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今日中秋,螺蛳君在此祝大家中秋喜乐,阖家安康!


不过每年中秋,#月饼包装#都会成为社会热议话题。那些华丽、花哨又不能重复利用的包装礼盒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远超月饼实际价值的溢价,最终还得由消费者买单。

天下苦过度包装久矣!

作为一种节庆食物,月饼追求仪式感无可厚非。只是,主次不分、浪费资源的做法,给喜庆的节日蒙上了一层阴影。关于月饼包装这事,我们可以学学古人的智慧。


中秋一直是我国传统大节,在古代生产力相对低下,材料较为单一,加上中国人一直有崇尚节俭的社会价值取向,月饼包装有一种实用又浪漫的仪式感——食盒。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应该对此不陌生。古时每逢中秋,月饼都是从商铺的炉子里直接装到自家的食盒中带回。就算是要送给亲朋好友,也是装盘由食盒盛放。哪怕皇宫大内,也不例外。


不过,打造一只实用的食盒,工艺非常繁琐复杂,尤其皇室贵族和官宦人家使用的食盒往往颇为精美,造价不菲。食盒作为一种特殊物件,实质上还反映了家族地位、富有程度。曹公写《红楼梦》,荣、宁两国公府,簪缨世家,生活讲究,一个小小的食盒便可见一斑。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83版《红楼梦》剧照


从古至今,食盒都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传承千年,这是为何?

古代食盒分竹、木、珐琅、漆器等材质,其中尤以木质的居多,如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酸枝木等纹理细密、色泽光润的硬木,不但坚固有韧性,保存得当可经久不朽,能够在好几代人之间传承,透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关系。


为了提升其实用价值,更好地传予下一代,古人还将食盒根据形状和用途分为捧盒、攒盒、提盒。


捧盒盛行于清朝鼎盛时期,以扁圆形、方形、钟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便于捧持的造型为主,广泛运用于用于宫廷和民间。


在宫内,太监们给皇亲贵族上食物或皇上赏小食给内侍的时候,所用便是捧盒,拿取时平稳且隔热。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清·掐丝珐琅捧盒


攒盒,取 “攒” 字的 “聚拢” 之意,类似于现代的坚果拼盘和水果拼盘,分小隔间盛放不一样的食物,古代也常用来摆放水果、糕点或者坚果,多是纸胎、木胎漆盒。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清·黑漆描金龙纹攒盒


提盒可能是我们最眼熟也最有印象的食盒,坚固有韧性,不但耐碰撞,且带有一定自重,无论挑、提都不会乱晃。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在古代,亲人探监时就会带上装有食物的提盒,还有文人出游时,也会用提盒准备茶水和糕点。

大型的提盒早期也被定位成市井小贩、酒肆饭店以及大户人家遣送事物的劳动工具。《儒林外史》第一回记:“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这里说的便是挑着的大型提盒。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实际上,食盒在古代可不仅仅是用来装吃食,它还扮演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角色。


食盒约始于魏晋时期,也唤作“椟”,“椟”与毒同音,而空食盒就是赐死的象征符号。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空鸡翅木食盒


据《三国演义》载:公元212年,汉献帝建安十七年,曹操想当魏国公,遭到三国第一谋士荀彧反对,曹操一气之下赐荀彧一空的鸡翅木食盒,荀彧遂服毒自尽。


唐朝的祭盒也是食盒的一种。祭盒分多层,摆满祭盘,祭盘里盛放了各种食物。这在祭祀典礼或是祭扫中,是足食的一种象征意义,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在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祭盘里的食物须有荤有素、有生有熟。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如韩国,在祭祀方面与我们保持了一致。《请回答1988》里,出现了很多次祭祀场面,摆盘就遵照了这一规矩。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唐·祭扫图


另外,宋元时期文人聚会,除了会用食盒装一些下酒菜,也常将其用来盛放笔墨纸砚、书籍手稿,甚至是梳子和镜子,以便在外整理衣冠和束发,相当于男人的梳妆盒。元戏《金凤钗》描写文人出游中有这样一段:“绿杨如烟,郊外踏青赏玩,春盛担子(食盒)都出去了。”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五代·周文矩文苑图卷


而在明朝,名流士绅携带的食盒,其身份象征作用远大于其实用性。他们通过食盒的工艺材质以及所盛物件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威望高低。如《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中就有记载:“西门庆听言大喜,即令来旺儿、玳安儿、来兴、平安四个小厮,两架食盒,把三千两金银先抬来家。”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到了清末民初,京城里的未婚男女互赠日用衣食,都是用食盒来装送。食盒此时作为传情达意的媒介,承载着浓浓爱意。因为“盒”与“和”、“合”字谐音,食盒因此具有“家和万事兴”的寓意。


所以,古代食盒的意义远超一个“食”字,它极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象征意义让古人自觉传承。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的载体,更是一种饮食文化的延续,反映着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所谓“钟鸣鼎食”之家,礼仪鼎器之邦,作为盛放食物的器具,食盒极具收藏价值。


如今,在各地博物院中,收藏着许多精美的传统食盒,有的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传统食盒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清·铜镀金倭角食盒 故宫博物院藏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清·吉林将军府龙纹木食盒 吉林水师营博物馆藏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清·象牙镂雕提食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显然,古人装月饼的食盒和现代用之即弃的月饼礼盒有着本质区别。


我们都应该谨记:吃月饼,吃的是一种情感,一种文化,而不是以资源浪费为代价的体面。套用冯小刚多年前的一句话:在对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各执一词的今天,杜绝浪费应该是可以达成共识的!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月饼的仪式感,被老祖宗玩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攒盒   月饼   提盒   食盒   故宫   红楼梦   珐琅   博物   老祖宗   祭祀   文人   古人   中秋   仪式   食物   古代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