具是爸妈精心准备的,因此当他把玩具弄坏时,爸爸妈妈往往会感到非常心疼,埋怨孩子不懂得珍惜。不过,这时候的孩子弄坏玩具并非因为不珍惜,他甚至不懂“坏掉”的概念,因此,责骂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反而让孩子不知道该怎么玩玩具了。

建议的处理方式,是让宝宝了解“不温柔地对待玩具,以后就没得玩了,或者会带来麻烦”。例如:小车子摔坏了,就带着宝宝去找爸爸修理,如果无法修理,就让宝宝跟玩具“拜拜”,请他自己把玩具丢进垃圾桶里,要他知道以后“没有了”。让孩子自己面对事情的后果,不要帮他解决每个错误,却又将情绪发泄在他身上,这是最不恰当的做法。


亲子互玩小课堂


Q5:每个玩具玩一下下就不玩了,怎么办?

现在的父母普遍很重视孩子的专注力,但1岁前的宝宝专注力本来就不够,一件事情能维持3〜5秒已经很不错了,太专心反而还要担心他是不是有自闭症…等问题,所以不用刻意要求宝宝一定要把游戏玩到某个程度才能停下来。

父母可以做的事情是:“一次最多给孩子3样玩具”,例如:给他球球、积木和玩偶,孩子可能滚球滚个2次就爬去玩积木了,积木放1个又不玩跑去拿玩偶,没有关系,就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轮流玩这3样东西,久了他可能把3个玩具拿来一起玩,自创了自己的玩法,只要玩得开心,专注力自然会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目的   积木   亲子   专注   课堂   乐趣   爸爸   父母   规则   玩具   编辑   妈妈   漂亮   宝宝   方式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