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谨以此文纪念十二年前,我陪弟弟高考的那段岁月。生活再残酷,也感谢“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1、整个高三,他在与父母在对峙中度过


弟弟读高三那年,我刚毕业工作没几年。


那一年,我经常接到妈妈焦虑的电话,内容几乎都关于我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弟弟:


他经常生病,他脾气很大,他对父母不理不睬,他甚至拒绝沟通。


妈妈很担心,也感觉伤透了心。她有时候会哭诉着哭诉着忍不住哽噎:


“我上辈子欠了谁的,居然这辈子要受这个孩子的气?如果不是亲生的,谁愿意管他?!”


说归说,她依旧放不下对弟弟的一颗忧虑心:因为跟父母置气,弟弟已经足足两个礼拜没跟妈妈搭话,也没开口要生活费。


“我算算他的钱,应该花得差不多了,这周总会开口了吧,可谁知这孩子又一声不吭去学校了,他该怎么生活……”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怕孩子对自己怨气再大,都不忍心孩子吃苦。


为了安抚妈妈,也因为担心倔强的弟弟,我第二天在单位请了个假,匆匆从城市赶往县城弟弟的学校。


那个时候,弟弟还没有手机,我来到校门口,联系到他的班主任老师,最后才见到的他。


过了好久,弟弟姗姗来迟,整一个人就是颓废的样子。他又感冒了,咳嗽个不停。


见到我来,他也没有特别惊讶,毫不在意地问:“你来干什么?”


一副完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耍酷模样。


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心里藏了很多话,我最终也没有说出口,掏出钱递到他手里,说:“妈说你好久没拿生活费了,怕你不够用,给你送点过来。”


然后,我小心翼翼问他:“你最近是怎么过来的?”


“向同学借的呗!”弟弟不以为意地说。


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你还能借一辈子不成?但同时也对他的同学心存感激。


我从兜里多掏出几张人民币递给弟弟,让他回头赶紧把借钱还清,末了我叮嘱他:“钱不够花,打电话给我,我过来一趟方便的。”


弟弟没有说感谢,嘴里嘟囔了一句“知道了”,然后他又颓废地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我心里苦笑:谁让我是你姐,送一趟钱,来回就得耗上我半天呐!


这就是我的弟弟,一个高中三年挣扎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犹记得他中考失利,不仅没能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连退而求其次的普高,他都没资格进快班。


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很大,他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从此一蹶不振。那时候,刚刚有政策,交一笔赞助费可以进快班。


那一年,我拿出了毕业后存下的不多积蓄17000帮他进了快班。我原本希望唤醒他的斗志,从此狠下决心去改变命运,谁料高中三年,他却越来越颓废。


他的身上充满了怨气,抱怨父母没有文化,抱怨家庭没有背景,抱怨他没能像他身边的同学那样,过上宽心宽裕的生活。


这股怨气,甚至让他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而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始的这一幕。


2、高考前一个月,他终于低头后悔“来不及”


弟弟高三开始,全家人都在小心翼翼看着他的脸色过日子。


父亲心大,向来不管家里大小事;可母亲心思密,常常愁得睡不着。我一边做着母亲的思想工作,让她尽可能放宽心,不去干涉弟弟自由;一边我也小心翼翼试图接近弟弟,期望打开他的心结。


高三后,我抽空拜访了弟弟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不无惋惜地说:这个孩子心事太重,情绪太不稳,所以成绩忽高忽低。如果考得好,一本也有希望,如果考得差,那只能去中专技校。


听完班主任的话,我有些不知所措,我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能够帮得了他。而我唯一能做的是,尽量每个周末从我打工的城市回家,夹缝插针开导他。


也就在那段时间,在我搜索蛛丝马迹的时候,我发现了弟弟的秘密。


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他的苦恼一半源于原生家庭的不如意,而另一半源于他有一个心仪的女孩。但因为考虑到自己家境不好,能力不强,他没有底气向女孩示好。他很纠结,他也很痛苦,但作为男孩子,他根本就不愿意向任何人倾诉。


我一次一次试图打开他的心扉,可他始终用爱理不理的样子冷漠对待我的热情。


终于在高考前的一个月,也不知怎么聊开了这个话题,弟弟终于放下全身的戒备,愿意用平和的姿态与我对话。


那一刻,我终于感受到高考压力带给他的心理崩溃。随着高考时间越来越近,他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他不仅在为前面流失的大把时间感到后悔,他也无比抗拒回到中考失利的现实。因为他知道:如果错失这次逆盘机会,他的人生真的完了。


他害怕着,却又憎恨着未来过会像父母一样的普通人底层生活。


那个下午,我们姐弟俩关起门,聊了很久。


我聊了很多我自己在这个原生家庭里所承担的压力、痛苦,以及释然。也许在我的身上,他第一次发现,作为姐姐的我,其实比他过得更难,起码他还有我可以作为他的半个肩膀。


也许就是在这一刻开始,他才了解我、接纳我,信任我。


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解开心结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在高考前的最后时刻,唤起他的觉醒。


那个下午,我帮他制定了最后一个月的计划安排、内容侧重安排,也认定了执行策略:


