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大学生校园消费贷是正确的方向

遏制大学生校园消费贷是正确的方向

3月17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对于在校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劳逸结合也好、搞第二产业也罢,但最基本是不能影响学业,有些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满足学习时间的要求,想试水商业,做网络销售、网上营销等活动。对于这种营销方式,未尝不可,但精力一定受到影响,不会全心力投入到学习中,由于经验不足,涉世不深,难免会被不法分子骗取信任,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过要说明的是,这种方式的投资,也没有什么不可,对于能够吃苦耐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挣取学习期间费用,减轻家庭负担的一种方式,也应受到赞扬。但要说明的是,期间的经营成本必须自有,不要涉及贷款,更不要涉及社会小贷公司的“校园贷”。

对于“校园贷”来说,有着多年的历史,坑害了不少在校大学生,如裸体贷等最有代表特点的“校园贷“”,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一个教育深刻的活教材。

之所以,校园贷让在校大学生受到不小的损失,关键是有些“校园贷”的经营者,属于违法经营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涉事不深的大学生,赚取更多的利润。其目的完全脱离了贷款支持经济发展的初衷,是从大学生身上揩油。

五部委出台政策,限制“校园贷”,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保护,对一些经营者来说,也少了犯罪的动机。毕竟政策的约束,是强有力的,是可以给一些不法行为者带上辔头。

当然,大学生要有自律行为,不要随心所欲,虽然禁止校园贷,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的贷款,同样受到伤害,要想远离校园内期间贷款的伤害,就要严格约束自己的一切行为,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把发展经济做好计划,不要把经济收入当做主页,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而不是其他,学到知识、学到了本事,就能够取得好的成果。

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学习的时期,而不是消费时期,更不要贷款消费,为了那么一点虚荣心,而影响到自己的信用,甚至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重拳出击!五部委:严禁小贷机构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原创每日经济新闻2021-03-17 21:11:20

过去几年,大学生因校园贷而背上沉重债务的事件屡次发生,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虚假、诱导性营销,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3月17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辔头   诱导性   人民银行   公安部   大学生   校园   教育部   办公厅   经营者   管理工作   贷款   秘书   正确   方向   方式   通知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