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

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

本文作者:向睿洋,华章心理策划编辑,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社会心理学硕士,北师大心理学学士,知乎心理学优秀答主“向伯”

每逢新年或生日的时候,你是否都会对新的一年立下几个flag?

面对镜中自己变宽的身形、上移的发际线,你是否常常告诉自己是时候做些改变了?

在无数个疲惫的工作日的夜里,你是否感到自己一步步陷入平庸的泥沼,想尝试过不一样的生活?

我们都想变成更好的自己,想过上更好的生活,想不断自我成长,想高效学习、读书充电、早睡早起、减肥健身、练习实用又酷炫的技能……然而,倒下似乎是flag的宿命,我们总是空有想法,却难以将其实现并坚持下去。年复一年,我们的生活似乎没有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自我成长绝非易事,鸡汤式的鼓励并不能帮你成功。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优秀的人,他们看起来高度自律、执行力强,但对于他们如何成功,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存在很多误解。我们以为,他们的成功无非来源于两个因素:动机足够强+意志力足够强。

好在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揭示了我们对于动机和意志力的理解都存在巨大的偏差,而真正的想到又做到来源于3个因素:内在动机+习惯+不断设定目标并实现目标

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

1.动机:重要的是质而非量

我们通常以为,动机只有强和弱的区别,如果一位朋友立志减肥却久久不见成效,你可能会想:他是不是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不是并没有真的想减肥?

但事实上,你的朋友可能真的特别想减肥,甚至被这种想法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以为减肥的动机是“胖与我对自己身材的预想不一致,我想要瘦下来”。

可实际上真正的动机可能是“大家都觉得瘦才好看,胖不好看,所以为了达到好看的标准,为了让别人喜欢我,我应该瘦下来”。

细品之下,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

在《内在动机》一书中,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指出,人们对价值观的内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叫内摄,即“我应该/必须/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我就可能被批评/嫌弃”;另一种叫整合,即“我要这么做,因为我认同它”。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是出于对某种价值观的内摄,那么驱动我们的就是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

内摄和外在动机会让你压力很大、很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它背后的逻辑是:我本来是一个不好的、没用的人,必须不断逼迫自己去实现外界期待看到的好的行为,这样我才能有价值。于是,自我成长对你来说变成了一种对抗和折磨,你自然很难坚持下去。

遗憾的是,我们的成长环境中充斥着控制,很多人曾对我们说过“你应该”“你必须”,让我们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内摄的模式。过上想要的生活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你想要的是否真的是你自己想要的,明确你到底是“想要”还是“应该”做到。

自主的选择才最有可能坚持下去,你需要有内在动机,而《内在动机》能帮你调整你的动机。

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

2.习惯:无意识的力量远远大于意志力

调整好动机之后,我们需要让改变坚持下去。提到坚持,我们总是一下子就想到面对美食诱惑却苦巴巴地吃沙拉、明明很累了却还要鞭策自己从床上爬起来锻炼的“痛苦”画面。

我们总是把意志力等同于抵抗诱惑。“抵抗”这个动词很形象:当我们说意志力时,我们想到的是用理智压抑情感,让超我战胜本我,为了长期回报而放弃眼前的享乐,是不断否定自己的欲望,是拿着一根鞭子不断鞭策自己。

我们以为,自律的人最擅长抵抗诱惑,总是能够靠意志力战胜欲望。

然而,心理学研究发现,真正自律的人其实就很少有欲望!这是因为,减肥健身、读书学习这些我们“拼命”想做到的事,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就会去刷牙洗脸一样,他们想都不用想就直接去做对的事,根本不需要先和欲望搏斗一番。

反而,是那些自律水平处于中下游的人,会产生很多的欲望,并且不断和欲望拉锯。

在《习惯心理学》一书中,研究如何养成好的生活习惯30余年的心理学家温迪·伍德告诉我们,一味地迷信意志力其实是“庸人自扰”,借助习惯的力量,才能轻松让改变坚持下去。

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

3.设定和实现目标:刻意练习,不断精进

如果你想实现的只是坚持做某件事,比如每天锻炼、读书、早睡早起,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动机+习惯就够了。

但如果你想要的是学习一门新技能并不断进步,成为某一领域的达人,那么习惯还远远不够,甚至可能阻碍你。

“习惯成自然”不假,但“熟能生巧”却不一定是真。养成习惯,会让我们不用动脑子就快速行动,却也让我们容易陷入平庸。

要不断精进,我们需要的是刻意练习,以及不断给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

《刻意练习》一书中指出,勤于练习才能成功,但练习不能只是埋头练习,必须要有目的: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包含关于目前存在的不足的反馈,以及走出舒适区。

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

《如何达成目标》中则对目标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你会了解到目标可以分为展示才华的目标和谋求进步的目标,展示才华就是表现给别人看,而谋求进步是追求内在的掌握和进步;还可以分为进取型目标和防御型目标,如花一小时略读一本书vs花几天时间精读一本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了解了目标的分类后,你就可以根据你想做的事以及环境条件,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你还将学会如何将宏大的目标拆分成具体的目标,并制订计划,不断监控自己完成目标的情况。

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

4.从个人到组织:改变语言体系

对于个人来说,过上想要的生活=内在动机+习惯+不断设定目标并实现目标。

但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中,除了自身观念的改变和学习之外,与身边的人的互动也会对我们的前进(与否)产生影响。

此外,如果你是一个组织的领导人,不仅想实现个人的成长,还想推动整个组织的积极变革,那么你需要在整个组织中建立起一套促进改变的语言体系。

我们的思维中都有一种隐藏着的阻碍改变、固守成规的力量,而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语言模式来战胜这种力量。

《深度转变》一书中介绍了让改变真正发生的7种语言,帮助你实现个人和组织深度、持久的改变。

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 | 心理学书单

希望以上几本心理学著作对你有所启发,帮助你更科学地认识改变与成长,让flag不倒,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加入华章心理读者群

小编会在工作日定时通过好友申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阿姆斯特丹   心理学   书单   华章   鞭策   意志力   心理学家   工作日   动机   欲望   习惯   力量   自我   目标   语言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