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如今,科技时代让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奇”

要说现在科技时代到底有多发达和进步?你可以看看现在孩子们的笔袋中那些神奇地文具,真的是处处充满设计。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我姐姐家的女儿有天来我家写作业,我看到那鼓鼓囊囊的笔袋我都惊呆了,心想着现在的孩子都这么爱学习?

后来一打开简直打开了我的新大陆,现在已经不用橡皮擦了,有些笔写完字后,后面自带的东西就可以直接擦掉,还没有任何橡皮擦垃圾。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还有要是桌面上卷子上有很多笔削或者是橡皮擦削,根本不用都整成一堆扔进垃圾桶了,而是有那种像机器人一样的东西

你只要打开他就像个吸尘器一样给脏东西自动吸走了,还有自动转笔刀,都不用人们自己扶着了,自己就开始运作。

只能说现在科技时代太神奇了,孩子们也真是生在了幸福时代啊!不过这些文具只有好处吗?坏处也是让人头疼啊!


如今孩子的“文具”能有多高端?辛辛苦苦2小时,一个操作全白忙

小迪是一个二胎宝妈,二胎本来不想要,但是是意外有的,老公想要二胎于是就生下来了,不过因为两人的都说好,不可以偏心小的。

所以自从有了二胎小迪就更加疼爱大宝了,大宝上学以后更是想要任何东西小迪都给买,只要合理,大宝很好学经常想要各种文具。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小迪看着这些神奇地文具也很有意思,于是就给孩子买了,这天大宝写完作业出来玩一会,弟弟自己跑到各个书桌前玩 ,一不小心就像桌子上的水杯碰撒了。

听到声音一家人赶紧过来看,结果哥哥看了一下湿了的作业本崩溃大哭,一开始小迪以为是弄湿了很难过,结果儿子说那个笔是水溶的。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遇水就都没了,小迪晾干一看,还真的一点作业的痕迹都没了,相当于白写了,这可真是儿子辛辛苦苦两个小时写出来的。

一个操作全白忙了,看着儿子哭得泣不成声,小迪教育了一番小宝,并且让小宝给哥哥道歉,哥哥最后只能委屈屈的继续写作业了。


有没有必要给孩子买高科技文具?

首先,真的没必要,因为要知道文具的发明一开始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写字更方便,一开始人们都直接拿铅写字,每个孩子手上都是铅。

再加上那个时候家长也比较心大,所以那个时候孩子铅中毒的有很多,不过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发展。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其次,现在给孩子们设计的玩具已经偏离了舒适感,反而是越来越花里胡哨,就为了吸引孩子们买,但是并没有啥用。

就比如上面的水溶笔,你要是不小心遇到谁,那真的是白忙了,这种崩溃连成年人都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小孩子了。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这就像是你写了一半的文案,还没保存电脑崩溃了,再打开啥也没了一样,也许电脑还会有备份,但是我们手写的那没了就是没了。

再有现在很多高科技还有亮灯笔之类的,这些都会有安全隐患,并且笔越好看愈和容易影响孩子们认真听讲。因为很容易孩子就被吸引了。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最后,高科技文具很容易形成孩子间的攀比心理,因为大家都知道什么笔好看,什么笔贵,要是你拥有了,并且还被其他同学追捧了。

孩子的攀比心一下就被满足了,因为自己得到了满足,于是就会变本加厉,还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爸爸在日本打工。

所以他的笔不是百乐就是果冻系列,百乐其实还好,但是果冻笔系列就非常贵了,一支这个笔在我们那个时候就达到了38-70的价格

但是那个时候班级里的人都很羡慕他,于是没过多久班级里就泛滥了,这就是攀比心。


给孩子买文具看这几点

材质

材质是不是安全的,因为很多孩子会有咬笔的习惯,要是不安全,这会导致孩子中毒,所以材质很重要。

舒适感

再有就是给孩子买更贵的笔是为了让孩子握笔更舒服一些,要是握笔不舒服孩子的手就会被磨破,并且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字迹。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所以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不然很快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写作业的疲惫就慢慢开始不爱写作业和学习了。

实用性

还有一些笔根本就是长得好看,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实用性,我们需要给孩子买一些实用性的笔,每天用到的频率高,这样才买的值,这也是培养孩子的消费观。

你们见过最高科技的文具是啥?

高端文具的背后,是攀比心

“别人有的,我都要!”