不丢的分坚决不能丢;可以争取的分,努力争取;感觉吃力的分,索性放弃。


我按照计划给他补习文科,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教他关于阅读、关于写作的技巧。


在那一个月里,弟弟的心境终于恢复平静,他也听从我的建议,申请回家走读。


希望他能够平平静静走入高考考场,成为我们一家人最大的期望。


3、高考失利,他没能考上心仪大学


终于迎来了高考日,为了陪考,我在单位请了三天假。


早上我把弟弟送入考场,然后自己就考场周边溜达。为了消磨时间,我溜达到考点附近公园,一边看老人们健身,一边做十字绣,一针一线地缝着。


第一场结束,看弟弟从考场走出来,一幅还算轻松的样子,我舒了一口气。


他说,数学有些难,我安慰:你做不出,别人也一样觉得难。那几天,让他舒舒心心吃好、睡好、考好,成为最重要的任务。


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把弟弟送入最后一门考试的考场,我跟他说,我就不等他出来了,因为请假三天,我得赶回单位去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至今都成为弟弟调侃老爸的话柄。


最后一场考完回家,天突然下大雨。弟弟打电话回家,想让老爸来接,可此时的老爸正在麻将桌上说没空。


如今提起这一茬,弟弟还自我苦笑:摊上这样的老爸,也是我上辈子造化。


我庆幸,这是他最后一场考试,还好,没有影响他的心情。


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但放榜的时候终于传来了消息。


很多事情是公平的,你花了几分努力就会得到几分回报。弟弟没能像传说中的那样逆袭,但好在最后一个月,他夯实了一些基础。


考得中规中矩,上了一座二本的学校,没出远门,大学就在我上班的城市,姐弟俩彼此有个照应。


4、历经失败,他终于逆袭


有时候,长大真的是一夜之间的事。


当弟弟读大学之后,没多久,我突然发现丰富的校园生活让他变得阳光开朗。他的眉宇间不再充满怨天尤人,言语之间,好像突然明了人生真谛。


“靠不了父母,靠自己呗!”


这句话,后来很多次被提起,它弟弟之后一路座右铭。


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很多时候,作为家长,常常感慨孩子不争气,又期待着他能什么时候真懂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节奏,如果说我这个弟弟他开始懂事,那就是他在进入大学之后。虽然有些晚,但只要他愿意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第一个学期过后,弟弟跟我说,学院里面有一个名额可以通过考试从二本升一本,他想去试试。我全力支持。


我不知道他后来是努力在学习,但真的在一年之后,他成为了那个学院里面唯一一个从二本考入一本的学生。


弟弟说,成果在意料之中,因为他真的第一次开始认真而努力去学习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拼搏机会。


但也有一些意料之外,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学院备考的学生中,只有他唯一一人成功晋级。


从小城市辗转到省会城市读一本学校,地点的转变,学校的转变,带给弟弟最多的是他内心里面自信的充盈。


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入读新学校没多久,弟弟告诉我: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前一个学校里,有太多同学尽享大学生活的曼妙,但后一个学校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规划目标,都在努力拼命


向优秀看齐,才能发掘出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再后来,弟弟去500强公司实习,他甚至想通过考试到海外去就职。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他错失了第2次复试机会,没能如愿。


所有的经历,归于一个现实:努力,让他感受到打开潘多拉盒子的神秘。


在那几年,我也常常跟弟弟聊天,常常说到一个话题:像我们这样没有家庭背景的孩子,应该怎么讨生活?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个比拟:


“没有伞的孩子,那就快跑呗!”


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5、做生活里的强者,才能为自己争取幸福


大学毕业,考虑到家境情况,弟弟放弃考研,选择工作。


也许是太想改变命运,也许是还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根本就不知道现实生活里残酷的弟弟,卯着劲想要混得出人头地。


那个时候,他虽然毕业就考进国企,也被重用,但他觉得愧对青春年华,工作一年后,选择跳槽。


他带着满满的激情,去寻找初创型公司,希望自己伴着公司成长,同时成就自己。


可生活哪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在跌跌撞撞中,他接近生活真相,最后发现:让自己拥有稳定的生活,是一种幸福。


从此,考编、考公成为他的目标。从此,在年轻人下班就去打球、唱k的时候,他却躲进家里学习,在周末捧着大部头去图书馆里钻研。


弟弟高中三年叛逆闹情绪,最后一月姐弟谈心,毕业12年他无比感激


弟弟不爱跟家人讲一些他自己的近况,直到有一天早晨,他西装革履走下楼,妈妈发现异样,忍不住询问,他才透露心情愉悦地:考编过了笔试,他要去面试。


再追问,他就紧闭双唇。


那天,我记得妈妈带着激动的心情打电话问我,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我也一脸吃惊:他连我这个老姐都瞒着。


先做再说,成为他一贯风格。


也许上天眷顾他的努力吧,笔试通过、考察通过,他正式成为了一名事业单位的编制人员。


这个消息,瞬间在小村里被传开,无数邻居投来羡艳的目光。


再后来,又过了几年,他还想继续搏一搏,又在众人都不知情的状况下,再一次考公上岸。


如今的弟弟,早已对过往释怀。再和他聊起高考的时光,他自嘲一下:那时候,理想太灰暗,对自己有所放弃。


好在,他走了一段迷途,重回正道。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也让他明白:


抛不掉原生家庭,那就靠自己的努力,冲出原生家庭。



后记:


如今年过30的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组建了自己的幸福小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知识改变命运不是一句鸡汤,读不读书,在人生前一段路也许差距不大,但坚持读书,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奋斗吧,少年们。#高考有故事#在头条,搜高考,权威信息一手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快班   弟弟   怨气   姐弟   考场   叛逆   班主任   老爸   感激   父母   努力   高中   妈妈   孩子   家庭   时间   学校   城市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