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跟彭学军老师第一次见面是2019年的8月25日,当时她在爱丽丝绘本馆跟大小朋友分享《一个男孩走在路上》的创作心路。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当时就被彭老师人淡如菊的气质深深折服,她坐在那里端庄、安静,一如她写出来的故事,有种细细绵绵的优雅。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跟她说话语速会不由自主地放慢,心也会变得轻松下来,彭老师散发出来的这种气场是良好教养的结果,更是长期文化熏陶的结果。


彭学军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生于湖南吉首。已出版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和图画书,主要作品有《你是我的妹》《腰门》《桃花鱼婆婆》《建座瓷窑送给你》等。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小说大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奖项,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多种文字输出国外。

今天的采访我从彭学军作为创作者和童书编辑这两个身份标签入手,还原一个好作家、好编辑。彭老师年轻的时候做过中学老师、电视台的编辑,后华丽转身提笔写作,拿下了国内最高儿童文学奖项,策划的图书荣获了出版界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作品奖。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她走出舒适区不断挑战自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创作者


Lisa老师

您是国家一级作家,出版作品有100多部,能说说是怎么走上写作这条路的吗?出版第一部作品是什么时候?

彭学军:我的第一部作品是个短篇集,名叫《油纸伞》,出版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当时没有精装书的概念,书的装帧比较朴素,和现在的书比就拿不出手了。(笑)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此版为少年儿童出版社重新出版


《油纸伞》收录了我写的10个短篇,现在回看这本书,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毕竟是处女作,看到自己的文字能被印刷成书,还是挺激动兴奋的。

不少作家走上写作这条路,是因为从小就看了很多书,我恰恰相反,童年的阅读可以说是空白的。父母都是老师,我爸教数学,我妈教生物,当时没有什么早期阅读的观念,理科老师也不太懂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住在我家隔壁的是一位语文老师,会给她的三个女儿订阅文学杂志,像《少年文艺》《人民文学》,等她们看完,我就借来看,这算是我的文学启蒙吧。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到了高中学习很紧张,但我还是见缝插针地翻阅,虽然阅读量不大,但喜欢的文章我会反复看,一连看上好几遍。当时在杂志上发表的作品都是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像金波、曹文轩、张之路、梅子涵等等,还有一些优秀的女作家,比如王安忆、程玮、陈丹燕、黄蓓佳、秦文君等。虽然我看的是杂志,但庆幸自己读到了非常纯正的儿童文学,没有乱读一些容易给人带偏的东西。

后来上大学就开始自己订了,除了《少年文艺》,还订了《东方少年》、《儿童文学》《儿童文学选刊》等5本杂志,因为订的太多了,同学都嘲笑我,说你这么大了,怎么还看儿童文学?但我就是喜欢,也许潜意识里还是不愿长大吧,所以,我的阅读喜好很专一,这大概也注定了,我如果会去写作的话就只能写儿童文学吧。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到什么时候不订的呢?我成为这些杂志的作者之后,他们给我寄了就不需要自己订阅了。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学当语文老师,天天和孩子打交道,他们的故事让我有了创作的欲望,就开始动笔写了。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彭老师重返任教中学与当年的学生合影


可是自己写的那些东西到底有没有价值?有一回,在《儿童文学》看到一则招收函授学员的启事,我就报了名,把自己的作品寄过去,有老师一对一地进行辅导,告诉你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还记得我的指导老师是汤锐,她非常认真,有耐心,给了我许多专业的指导。终于有一天,她说你可以不用交作业了,直接给我们杂志投稿吧。我听了特别开心,能成为一直喜欢的杂志的作者,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


Lisa老师

创作过程中,写的时间最长的是哪一部?用了多久?创作的难点在哪里?

彭学军:最难写的要数2019年底出版的《建座瓷窑送给你》,我要把三个男孩的成长融入到景德镇瓷器的制作过程中,但其实我对烧窑、拉胚、塑形这些工序一无所知,就跑到景德镇去采访,到博物馆去看烧柴的老窑,听工匠们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在景德镇采访

这本书从采访收集素材到完稿用3年的时间,前前后后改了7稿,因为你不是在做烧瓷的纪录片,你要有人物,有故事,有情感,要把3个孩子的生活融入到制瓷的过程中去,还不别扭,不拧巴,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还有一个难度就是人物的前后呼应。写作的过程有点像大树的枝条,是在不断生长,人物的故事也是逐渐展开的,但写着写着容易写丢,比如前面出现的角色,后来就没他什么事了。如果想让他“复活”,你得写出再现的理由。

