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什么是家长的新刚需?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来说,这一年都不好过。而过去几日的政策出台,股价跳水,正式宣告了教育市场化的终结。

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什么是家长的新刚需?


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什么是家长的新刚需?

朋友圈都在转发这次的双减政策,有的拍手叫好,有的担心课外班安排,还有的各种替培训机构大佬“分忧”。

说实话,这次的力度大家只有可能低估。因为教育市场化过去高速发展导致无序和有失公平,教育非盈利性的定位是不能变的。

无论我们是当热闹看,还是觉得和自己无关,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市场化的时代已经终结,教育回归学校和家庭的时代全面到来。

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什么是家长的新刚需?

我们真的还能重回那个教育学校化的时代吗?

从长远来看,国家的“双减”绝对是利国利民,教育一定要维护公平性、非盈利性,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对于每个家庭而言,享受公平的义务教育资源,而不是被无序的市场化机构制造焦虑,一定是好事,也是减压。

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什么是家长的新刚需?

很多专家从不同视角解读了这次的政策,作为一位家长,在我看来对每一个普通家长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龄前学科学习禁止。

2、学校会陆续提供更多课外时间段的安排。

3、义务教育阶段的周末、节假日培训都禁止。

这次双减政策背后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地治理某些无序的培训机构,而是有更深远的意义。

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什么是家长的新刚需?

作为家长,曾经想把孩子丢给补习班的简单粗暴做法,一去不复返了,留在我们面前大概有两条路:

1、更多投入到家庭教育,拼爹拼妈的时代落到每天、每晚、每个假期,而不是简单地投入金钱和资源。

2、对于一小部分家庭来说,一对一辅导的选择应该还会存在,但价格也许只适合小部分家庭。

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什么是家长的新刚需?

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呢?

1.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孩子,首先要另辟蹊径。我们不应该抹杀孩子的天性,需要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家长以身作则,耐心陪孩子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主动与孩子沟通

孩子进入初中后,心智逐渐成熟。建议家长转变教育方式,多与孩子沟通,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不要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3.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

此外,家长也要注意与老师的沟通。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老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你要知道老师对孩子鼓励的谈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4.家庭氛围

电子产品现在也是影响孩子学习的主要因素。孩子不离开电脑、眼不离开手机的问题,与家长的所作所为直接相关。

5.不要施加过大的压力

这一点在孩子的高中学习中尤为突出。高中生学习繁重,竞争压力大。不建议家长以各种方式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

所以,想清楚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实际情况,选好自己的路,心态上轻松上阵,行动上日复一日,方向上灵活调整,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大佬   家长   政策   课外   小部分   公平   意义   压力   简单   方式   建议   孩子   家庭   学校   时代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