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养老金换学区房:三者共赢还是全盘皆输?现实更残酷

看《小舍得》,视线一直被南俪牵着行走,从一个佛系妈妈,为了孩子的升学考虑,开始焦灼不再淡定,而生活也随着观念的改变,一地鸡毛。


特别心疼南俪,其实也是心疼自己,心疼生活中的妈妈群体。


在现实生活里,不是每一个妈妈都拥有像田雨岚那样一开始就鸡血上战场的勇气和毅力,很多妈妈,其实从内心来讲,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自己能够不紧不慢过日子。然而,大环境却不得不逼着妈妈身不由己拼命往前冲去。


南俪既不想女儿欢欢学习太辛苦,又无法承受女儿成为被淘汰的39%,于是和丈夫夏君山考虑到折中办法,买学区房,换学校。


《小舍得》养老金换学区房:三者共赢还是全盘皆输?现实更残酷


可一套学区房,不是工薪阶层说买就能够买得起的产物,哪怕像南俪和夏君山这样的中产家庭,在学区房面前也是愁眉不展。


好在,南建龙为了成全女儿买学区房,也作为这么多年来对女儿亏欠的补偿,他二话不说,瞒着二婚妻子,悉数捧出毕生养老积蓄。从此,南建龙幸福安稳的晚年生活不再安宁,脚踩隐雷,伤了自己,伤了老伴,也伤着儿女。


从二婚妻子蔡菊英的角度而言,哪怕她真的不图南建龙的钱,可当她得知丈夫瞒着自己掏空积蓄,空的不是一笔养老金,是她下半辈子的保障。


《小舍得》养老金换学区房:三者共赢还是全盘皆输?现实更残酷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说:“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一个人的认知觉醒,最终衍化为一个家庭的行动指南,悲悲喜喜,说不清,道不明。


放眼观望生活,有多少老人在子女意识觉醒后进退两难:给也不是,不给也不行,一套学区房,两代人的牺牲,三代人的惆怅。


01

“养老金”VS“学区房”:一场亲情与人性的考量‍


想起前些年看到的一个新闻,一起生活四十多年的老夫妻,因为妻子拿养老积蓄给孙子买了一套学区房,老两口吵得不可开交,直闹到电视台找人协调。


老叔叔一上电视台,话没说两句,就显得激动。原来他的妻子在前两年,瞒着他拿出所有养老积蓄,合计一百五十六万给孙子全款买了学区房,产证挂在儿子名下。


做父亲的认为,自己用半辈子的辛苦,为儿子出资买了婚房,已经做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和义务。眼看自己老了老了,想享受一把余生,却突然被告知,所有的积蓄掏空,全数又资助了孙子。


失去的不仅是钱,还有不被尊重的愤怒,妻子怎么可以不跟他商量,就擅自做主?


《小舍得》养老金换学区房:三者共赢还是全盘皆输?现实更残酷


然而,老阿姨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儿子、孙子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做老人的,能帮就要帮一把。也因此,她明知丈夫不会同意,也自作主张悄悄先把房子买下。可让阿姨没想到的是,从来不管家事的丈夫,这一次却反应激烈,一直要讨个说法。


养老金成全了学区房,学区房却点燃了家庭矛盾的火苗,这对老夫妻最后调节得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可以感知到的是:这个家,从此有了裂痕。


在这场“养老金VS学区房”的争辩战里,看似老叔叔是理性的胜券者,但当他回归家庭,他却成为被孤立的“亲情逆行者”。因为,在钱与亲情的天平里,他世俗地选择了前者。


活生生一场来自人性的考验啊!


好比电视剧里的南建龙,当前妻知会他要为女儿买学区房出力时,她的底牌只有一句话:我不想剥夺你做外公的权利。


这一句话,恰恰拿捏住了南建龙的七寸。且不说他本就愿意对女儿做补偿,如果因为金钱让女儿再度对他失望,那么可以说,他在这个世上再也没有指望了。


从来没有哪个规定说,孙辈买学区房,长辈必须出资。可但凡金钱与亲情扯上关系,金钱的衡量总被无限放大,无论哪种结果,终究被亲情占了上风。


《小舍得》养老金换学区房:三者共赢还是全盘皆输?现实更残酷


可是,当老人捧出养老金时,他们的心里到底怎么想?


