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孩子一定要骂到让他害怕:家长的“威严感”到底有多伤人?

01 教育孩子,不把输赢当界限

周末,我和女儿去她的小伙伴儿家做客,平日里,她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大人们也经常在班级群里互动,但从没见过面,只听说:“她的妈妈是企业高管,年薪20万”。

我特别想见见这位传奇的妈妈,听说育儿很有道儿,上午的时候,两个孩子玩的特别开心,可中午吃饭时,却发生了一件让我不知所措的事情。

据女儿讲,文文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在班级里的成绩可以说数一数二,每天早自习都带领着同学们早读,女儿经常提起她,我也经常鼓励女儿,多学习文文的优点。

那天中午,文文妈妈给我们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午餐,但却没想到,午餐吃的特别尴尬。

骂孩子一定要骂到让他害怕:家长的“威严感”到底有多伤人?

我们按位坐好,兴奋地准备就餐,这时文文一个转身,就把一碗大米饭扣到了地上,见状不好,我马上起身,却被文文妈严厉的语言制止住了:“你别动,我管孩子的时候,不用别人”。

文文家有一个规定:如果犯错误了,不许狡辩,错了就是错了,所以每次文文犯错了,妈妈都特别强势,非得把她制服,赢了她。

我便小心翼翼地收回我的动作,静静地和女儿看了一场真人秀电影:

文文胆怯的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妈妈说:“捡起来,我让你捡起来,听见没?”

文文蹲在地上,把大块的饭团和碗捡起来,放在了桌子旁边。

妈妈说:“把饭粒儿都捡起来,一粒儿都不许有”

文文又蹲下身来,一粒粒的捡起来,看着她弱小的身体,我的心里尤为酸楚,但我和女儿却不敢去帮忙,最后,又让文文拿了一张面巾纸,把地板全部擦干净才可以吃饭,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饭菜都凉了,接下来的午餐吃的冰冷冰冷的,我和女儿谢过文文妈,就回家了。

回家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从文文捡米粒儿的神态里,我看到了她的无奈,不满和愤怒,因为害怕妈妈却不敢反抗。

与孩子发生矛盾时,主要有这样两种类型的父母:一种是,我必须赢,我必须把她制服了,下回她就怕我了。第二种是:父母怕孩子受伤害,无条件服从。

骂孩子一定要骂到让他害怕:家长的“威严感”到底有多伤人?

从心理学上讲:

第一种现象会产生的后果是: 孩子虽然表面服从,但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孩子没有参与其中,只是父母的强势感让孩子不得不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里会积累怨气,产生仇恨感,完全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第二种现象会产生的后果是: 孩子脾气越来越大,控制欲越来越强, 一旦出现父母不服从的现象,孩子会完全接受不了,以自我为中心,将来走进校园里,一旦出现不顺心的事情,心灵上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完全失去承受能力。

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情况,都无疑是毁掉了孩子自主能力,只有认清问题的关键,才会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02 孩子不是输给了战场,而是输了自主能力

那父母对孩子的这种错失教育,会让孩子造成严重逆反心理。

试想一下,现在孩子小,你可以用语言或者行动,进行强压式教育,可孩子长大了,你还能说服他吗?

经常使用这些语言:必须 、不行、立刻停止、我说话你听见没?等这些全盘否定的词去压制孩子的行为。

绝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经常采用过这样的方式,因为她们觉得,这就是把孩子制服了,我必须赢,深陷在非此即彼的教养方法,和孩子斗智斗勇,抱着:“我不制服她,以后怎么办?”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骂孩子一定要骂到让他害怕:家长的“威严感”到底有多伤人?

其实,这种思想往往导致孩子不再相信自己,认为我说什么都不对,父母永远是对的,我也无需辩解,在她们那里无济于事,孩子失去了对问题的自主性,别人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父母的这种强势感,让孩子处于被强迫,被执行,并不是心甘情愿去做某一件事,因为害怕父母生气,发火,长此以往,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亲子关系就会不断的恶化,越来越严重,总有一天会爆发。

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

骂孩子一定要骂到让他害怕:家长的“威严感”到底有多伤人?

黄磊的女儿多多,大家一定印象非常深刻,八岁的多多像一个大人一样,细心又体贴的照顾着弟弟妹妹们。

在黄磊的教育理念中,把尊重孩子,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力放在第一位。

在节目中,有人送多多一只小狗狗,多多喜欢的不得了,当贝儿也想跟小狗玩时,黄磊并没有直接命令多多,你把小狗借给贝儿玩会,而是,对贝儿说,狗是多多姐姐的,你要去和多多姐姐商量。

骂孩子一定要骂到让他害怕:家长的“威严感”到底有多伤人?

当贝儿玩了一会时,多多跑去找爸爸,爸爸说:多多你是姐姐,你可以自己解决的。

那黄磊给予女儿最多的就是:理解和尊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黄磊说:

我要教会她这样是对的,那样是不对的,我不喜欢摆爸爸的架势,在我看来亲身示范,让她身临其境体验更好。

她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担不做的结果,为自己负责。

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放纵,但尊重,不管制,但自主。

03 尊重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后果

父母与孩子吵架,要么孩子听父母的,要么父母听孩子的,当孩子什么都听从父母的时候,问题就大了。

生活中,要让孩子学会选择,女儿小的时候,我给她报了电子琴班,光是电子琴就买了三台,刚开始一段时间,因为好奇,学的特别起劲,每天晚上主动练习弹琴。

渐渐地,随着内容的加深,她越来越不爱学了,每次练琴都跟我唧唧歪歪的,耍小脾气;练了10分钟,便敷衍我,练完了,都会弹了。

后来,每次上课,都说自己肚子疼,可下课时间一过,肚子就好了,不疼了。

我曾三番五次的说服过她,不想让她半途而废,可最后还是尊重了她的选择,一次联欢会,老师问班上的同学,谁会弹电子琴,可以带到班级,给大家配乐。

那天,她回家跟我说,妈妈,要是电子琴继续学就好了……

我知道她后悔了,我耐心的跟她说:“既然已经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也希望你学会承担后果。”

卢梭说过:要尊重孩子,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热衷于替孩子做主的父母,易培养出无想法,无自主能力的孩子;被控制的人生,让孩子不堪重负;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她像花一样,自然绽放。

输赢并不重要,学会尊重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七月,80后女青年,写有共鸣的文章,用心写作的行动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孩子   电子琴   威严   伤人   午餐   强势   班级   害怕   后果   想法   爸爸   家长   姐姐   自主   事情   女儿   父母   能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