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能这样做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们常说,小孩子有点懂事了就要开始给他们立规矩。但现实里,许多家长却又很难了解如何给孩子树立原则,反倒总是在一个个原则问题上和孩子爆发了冲突。

【案例】13岁,男孩,最近执意要去同学家玩游戏,妈妈知道后拒绝了孩子的要求,苦口婆心劝孩子在家里收收心,和孩子之间爆发了巨大的矛盾。孩子生气得把座机都摔坏了,也把妈妈彻底弄懵了,不知道怎样才能和孩子表达清楚,这种外出游戏是需要和妈妈好好商量的。


妈妈我能这样做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在这场争执中,妈妈其实体现出了一种情绪爆发,受到孩子行为左右的状态。最后还觉得内心很受伤,难以去处理好孩子的原则培养问题。家长处理问题的姿态,其实深深影响着孩子一生中对于原则和选择的态度。

自问自答和观察是第一步

亲子之间爆发巨大的矛盾冲突时,找到问题的根源一定是首要的工作。

在彼此之间还没消气,无法进行下一步沟通时,家长不妨先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一下,孩子现在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子。

孩子去同学家说明了什么?根本上说明家里是无聊的。反映到家庭氛围上,是因为本身就不想和爸爸妈妈聊天、游戏?还是说父母过于强调学习,造成了压力,孩子单纯想出去透透气?抑或是最近遇上了新朋友,彼此之间特别默契,想更多地去相处?

当家长们学着开始自问自答与观察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就是在尝试换位思考,去想想孩子是怎么感受的。他们在这场争吵中其实也受到了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因为争吵没能出门,和约好的同学处在了尴尬的境地。

想好了这些要点后,我们不妨自己先迈出一步,可以和孩子去敞开心扉地聊一聊。

妈妈我能这样做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理解孩子,不指责但孩子需要负责

和孩子展开对话时,我们首先就要拿出自己的理解,去和他们说明,他们的心情作为父母的,已经感受到了。可能孩子今天约好了不去的话会不太好,作为父母的也要给孩子一个台阶下,说明作为大人更知道履约的重要性,所以能和孩子共鸣。

可以主动和他们聊聊,“今天本来约好和朋友去玩什么呀”,孩子会和你有所交代。我们也可以借机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具体处境。

接着家长可以允许孩子今天赴约,因为是我们当初没有定好规则,让孩子一直可以自由出去玩,所以今天约定好的事情,孩子可以去完成。

但是从明天开始,家庭里面需要增加一些关于出去游玩的基本规则。包括放学后尽量快速回家、要出去玩也得先回家和父母打招呼、休息日不超过晚上9点回家等等。具体的内容当然可以和孩子协商,但规则一定要有。

不然,孩子哪知道哪天可以去、哪天不可以去,亲子之间的矛盾会一直交替出现。而有了规则之后,家长也不要过多干涉他在可以的时间内自由组织外出玩耍,孩子也要踩着时间点按时回来,彼此尊重彼此。

最后,因为案例里还涉及到了一个座机的损坏。家长有必要和孩子说明,发脾气弄坏东西,可能是自家的家庭财产,在外可能是别人的私人财产或者大家的公共财产,弄坏了咱们就得负责到底。

妈妈我能这样做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家长可以心态平和地和孩子说,如果他们自己可以修好,当然可以自己动手,或者就是使用一部分零花钱,去买一个新的座机。这件事情上有情绪冲突可以理解,但责任依然需要担起来。

这样的表述就是不指责但是要负责的原则规范。

家长此时千万不要觉得心虚气短,或者觉得坏了自己处理下就可以。越是这样,孩子越容易来踩你一脚。任何人彼此的状态都是靠磨合出来的,如果家长在原则问题上采用“欺负我没后果”的立场,最后孩子无法无天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因此啊,家长们该坚定时一定要坚定。原则不可侵犯,彼此要互相尊重。

家长的三种姿态,第三种最优

当然,家庭里这样的原则问题一定是层出不穷的,家长如何去保持长久的和谐解决,很大程度上就是家长不同的状态决定的。

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个场景,放学路上我们带着孩子路过了一家商店,里面乌泱乌泱都是人。孩子嚷嚷着要进去买吃的,作为家长的心里其实已经决定不进去拥挤了。三种不同姿态的家长会怎么做呢?

妈妈我能这样做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第一种

家长抱有的是一种软绵绵的姿态,像一个面包一样,外面和里面都是软塌塌的。遇到孩子提出反对意见时,总容易动摇自己的立场。有时候听起来是在责怪孩子,其实心里早就答应他了。像上面这种情况,可能嘴上看似埋怨一句“哎呀这么挤还要带你进去嘛”,动作却是带着孩子进去拥挤。这种家长往往容易被孩子欺负,遇到大问题了也更容易爆发情绪。

第二种

家长则是石头一样坚硬的心态,日常就会板着脸没情绪,坚决不让孩子有反对意见,甚至可能在大街上就开始吼孩子,“长眼睛了吗?里面人这么多,你就别想着去买了!这么没眼色,下次都不想来接你了!”数落完还会干脆利落地拉着孩子就走,这种情况下,孩子内心往往容易被家长的强硬硌到,很难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

第三种

家长的态度最值得学习。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去和孩子说,“宝贝,今天人太多了,要不我们许个愿,明天早点出校门,趁着人少妈妈带你进去买好吃的好不好?或者我们去前面一家卖其他好吃的店买点别的好不好,那里人少”。

妈妈我能这样做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这种状态下,家长不仅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对自己的立场有任何犹豫,简要地告诉了孩子理由是什么,并且给他更多的途径去解决,孩子自然不会和家长抗拒或者纠缠不清。这就是家长们要努力改善自己,去追求的不卑不亢、彼此尊重的状态了。

对于我们家长而言,都很希望自家宝贝能快点懂规矩、守原则,但这些都需要我们家长自己先付出努力,去改变自身状态。家长们的不同状态对孩子的原则和选择有着长远的影响,这些改变可能当下就在发生,所以赶快抓紧时间,去实践上面这些干货吧!

当然,想知道更多的伙伴可以学习这套课程:《父母必学的10个亲子沟通技巧》!

提醒您:前几节课是免费试听的,可以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进去学习,一定会大有收获哦!

另外,每天早上六点半润芝老师会在直播间为你解答育儿问题、分享育儿干货,记得准时守护,不见不散!#中国式家庭教育##果姨妈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妈妈   孩子   干货   座机   亲子   姿态   坚定   冲突   矛盾   情绪   家长   父母   状态   规则   原则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