我有次看余华的采访,他谈到了《活着》,12万多字的小说,对成人书来说是篇幅是比较小的,但他说这本书有一处硬伤,谁都没有发现,直到小说火了以后,版权被卖到国外,翻译发现有个人物的名字前后不一致。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作家余华(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硬伤余华、编辑、校对都没有发现,因为他们在看的时候容易被精彩的故事带走,就忽视了人物的名字。这一定是硬伤,但并不影响《活着》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Lisa老师

您是儿童文学作家,童年的经历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彭学军:我是在湘西长大的,大山里的苗寨、凤凰古城我都呆过,那里很美,童年的经历是我创作的源头。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童年照片(左面高个子是彭学军)


《你是我的妹》写的就是“我”跟“阿桃”两家女孩的成长故事,我们住得很近,阿桃家是苗族,有5个女孩,是阿桃教会了“我”如何做姐姐。我也有两个妹妹,小时候不懂如何当姐姐,常欺负她们。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桃花鱼婆婆》是从《你是我的妹》中分离出来的。孩子们道听途说,说阿秀婆会放蛊,就是把蝎子、蜈蚣、毒蛇什么的放到陶罐里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活下来的是集百毒于一身的至毒,然后把它弄死、晒干、做成粉末。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这些粉末会藏在下蛊人的指甲里面,给你泡茶的时候一“弹”,粉末就溶在水里,虽然不会要命,但能令你生病。两家人吵架,就会在彼此的猪圈边上撒上一些,让猪得病。

湘西有很多这样神秘、诡异的传说,我很喜欢听,这些故事很恐怖,常常是身体吓得发抖,但耳朵却伸得老长,生怕漏掉一个字。下蛊的巫婆没有明显的标志,就是平常的老太太,孩子们就通过做手势来防范,这个动作在绘本里也有描绘。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桃花鱼婆婆》内文


这些童年记忆时不时就会从我的脑袋里冒出来,我在湘西生活了18年,对那里有着故乡一样的情感,虽然没有亲戚在那里,但对那些美丽的山水还是非常怀念的。我的父母大学毕业后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就被分配到了那里,日子虽然清苦,但这段经历是别人没有的,也决定了我的写作风格。


Lisa老师

曹文轩老师说您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彭氏腔调”,温柔,清纯、富有诗意,略带哀伤,这种叙事风格是如何养成的?

彭学军:可能跟性格有关吧,我不太喜欢热闹,也不擅长跟人打交道,这种偏内向的性格又跟我的成长环境有关,一直生活在安静的小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些青山绿水都融入到我的生命中,这种风格就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了。


Lisa老师

您的创作偶像是谁?能跟我们说说他吗?

彭学军:刚提笔写作的时候,程玮、陈丹燕、黄蓓佳这些女作家都是我努力的方向,后来看到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有种被震撼的感觉,她写的东西不长,每一篇都很精致,如梦如幻,有点忧伤,非常动人。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日本作家安房直子


特别喜欢她的《白鹦鹉的森林》,读了以后感觉有嗖嗖的冷气从地底下冒出来,却又是温暖和美好的。她一生淡泊,深居简出,出门买个东西,都能把路上的那些美好记录下来。

还有就是作家迟子建,她的文字有很多女作家不具备的雄浑的阳刚之气,我喜欢那种柔中带刚风格,特别值得我学习。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作家迟子建(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版人


Lisa老师

做编辑跟当作家,哪一个您更喜欢?

彭学军:编辑的工作头绪很多,既要跟书打交道,还要跟人打交道,像我参与策划编辑的“彩乌鸦”系列,要和作家约稿,跟插画师催稿。有时候出版的时间卡得很紧,挺焦虑的,连晚上做梦都在催稿,还要面对与名家商榷退改的紧张和尴尬。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当作家只要专注做一件事情,把作品写好,相对个体化一些。不过,我还是很热爱这份工作的,如果一个人非得有一份工作的话,它应该是最适合我的。因为相对来说比较安静,单纯,多半是和文字打交道,在编辑的过程中,还可以近水楼台地多了向优秀作家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能读到更多的国外经典的儿童文学。


Lisa老师

您迄今为止策划了多少本书?哪一部觉得最艰难?哪一部感觉最兴奋?

