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之前,看到一则让人心塞的新闻。

江苏盐城有个12岁的男孩,因为弄坏了饭店里的物品,不但不认错,反而愤怒地动起手打妈妈。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结果,妈妈也被激怒了,和男孩扭打成一团,周围的人赶紧上前制止,这场风波才平息。

围观群众还友好地提醒妈妈:“这孩子脾气太大,要好好管教。”

网友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

@Maxwell_妖:

真可怕,等男孩长大了,妈妈老了没力气了会怎样呢?典型的家庭教育失败

@闲时花开:

确实有报告指出,8岁之前表现出明显攻击倾向的小孩,长大后进监狱的可能性非常高!

@巴啦啦魔仙堡:

讲真,现在的小孩子脾气好暴!我一个读幼儿园的侄女,打起人撒起泼来可不是唬你的幸好她爸爸能镇住她。

@Gloria-77:

家长没有方法和教育,只有愤怒和攻击,这行为招人反感,孩子根本不会尊重你。

看到这儿,着实让人百感交集。

一方面,孩子爱发脾气,确实需要引起父母重视。

另一方面,这位妈妈在生气后第一反应是打回去,是否也暴露了某些不当的教养方式呢?

如果妈妈回去后继续以暴制暴来“管教”儿子,孩子是会脾气变好呢?还是会更加暴躁呢?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教养方式影响孩子性格这一现象,还发生在拳王邹市明儿子轩轩身上。在节目《妈妈是超人》中,轩轩总是被外婆“修理”,被训斥还打不得你了?

而父亲邹市明所从事的职业,在轩轩看来,也是“打人”。

慢慢的,年幼的轩轩似乎也学会了将打人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心情不好要打人,弟弟不乖打弟弟。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回归自身,当发现自己的孩子也爱发脾气,一不顺心就撒泼施暴,我们作为家长也应该要想下↓↓↓

是不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呢?

雷区一:跟着生气

有位妈妈说,孩子脾气总是特急,昨天晚上玩小游戏,做不出来,就开始摔摔打打的,她觉得自己气得都要吐血了。

气吐血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孩子生气她也生气,却是很真实的表达。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之所以跟着生气,是因为孩子做了让人生气的事,但实际上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家长发脾气的情绪来源,并不是源自当下,而是源自于过往压抑情绪的积累,之所以跟着生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往压抑的情绪被激活。

大家可以试着想一下,如果我们某天心情大好,就是足够宽容的,而当烦躁的时候,才会像个炸药桶似的一点就爆,对不对?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孩子发脾气,父母也跟着发脾气,未妥善处理的教育方式是会埋下隐患的,所以当矛盾发生时,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来应对。

《情绪智能》的作者丹尼尔戈特曼博士告诉我们:

孩子情绪表现最强烈的时候,也正是情绪管理训练的最佳时机。

孩子常常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家长要尽量准确地解读,显然并不容易,因为行为是显而易见的,而情绪却是隐藏在行为背后的。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家长们引导的方式方法也会有区别,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冷静,提高内在,更灵活地对待孩子的行为。

雷区二:认为发脾气是一件不好的事

情绪是一种能量,它不会凭空消失,我们压制愤怒并不会让愤怒消散,并且压抑的情绪就像弹簧一样,终有一天“积分兑大奖”。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从小他的爸妈就告诉他,第一不能哭,第二不能发火。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所以他这些年几乎不发脾气,说自己是很冷血的一个人,没有真实情感的存在。

一个人没有真情实感会怎样?会失去爱的意识与能力,那么人生也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无意义。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过: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其实孩子“发脾气”和“哈哈大笑”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情绪表达的方式。如果父母能察觉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并且加以引导,孩子自然而然会情绪管理,发展出更高的情商。

雷区三:不满足你,惩罚你

“你好好说话,我还可能给你买,发脾气可就更没戏!”这位妈妈坚决地拒绝孩子,目的是想让孩子知道,哭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相信很多的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用心是好的,希望孩子好好说话来解决问题。

但却忽略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哭闹是失望情绪的一种表达,妈妈借机惩罚,孩子可能会用更激烈的方式来对抗,从而引发更多的问题。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真的很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当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当家长用惩罚、不满足的方式,孩子不但学不到好好说话的经验,还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否定。感受不到爱的孩子,会不断去证明父母是否对自己有爱,更会经常发脾气。

正确引导胜过千句说教,一切都有方法与技巧。关注沐苗,给你最好的家庭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孩子   雷区   心理学家   教养   打人   脾气   愤怒   生气   情绪   家长   父母   男孩   妈妈   方式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