如果任由孩子的攀比心发展下去,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某个教育类节目,16岁的女孩对主持人说,当她给爸爸要钱时,爸爸就打她。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爸爸特别可恶,我们继续往下看。


这位父亲是一名普通保安,每月两千七的工资,女儿要走两千四五。


女孩要钱目的很多,比如买衣服、请客吃饭、报补习班(爸爸觉得她根本没报)、买苹果手机……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女孩还说:“同学有的,我也要有。”


当主持人引导她考虑一下父亲能否负担得起时,她理直气壮地说:“是我爸爸没本事,他有本事他赚大钱呀!”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之后,就会回家对家长说:

“XX有滑板,我也要”;

“XX有艾莎公主裙,我也要”;

“XX有蓝色画笔,我也要”……


如果只是这样,家长们大多还可以选择拒绝,因为这是无理的要求。若是孩子再加上一句:

“别人都有,就我没有。”


这时,家长们还能拒绝吗?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家长害怕拒绝孩子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害怕孩子自卑,所以很多家长最后还是会买买买,并且安慰自己,没什么大不了,孩子的快乐最重要,不就是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东西嘛!


后来 ,孩子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他的欲望也在不断提升着,总有一天,会到家长无法满足的地步,而这时,已被满足习惯了的孩子并不会理解你的难处,反而会埋怨你,怨恨你。


孩子为什么会有攀比心

我们要弄懂孩子攀比的背后原因,再加以引导。


1、想在孩子中更合群:

孩子分不清想要和需要,他们往往觉得想要就是需要。其实不仅是孩子,成人遇到双十一,一冲动起来照样分不清“想要”和“需要”。


像孩子说“XX有滑板,我也想要”,是同伴压力下的想要。


孩子进入集体中后,一方面希望在集体中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希望受到大家的接纳,因此孩子会很在意别人有什么,当自己也有这项东西时,因为物品一致性以及共同话题,孩子能感受到归属感。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2、能自主挑选自己想要的:

有些家长给孩子买衣服、水杯、文具等物品时,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挑选,孩子的真实喜好被压制。


所以当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拿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羡慕之情,然后说出那句“XX也有,我也想要”。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该怎么面对孩子的攀比心

1、家长、教师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

幼儿是正发育的幼苗,需要家长、教师的灌溉培育,浇水过多会使幼苗淹没,营养过剩会停滞不前,因此,家长、教师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握程度,适时给予鼓励,保护其童心。例如:幼儿刚上幼儿园怕陌生人、新环境,不愿上学,家长就可采取买与小朋友同样的书包来鼓励其上幼儿园,要抓住幼儿攀比心理适可为止,鼓励向上。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2、年轻父母不要过分疼爱独生子女,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姑息迁就很容易造成攀比惯性,以致变成贿赂幼儿,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育。

3、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这说明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教师的正确教导。幼儿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幼儿做表率。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4、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当幼儿出现攀比现象时,作为家长、教师应当视其情况做出合理的教育,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幼儿的攀比问题。


5、引导孩子区别“需要”和“想要”:

分清“想要”和“需要”对孩子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所以家长反反复复的教导,反反复复的练习,孩子才会烂熟于心。


比如家里一堆小汽车,孩子还想要汽车,那家长就可以问宝宝“是你想要,还是你的朋友都有了你想要它?”将孩子的注意力从买不买上转移到需求上。


家里玩具多的,还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个小建议,让孩子拿最喜欢的玩具去跟别人的玩具交换,在来回的思虑中,孩子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对哪个玩具是真爱。


6、教会孩子支配金钱:

对金钱的教育,其实我们可以趁早。

埋头苦写两小时的作业说没就没?原来是一场高端文具的“变形计”

在宝宝3岁的时候,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并引导孩子合理分配。


在最开始时,孩子可能会什么都想买,不过此时家长不要过度干预孩子消费,但可以帮助孩子记账。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享受消费,也让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花完就没有了。这样的教训,有利于孩子形成初步的理财能力。


而且孩子自己买的玩具,光是和朋友说“这是我自己买的”,就可让孩子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骄傲感!


小蛙说:

小朋友间的互相攀比其实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发展过程,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儿还是要看家长怎么教导。


无条件的顺从不行,当然一刀切的拒绝也不行,松弛有度,适当满足,大家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把握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文具   幼苗   作业   高科技   实用性   材质   小朋友   幼儿   神奇   爸爸   家长   玩具   东西   教师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