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棒棍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些理念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但打出来的学生真的能成为“人上人”吗?

如今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家长的心头大事,家长总会将目光放在学习成绩上,而忽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心理学家曾明确提出过: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成年后的任何反常举动都与之有关。这足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

在学生年纪较小的时候,常会因为调皮让家长忍不住“动武”,尤其发生在超市中的一幕,更让人争议不断。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爷爷在超市对孙女“痛下狠手”,路人上前劝阻

在超市中,有个小学生不知名的嚎啕大哭,工作人员上前查看后发现,原来是爷爷嫌学生不听话,直接下狠手打学生,学生的鼻血流了一地,这位爷爷还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工作人员赶忙拿出纸巾,帮学生擦洗鼻血,没成想爷爷更生气,将孙女的头扶正,再一次狠狠打了一耳光。过路人纷纷看不下去,质疑这位老人是否是学生的亲爷爷。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然而老人却理直气壮,大声吼道:用你多管闲事?谁不是被打过来的?我自己的孙女,我爱怎么打就怎么打!路人见状气愤地拿出手机报警,老人看这架势才安分下来。

在大庭广众之下尚且敢如此打骂学生,那么在家里或者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多少同类事情发生?这样的悲剧每天又在多少学生身上上演?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多年后差距很大

性格存在差异

如果学生总是挨打,就会长期处在挨打的阴影下,这会让学生变得小心翼翼,性格也极为暴躁易怒,带有攻击性。这是因为在遇到问题时,家长总是用“武力”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潜意识里也会用攻击来保护自己。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还有一些学生会变得自卑、懦弱,跟他人说话时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这是因为家长的打骂让学生变得毫无自信,做什么都畏首畏尾。

所以家长经常打骂学生,长大后多半性格自卑,情绪消极,而从不挨打的学生,则会非常自信,凡事积极乐观。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情商水平存在差异

情商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生在毕业后走进社会,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那么职场中情商的作用就不可忽视了。经常挨打的学生,潜意识里形成了用简单粗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很难遇事换位思考,也难以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而从不挨打的学生,他们能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之下,形成有问题好好沟通,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更好的与人相处。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学习成绩不同

在一些家长眼中,或许认为“棒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可是在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看来,班级中成绩不错的学生,很少是家长打出来的。

相反,经常挨打的学生往往学习效率不佳,成绩总在班里“打狼”。家长监督学生学习是好事,但如果采用动手的方式,就会适得其反了。而且长期挨打的学生,精神状态也会不好,活在挨打的阴影下,自然而然影响学习。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钟南山:优秀的学生是教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

钟南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疫情期间,他是全国人民心中的伟大人物。他表示,优秀的学生是教出来的,而不是打出来的。

钟南山在《大家》栏目中曾说过这样一段故事,小时候因为嘴馋,将家长给自己交到学校的伙食费偷偷花掉买了零食,临近期末时,家长想看自己的饭钱还剩多少,他才坦白。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在家长得知此事后,钟南山认为自己可能要大难临头了,肯定免不了一顿打,但家长只是问他:南山,你好好想想,这件事你做得对不对?

然而对于学生时代的钟南山来说,这句话比一顿打还让他记忆深刻,所以他再也没有干过同类的事情。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其实犯错是学生成长的常见之事,家长应该让学生勇于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好好解决问题做出弥补,反思自己的错误在哪,而不是直接“拳打脚踢”。

在时代进步的当下,教育学生讲究的是科学,用老旧的“棒棍”理念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由于小时候总是挨打,导致亲子关系决裂的事还少吗?有多少家长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对学生痛下狠手?又有多少学生努力读书就是为了远离家长的“魔掌”?

学生犯错可以打吗?家长要注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差距很大

作为家长,有义务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长期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学生可能短时间看不出什么差别,但经过20年再看看,各个方面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还要多用心,学习更好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今日话题:你怎样看待“不打不成才”的育儿理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期要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莎莎老师教育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家长   学生   孙女   鼻血   家庭教育   南山   路人   自卑   情商   爷爷   差距   很大   性格   理念   成绩   超市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