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男女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就会成婚,一般在十几岁二十岁左右基本完婚了,二十岁左右已经有了孩子。但是由于当时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物质生活条件,医疗水平等的限制,人口死亡率高,寿命短,人口自然增长率缓慢。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急需大量劳动力,因此国家鼓励多生,“人多力量大”观念深入人心。那时家家户户都有3~8个孩子不等,生两个算少的。不知不觉中,人口呈加速度增长,到了21世纪初,中国人口数量已达14亿。人口总数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入学难,就业难,社会可持续发展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意识到这个问题,1979年已经开始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多生的要受到严厉惩罚。并且推迟了法定结婚年龄,男子满22周岁女子满20周岁方可结婚。同时提倡晚婚晚育,男子满25岁女子满23岁为晚婚。这样一来,经过30多年,控制人口效果显著。虽然人口总数没有下降,但是老龄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左右。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独生子女政策虽然解决了人口高增长率的危机,但是几十年下来,独生子女的弊端渐渐显露:老龄人口的增加,独生子女面临的是赡养老人的沉重负担,一个独生子女要赡养两位老人,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老人,如果祖父母还健在,年轻人负担更重。而且,劳动就业人口不断减少,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口的减少几代过后会造成几何式断崖下跌,到那时带来的危害可以说是多方面不可逆转的。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尤其在2016年,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出现的情况是三四十岁的高龄产妇增多,而年轻人并没有因为二胎放开就多生。2018年统计结果,越是发达地区,高知分子初婚年龄、结婚率和生育率越低。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的结婚率仅为7.2‰,创下近十年来新低。与此同时,中国人初婚的年龄也越来越晚,比如,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高达34.2岁!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2018年末,上海、浙江的结婚率为全国倒数前两名,上海结婚率为4.4‰,全国最低。另外,天津、广东、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结婚率也较低。

这让学者们忧虑,就有学者提出,应该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以此来促使年轻人早结婚早生育。他们的理由是参照国外的法定结婚年龄,对比得出中国的偏高。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就在昨天,光明日报发表了山东大学法学院王丽萍教授的文章,建议法定婚龄应适当降低。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但是,促使年轻人结婚生育是降低法定婚龄就能实现的吗?

我们先来看看20~29岁适龄年轻人状态。这批人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他们基本是在养尊处优的生活中过来的,由于在家里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也都比较好,所以很多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里依然依靠爹妈,会消费会享受,不愿在生活上吃苦,个性自我是他们的普遍状态。而婚姻是需要两个人互相让步互相妥协的,是要为家庭付出、做出牺牲的。一个人依靠父母的生活肯定比两个年轻人独立生活,彼此包容,承担起一个家轻松多了。现在的年轻人会做饭的少,家里冷锅冷灶,就缺少了一份温馨的烟火气。恋爱容易婚姻不易,磕磕绊绊难免,如果谁都不能迁就谁,时间长了必然会生出难以调和的矛盾,离婚也就成了必然。如果再有了孩子,家里琐碎事情更多,年轻人不愿吃苦必然会增加婚姻中的摩擦。所以不少人害怕去恋爱,恋爱了懒得去结婚,结婚了也不敢轻易要孩子。我就曾耳闻一对年轻夫妻有了孩子后,丈夫还是总出门应酬或者打游戏,妻子埋怨丈夫没有家庭责任感,丈夫埋怨妻子家长里短的变得世俗,不久两人就以离婚告终。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现在大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年轻人挣的那点工资自身消费难保,成家立业后独立生活买车买房还贷款,生了孩子还要更多的开销,所以年轻人真的很难大学毕业后很快地走入婚姻。生活在父母身边起码房子、吃饭等问题不用花自己的钱就解决了。没有十年八年的,父辈又没有很多钱和房子,结婚成家不敢马上提到生活日程上来。

现在的年轻人结了婚不愿和父母一起生活,高房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结婚的愿望。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活的洒脱,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愿意为别人而活。他们不再依循传统结婚生子,不少人愿意晚婚甚至不婚,结婚不再是人生中必须去做的,赶上合适的就结婚,不合适绝不凑合勉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找到三观一致,能进行深层次沟通的人,并不容易。所以年龄不再是结婚决定性因素。现在我们身边三四十岁的单身男女很多,他们活的逍遥自在,没有家庭拖累,往往比同龄人年轻得多,令很多“围城”中的人好生羡慕。结了婚但是不打算要孩子的也不在少数。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现在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多数人都会上大学,毕业已经22周岁了,很多人还要上研究生,毕业已经25或27周岁了。求学期间结婚的很少,无疑推迟了一部分人的结婚年龄。刚刚工作,竞争激烈,年轻人往往8小时工作之外又献给了加班,或者充电学习,无暇找朋友、谈恋爱。

这些都是制约年轻人婚育的决定因素。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因此,单纯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以此来推动年轻人结婚的热情,这种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未免显得过于单纯,不切实际。要想让年轻人走入婚姻,需要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研究,准确分析年轻人不婚晚婚、不育晚育的原因,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妙手回春”。

男20女1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否能激发年轻人结婚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高知   初婚   年轻人   年龄   婚龄   老龄   独生子女   中国   人口   丈夫   热情   老人   因素   父母   婚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