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效应:不要让你的人生被“鸟笼”套牢

鸟笼效应:不要让你的人生被“鸟笼”套牢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的东西。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1907年,詹姆斯和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


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每次如此。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只好买了一只鸟。


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其实在鸟笼效应里,卡尔森也不是本人意愿,而是厌烦了每次要解释鸟笼的来历,而买一只鸟显然能更快的解决问题,但是他为什么不选择把鸟笼扔掉这个更加快捷的方法了,这就是鸟笼效应引人深思的地方了。


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满一些什么东西。


鸟笼效应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被使用着


“鸟笼”可以是别人送的东西或别人的一句话,也可以是自己买的任一物品或是自己的一个想法等。


比如你偶然买了一双新风格的鞋子,接着为了搭配鞋子你会买新的裙子、包包、化妆品......鞋子就是鸟笼,不知不觉把我们钱包里的钱都“圈”起来了。


要是收到一束美丽的鲜花,你肯定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家还没有花瓶,当买了花瓶后,你可能又会觉得桌布和花瓶的风格不搭,又要去买桌布,买完桌布,又觉得房间的整体风格不搭。


但是你从没想过这束花可能过几天就会枯萎,就扔掉了,没有想过放弃这个花瓶,而是要改变整个装修风格来配合这一束花,这样就是被一束花给困住了。


鸟笼效应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是看个人怎么去使用它。只是更多时候我们都身处鸟笼而自己都不知道而已,可能这就是老话常说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们心里有一个无形的“鸟笼”,它象征着不可预期的未知,为了让鸟笼的存在显得顺理成章,我们宁愿捆绑自己的生活。


可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但无法消除恐惧感,反而逼迫我们为了并不喜欢的鸟笼,买越来越多的鸟,彻底打乱自己的生活。


我们要如何避免生活中鸟笼效应的枷锁呢?


当你察觉自己或身边的人就要成为笼子的俘虏时可以试用以下这三个方法来避免被困在“鸟笼”里。


1、避免直线思维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是很难理解非线性关系的。我们的大脑倾向于简单的直线,也就是线性关系。


而这种以线性关系为基础的“线性思维”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擅长的,因为它最简单、也最本能。但大家往往在直线思维当中受情绪的影响较大,而忽视了我们真正要的是什么,它又是否适合自己,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一种结果。


直线思维思考的是事物的本质,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多样性的方法思考,在方法思考上千万要避免直线思维,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鸟笼”套牢。


另外,我们做事要以结果为导向,不要只是盲目地寻找方法。不如想想这个任务给你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让自己的思维有方向。


2、懂得断舍离

当别人送我们或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拿回一只“鸟笼”时,通常我们都会有两种选择,一是买一只鸟回来养把那空的鸟笼填满,要不就把鸟笼弃之不理。


但大多数的人们都会选择前者因为如果把鸟笼丢了会造成心理上觉得损失了什么,而拒绝了别人的“鸟笼”也怕会得罪人,显得自己好像不通情达理的样子。


对于我们不需要和不适合自己的,要勇于断舍离,敢于把心中的那只“鸟笼”丢掉。


3、控制自己的欲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拼命熬夜加班挣钱,努力追求去买更多更高档的东西但如果让他们说出需要它的原因时,相信很多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们的生活需要理性的对待,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枝枝叶叶,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


因此要简化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好好的把握时间来提升自己,任何时候,千万不要眼高于手,为自己当下所不能负担得起的东西而买单。工作生活中不好高骛远,踏实认真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熙桓心理】

鸟笼效应是人类最难摆脱的心理机制之一,人的许多心理困扰都来自自我的迷茫。当我们开始为了某个未来可能到来的偶然事件感到焦虑时,我们总会幻想着自己能做些什么事情来缓解。但实际上,我们的一些所作所为,大部分时候不但无法帮助我们摆脱困扰,反而会让我们越来越担忧。


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要无所畏惧的保持自己的本真,做最真实的自己。对生活不苟且,对人生不随便。愿我们都能走出“鸟笼”,不被鸟笼束缚自由。减少不必要的,增加有效的,这才是鸟笼效应的真正启迪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鸟笼   詹姆斯   效应   卡尔森   都会   桌布   笼子   线性   花瓶   直线   鞋子   思维   东西   心理   方法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