彭学军:我对数字不是很敏感,具体多少本没有统计过,比较有影响的有“彩乌鸦系列”“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彩乌鸦10周年版”“彩乌鸦文库”“晴天有时下猪系列”“少年红色经典”等。但这些书主要都是魏钢强老师策划和编辑的,我只是参与。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2000年前后开始引进的彩乌鸦系列,是德语国家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次成规模的汇集,包括了幻想文学大师米切尔 .恩德,德国文学巨匠奥得弗雷德 .普鲁士勒的作品,每本书只有两三万字,薄薄的,让孩子“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这个系列推向市场后反响非常好,于是又推出了“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 ,收录了金波、张之路、程玮、沈石溪、常新港、汤素兰、王淑芬等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一共20本,堪称“中国儿童文学原创精英的华丽亮相”。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从引进到原创,“彩乌鸦”几乎贯穿了我整个编辑生涯。乌鸦不都是黑色的嘛,为什么叫彩乌鸦呢?因为这个系列里有小说、有童话、有幻想、有现实,风格迥异,多姿多彩,个性十足,为孩子提供了多种打开方式。

《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编辑出版的过程很慢、很磨人,每年也就出版两、三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每本书都有值得特别推荐的理由。当时是一批清华美院毕业非常年轻的画家为这套书插图,她们有才华,艺术感觉很好,也非常用心,有些画家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甚至会跑到故事发生地去写生。所以,这套书的插图直到现在也倍受称道,也开创了插画师拿版税的先河。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你是我的妹》中的插图画


编辑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也会带来满满的成就感。“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既叫好又叫座。

记得有次我去学校做活动,校长知道我是“彩乌鸦”编辑之后,激动地握住了我的手,说你们出版这套书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原来他的夫人是语文老师,无意在书店看到了“彩乌鸦”,觉得内容太好了,就把整个系列都买回来看,还给学校图书馆配了很多套。听到这样的肯定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Lisa老师

您的绘本《桃花鱼婆婆》荣获了爱丽丝绘本奖,能说说是怎么跟图画作者马鹏浩合作的?作品有埋了什么读者没发现的秘密吗?

彭学军:这本书的出版要感谢蒲公英童书馆的总编辑颜小鹂,她是《你是我的妹》的第一任责编,一直记得书中关于阿秀婆的故事,希望我能把她的故事单独拿出来做一本绘本。我写了文字脚本,马鹏浩画了初稿,起初我对桃花鱼婆婆的形象不太认可,画得太胖了,我脑海里的巫婆形象都是很瘦的,风大了都能吹走的那种。(笑)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后来,我看到湘西同学发的朋友圈,拍的当地的老婆婆都是脸圆圆鼓鼓的,看起来很舒服、很慈爱,我就尊重了画家的想法。绘本是图文合奏,文字作者只完成了作品的一半,画家对文字会有他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他不是在图解你的故事,而是在文字基础上的二次创作。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记得几年前我们主办过一次童书编辑的沙龙,邀请到了美国知名童书编辑尼尔.波特主讲,他策划编辑的作品5次获得凯迪克大奖,有编辑问他如何协调画家跟作家之间的关系?他回答说,我不要让他们见面,见面就会吵架,介绍一个作家找到合适的画家,比介绍一对男女成为夫妻还难。(笑)

所以,绘本的编辑特别不容易,要有很强的专业素养,有眼光,有主见,能够综合和协调作家与画家的意见,还要考虑到读者跟市场的期待与需求。

有了《桃花鱼婆婆》的合作默契,跟马鹏浩合作第二本《大熊的信箱》就更顺畅了。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这本书是我妈妈去世后写的。生死是每个人迟早都会面对的,什么才是最好的、最积极的姿态?我想用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同时,借助大熊的故事来释放自己的悲伤,也希望读者读完可以汲取到温暖的力量。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寻常生活


Lisa老师

您是如何平衡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工作之余的爱好是什么?

彭学军:我喜欢山野,可能和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关,在家待了两三个月,找一个采访的理由就出去了。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凤凰我隔两三年就会去一次,那里虽已热闹非凡,但我有我去处,总能找到安静的地方,在沱江边坐坐,看看风景,发发呆,逛一圈又回来了,也没什么目的,挺自在的。

绘本半边天 |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满怀童心

穿上苗族服饰的彭学军

运动我也喜欢,像瑜伽、慢跑、乒乓球,也打不好,就是折腾出一身汗。


Lisa老师

您对年轻的创作者或者想从事创作这条路的人说一些寄语吗?

彭学军:我觉得要对文学多一点敬畏心,是发自内心真的热爱,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多看优秀的经典作品,虽然不能马上让你写得有多好,但会给你一个目标,你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谦卑了,才会脚踏实地,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东西。


跟彭学军老师交谈,总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无不散发出融入骨子里的温柔与涵养。采访结束已经是中午,彭老师跟先生一起做了一大桌子饭菜来款待我跟小编,有他们家乡的腊肉跟鱼丝,席间不停地给我们夹菜,菜香伴着书香、花香让这次采访有了别样的精彩。

这是绘本半边天的第14期,还想听哪位创作者的故事,赶紧下方留言告诉Lisa老师!


嘉宾:彭学军

采访人&撰稿:Lisa老师(杨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湘西   景德镇   儿童文学   半边天   童心   半生   乌鸦   画家   婆婆   采访   作家   编辑   老师   文字   喜欢   故事   系列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