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父母这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踢足球、捉迷藏、100米折返跑、下跳跳棋、跳皮筋 、斗画片、踢毽子……还有打电动游戏。不得不说只要不让小朋友学习,他可以耍一整天不停歇!毕竟可以玩的乐子可真多啊!

但是你发现没有,很多游戏都有一定的『竞技性质』。哪怕不用真正分个输赢,排个名次,但是从过程到结果还是会体现出有高有低。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父母这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这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这样一类的孩子——赢了就欢天喜地,输了就生闷气或者大发脾气!没有达到预期,就非常容易情绪崩溃,表现形式常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

发泄情绪型:大哭大闹,推倒、摔打当下的道具、玩具等;

波及他人型:我以后再也不跟你比赛了,再也不玩这个游戏了;

自我消化型:不哭不闹、不蹦不跳,但就是不高兴,闷闷不乐。

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无论哪一种都让父母很担忧,因为小时候“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了也“赢不了”。

01

孩子“输不起”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想赢不想输是好事儿啊,证明孩子有好胜心!力争上游!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四岁左右的孩子会逐渐出现“外在认知”的想法,会从别人的眼中来确定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因此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受到别人的表扬,说明自己是最棒的,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肯定,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认,又或者会出现负面情绪。

“想要赢”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它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成为他们努力尝试和克服困难的动力。但是“输不起”是抗挫力差的表现,前期可能会闹情绪,后期可能会出现极端的行为。

抗挫力差的孩子往往无力应对困难和挑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看重与他人的比较,“赢”是努力的唯一目的,一旦与他人比较中失利或超过,内心会有负面情绪;

(2)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相信只有“赢”才是唯一的标准,赢了会得到荣誉和别人的认可。父母的爱;

(3)在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上,容易产生消极面,过度看重输赢,一旦“输”了就会自信心崩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4)无法接受“输”的结果,失败后歇斯底里地发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赢”甚至摧毁对方,或者情绪低落、萎靡不振,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父母这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02

为什么孩子会“输不起”呢?

但如果孩子几乎每次都“输不起”,那么,往往是孩子在面对输赢时,参照标出现了异常。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和自我意识不同,他人意识中很多内容,比如利他行为的出现,是孩子通过社会模仿习得的。也就是说,孩子会把大人的反馈和行为,作为对自我、对他人认识的参照标。

试着回想一下,当孩子哭着喊着说“不要输”的时候,我们的回应方式有哪些?一般来说,负面反馈中最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夸奖,“哪里有输啊,我看看,我家宝宝最棒了”——这是片面夸大事实;

又或者是表达沮丧,“唉,真可惜,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赢了”——这是过度负面情绪映射。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父母这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这两种方法其实在社会模仿的研究中,都容易有偏颇。

当我们忽视客观现实,对孩子的表现片面夸大、或者消极对待的时候,是不容易帮助孩子建立全面的自我认识的,更无法帮助孩子分清楚真实的他人评价。慢慢的,孩子会变得过度“依赖”身边的人的表情、言语和态度,最明显的就是孩子会很注意爸妈的脸色,会根据爸妈的脸色来判断自己到底“行不行”、“好不好”。

而当孩子的内心价值不足以支撑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孩子可能会自卑、退缩、徘徊、胆怯,这是常见的“逃避”表现;

还有一些孩子则相反,会变得争强好胜,需要用别人的肯定和恭维,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仿佛只有自己做到最好,才能够获得其他人的喜欢和认可。

所以我们自己自身是如何看待输赢,如何去看待孩子游戏、生活、学习中的名次,都会对孩子面临输赢时候的心态有着很大的影响。

父母态度:看父母脸色长大的孩子,未来有多苦

父母行为:真正的听,不仅要用耳朵听声音,更要学习用心去感悟

心态平衡的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更自如地面对输赢,也会让孩子明白,面对难题时的沮丧、逃避、否定,都是人之常情,但也可以从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尝试想办法找破局。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父母这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03

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1、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输赢观

父母可以先问问自己:孩子输了一次比赛、一次考试,他的人生就完了吗?孩子习惯了每次都赢就一定是好事吗?万一哪天输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只有父母自身能够坦然地接受孩子的输赢,才能让孩子放下“只能赢,不能输”的不合理信念,形成正确的输赢观。

无论孩子是输是赢,父母都要冷静面对,不要被结果控制了情绪,不要给孩子一种“只有赢才能得到爱”的感觉。当孩子赢了,可以对孩子说:“看到你赢得了比赛,你很开心,我们也为你感到高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说看,你是怎么赢的?”当孩子输了,可以告诉孩子:“一时的失败并不丢人,失败后放弃努力才可惜,更何况并没有绝对的输赢。”

2、向孩子示范得体地输

父母可以在日常小事中为孩子做“输得起”的示范。如当双方发生意见分歧时,不过分争辩,而是遵守原则,心平气和地商讨,谁有道理就听谁的,让孩子感受到“输赢没那么重要”。父母在与孩子比赛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输给孩子,然后装作沮丧地对孩子说:“我输了,我觉得自己太笨了,学不好了,我不想再学了。”孩子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反过来安慰大人:“妈妈,你不要泄气,输了不要紧,只要多加练习,多总结教训,你一定可以的!”让孩子在“教育”大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父母这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3、鼓励孩子在输后赢得“复盘”的机会

暂时的输有利于孩子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无论是比赛还是考试,结束之后都可以“复盘”,分析做得好的方面和需要改善提升的方面,以便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例如孩子在重要考试中失利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父母可以与她一起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你一向都很努力,希望能够保持优秀,这次考砸了,你的心里一定不好受。但爸爸妈妈认为,这是一次总结反思的好机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这次暂时的失败中能学到什么。”

考试后细致地分析每一门学科的考试情况:哪些是正常发挥、考得相对理想的;哪些是发挥失常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没有掌握的,接下来有什么方法可以补救。这样就把一个看似无法扭转的大问题分解成了几个小问题,有针对性地逐个击破。体验过失败,才更能够体会成功的喜悦;经历过输,才能更好地赢。要让孩子知道,比起结果,面对输赢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父母   孩子   可能会   输赢   负面   脸色   大人   心态   情绪   态度   自我   努力   评价   方式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