讲真,我也是一个陷在学区房纠结里的家长,在犹豫该不该为孩子置换学区时,面对公公婆婆义无反顾掏出一生积蓄,无力拒绝。但我也清楚地能感受到,在老人慷慨的背后,是他们对余生的心慌。


那天,随着丈夫银行账户信息提示,婆婆的电话紧随其后,她向儿子“关照”:“妈可是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你们啊,如果我年纪大了,你们可不能不管我……”


这话听了令人心酸,仿佛偷剪走了老人的一段时光,可很多时候,作为中年人的我们却无能为力。在物质不断飙升的现实世界里,我们往往没有底气拒绝说“不”。


一头是老人,一头是孩子;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未来;看得到的是方向,看不见的却是希望。


02

举全家之力砸学区房,亦是一场“孩子”vs“未来”的博弈


养老金VS学区房,考验过亲情,考验过人性,却未必通得过孩子的考验。


当全家举力拿下学区房,对老人来说,完成了使命;对父母而言,交代了责任;然而接下去,对孩子来说,却成为重压开始。


虽说学区房是对孩子上学的一个托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却让孩子承载更多的学习压力:在一个优秀的学习氛围里,你势必得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你才能在学校里站得住脚,对得起父母斥巨资买学区房的代价。


“我们花了那么多钱,给你买了学区房,你若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


这句话,或者会成为戴在孩子脑壳上的紧箍咒,若孩子懂事,愿意努力去拼,那么全家欣慰;而如果孩子叛逆任性,又或者孩子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学习,那么原本和谐的家庭,就会从此闹得鸡犬不宁。


初衷只想为了孩子好,结果却往往被倒逼:父母不堪经济压力,孩子不堪学习压力,效果适得其反。


想起另一个育儿剧《虎妈猫爸》,赵薇饰演的虎妈为了能把孩子送进重点小学,她不惜降低生活品质,直接变卖大房子,住进老破小;当她发现孩子能力有差距,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职业前景,辞职成为全职,悉心辅导孩子迎面赶上。


《小舍得》养老金换学区房:三者共赢还是全盘皆输?现实更残酷


当父母把所有的精力和压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只想着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他是不是承受得了?


电视剧中的赵薇女儿,后来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现实中也有多少孩子在学习压力下,厌学、抑郁?


学区房成为五行山,背负得了压力的孩子翻个筋斗云腾空到了天上,而不堪重负的孩子,生生被压在山下,无法动弹。


不是说,孩子不应该努力学习;也不是说,为人父母不该为孩子未来考虑。只是,当父母们决定举全家之力砸一套学区房时,是不是也应该衡量一下孩子的能力,以及评估一下自己的承受力?


如果,一切并不是朝我们设想的目标发展,我们彼此都能承受吗?


心态平一些,努力多一点,或许才会离目标更近一步。


03

“学区房”VS“幸福感”,什么才是生活真谛?


就在这两天,我所处在的城市落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个结果看起来很意外,却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年,宁波一直蝉联全国幸福感城市,甚至在2019年位居前三甲。


意料之中的是,宁波这两年,房价直线飙升,甚至引起住建部关注约谈。


一个因为房价高被请去喝茶的城市,落选最具幸福感城市,似乎也合情合理。


虽说房价不是幸福感城市评断的唯一标准,但房价也的确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舍得》养老金换学区房:三者共赢还是全盘皆输?现实更残酷


对于像我们这样一波家有上学娃的家庭来说,能不能再努力一把,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区学校,成为众多家庭为之孜孜不倦拼搏的目标:


倾尽一生积蓄,背负巨大贷款,甚至动用老人的养老金,只为一套学区房。


没有学区房,孩子就一定没出息吗?似乎也不是。


有了学区房,孩子就一定能够火鸡变凤凰吗?也不一定。


可是学区房,就像是一个无底的焦虑旋涡,不断涌动,不断席卷着观望者的情绪。


人或许就是这样,对于无法掌控的未来,总是充满深深的恐惧。




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电影《求求你,表扬我》里,范伟饰演的杨红旗曾经有一段经典台词:


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拿着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小舍得》养老金换学区房:三者共赢还是全盘皆输?现实更残酷


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总习惯仰望别人,于是总感觉别人比我们幸福;但事实上,我们也是别人仰望幸福的对象。学会低头看一看自己的拥有,其实我们也很富有:


房子也许不大,一家人感情很好;孩子也许不出色,他却活得积极阳光;平淡而又温馨,不失为隽永的幸福味道。


想起一段话,自勉,亦共勉: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

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

成熟后,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


生活总有各种诱惑得失,心境也难免起起伏伏,把经历当成修炼,学会与自己和解,学会与生活握手,幸福就在下一个转角,不期而遇。#育儿事务所#


我是诺妈,成长路上的男宝妈,教育专业,媒体从业,专注孩子成长研究,为父母提供有价值的育儿之道。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学区   养老金   孙子   积蓄   认知   幸福感   亲情   残酷   老人   父母   女儿   现实   压力   孩子   幸福   家庭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