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不代表失败而是努力

“尝试解决一个难题比坐等解决方案对我们更有帮助,哪怕最初的尝试并没有找到答案。”


看到这句话时,我想起了曾经听过俞洪敏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孩子的各科成绩不是中下等,请不要轻易给孩子报补习班,因为补习班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


当时听到这句话时,内心是特别认同的,但却说不出为何会认同,读到这段话我突然领悟到了。


期末考试前,一次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关于计算时钟的内容孩子总是出错,就针对孩子的错误给孩子做了一次详细的讲解。


讲解完后,发现同样的问题孩子还是会出错,我非常生气的批评孩子说“你就不能真听我讲吗?讲过的还是不懂说明你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


那天晚上,是我和孩子不愉快的一次学习。


第二天放学,我尝试再去检测一下孩子是否掌握了,可发现孩子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迟做数学题,直到最后孩子告诉我说“妈妈,我不想做数学题,我觉得自己很笨学不会,会做错。”


孩子的回答让我惊醒,看似为孩子好的严厉批评,其实是没有接纳孩子的犯错,我的不允许让孩子产生了恐惧和压力。


孩子犯错,不代表失败而是努力

犯错等于失败吗?犯错代表笨吗?


我开始问自己犯错等于失败吗?犯错代表笨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答案,犯错不等于失败,也不能代表笨。可我传递给孩子的感受却是犯错就是失败,孩子自己会衍生出犯错就是笨。


孩子对自己的错误,以及对于他的错误妈妈的反馈信息产生了恐惧,他害怕犯错。所以导致孩子讨厌再一次面对,也讨厌花精力去尝试。


即使去做了,他也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思考:“我做得对不对?是不是还是错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会把自己的精力分配在自己对恐惧的猜测中,进而对学习的专注和学习效率产生了干扰。

孩子犯错,不代表失败而是努力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专注,并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专注,并提高学习效率?我觉得需要让孩子消除对错误的焦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失败绝不是家长和孩子想要的,但有时候只有经历过失败,孩子才能在面临风险时不屈不饶地做出努力,发现什么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自己?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是把孩子的错误变成有效,而不是拒绝孩子的犯错。


需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犯错是常事,每个人每天都会发生,犯错并不是某一个人在做的事。


如果孩子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会更愿意接受接连不断的艰巨挑战,也就不会把错误看成是失败,而是将其看成通往成功的必修课好与转折点。


不让错误对孩子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感受而引发焦虑,或是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消极心理状态。


给孩子留出思考难题的空间,传递给孩子“错误不是代表失败,而是代表成功”的观点。

孩子犯错,不代表失败而是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中下等   花精   孩子   补习班   焦虑   专注   难题   数学题   恐惧   讨厌   批评   错误   努力   过程   代表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