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慈悲,所以懂得》读张爱玲传记感

-----爱情的路,她走了太久,却始终没有等到要等的人。

我是不太喜欢张爱玲的,在我没有看过白落梅为她写的自传前。

原因很简单,我以为她高昂的头下面,是一颗冷漠的心,我以为一个爱上汉奸的女子,太傻太天真。

可是好久没有一口气看完一本书了,临睡前拿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本来是催眠的,结果这一觉被惊醒。合上书已是凌晨,内心仍然意味深长,扼腕叹息,意犹,未尽!


《因为慈悲,所以懂得》读张爱玲传记感


她对男人的爱,极致到掏心挖肺。对胡兰成是,对赖雅也是。可她却表现的云淡风轻,不惊不乍,走上爱情这条不归路,亦无怨无悔。

这样的女子,世间怕不多,她必是写作的奇才。对爱,她有非同常人的毅力,也有非同常人的慈悲,所以她的文字生了花,长了翅。从民国到香港到洛杉矶,她落地生根,在文字的天空自由飞翔。

生于文,死于文,她的一生绝色凄美,她为了写作而来,为了那些寂寞的读者而来,为爱而来,为报恩而来。

悄悄的走,没有挥一下衣袖带走一片云彩。

看似冷漠的外表下,有太多心酸的故事,她选择了背井离乡,离群索居,我想这源于最初她的家庭。



她是李鸿章的外孙女,簪缨世族,名门之后,童年的风光富贵,少年的多思多才。

可是没落的清朝,注定了家族的萧条,这些都不抵母爱的缺失,一个人的选择本无对错,可是对一个孩子来说,母亲的抛弃使她的天空变了色,她看似对这些轻描淡写,实则是对命运的无奈承受,对于命运的乖戾,她能奈何? 谁又能奈何?

“她是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她无须经历多少世事,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与她交涉。她不美丽,却能以任何一种姿态倾城。”

她天才的背后依然是个女人,女人天生需要温暖,母爱和父爱的缺失让他更需要温暖,偏偏她是如此的孤傲,除了胡兰成,没有哪个男人敢向他如此大胆的表白,风流倜傥也好,有过家庭也好,卖国求荣也好。哪个女子不善怀春?哪个男子不善钟情?能遇上一个爱的男人,他只要今生爱她一个,足矣。遇上了就飞蛾扑火,直到,燃成灰烬。



可是,他负她,连眼都不眨一下,风流成性的人没有底线,她在四处躲避风声时,她用稿费养着他,养着的还有他的小情人。

后来她终于还是知道了,他也不避讳什么,连他的其中一个女人去上海流产,他都是写一个纸条找她要的银两,她的心早已在这个无耻的男人面前凋落了,就像那花瓣,无声无息的萎缩。

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凋谢了。”只是,再不开放。——张爱玲

遇见了,欢欢喜喜,缘尽了,亦倾尽最后一根丝,这一生的债尝完,再无瓜葛。她的最后一封信,附上最后一笔巨额的稿费——“这世上,爱才是债,恨不是。”

倘若父母和睦,倘若她一生拥有母亲不离不弃的呵护,倘若少年时没有父亲的暴打和残酷的监禁,张爱玲不会是这个张爱玲,她会更温暖,她的爱情也会更温暖,可是没有倘若。

她的父亲抽了一辈子大烟,风流了一世,她的有思想的母亲最终和姑姑去了国外寻找“自由”。家庭深深的影响了她,她的笔下有太多男人的始乱终弃和爱情的魂断肝场,最终她延续了那个自己母亲的命运——受伤到决绝,孤独到终老。

可是情债尚未还完,她选择了离群索居。在美国最孤苦无依的时候,她比任何人都需要温暖,交不起房租的她在一个文学救助站要了一间木屋,她虽是一个名流,可内心的孤独无助无人能晓,也从不愿展现提及。

很少有人能走进她,可50多岁的赖雅走进了,那年她37岁,她可以重新找一个不错的男子开始崭新的生活,可是在感情的世界,她不是那种聪明的女子,或者她从不愿把爱情当做资产,计划或算计一下。她已然凋谢了,些许渴望,些许不甘,除了爱情,还有一种感情叫温情。

赖雅也曾经是个作家,只是现在比她还落魄,可赖雅也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甚至有魅力的男人,她不嫌他,在木屋的篝火里,两条搁浅的鱼彼此温暖着。

他们结婚了,赖雅注定带不给她幸福,这些她从没想过或者她的幸福只是精神世界的沟通和依赖。

赖雅苍老多病的身体,成了她以后十几年的负累,她更加拼命的写作,赚稿费,为此她失去了一个文人最后的尊严。写作不再是闲情雅致,他们常常租不起房子,吃不起饭,赖雅的医疗费成了他们生活的重大考验,没有了爱情和面包,你可还坚持?可是这个女子就这样坚持了,她高昂着头,坚持到了最后。有一次她回香港了很久,赖雅以为她再也不回来了,可是她只是为了挣更多的稿费,以至于书没有出版,她连回华盛顿的机票都买不起……

赖雅走了,她的青春也尽了,那年她47岁,债已还完,生活却要继续。

此后的近30年,她的写作之路经历了坎坎坷坷又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可对于一个老人,她早已看淡了人世繁华,她只喜安静。甚至曾经相依为命的姑姑都鲜有联络。她把自己封闭在了生命的墓里,那里葬着她的青春和爱情。

“与千千万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与千千万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也许她一生都没有遇见那个人,也许早已等到,因为她把全部的爱给了他,毕竟最美的年华里,有那么一个人使他爱过了。

张爱玲,一个爱旗袍的女人,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不费吹灰之力,便舞尽了文学世界的惊涛,情绝如她,冷傲如她,痴心如她,从不轻易爱上一个人,亦不辜负一个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原创不易,记得点赞或留言留下你的足迹!

我是志丹,十年资深瑜伽老师、业余作家、三个孩子的妈妈、身心灵疗愈师、爱写诗、爱做梦的80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志丹   慈悲   离群索居   稿费   香港   木屋   母爱   传记   温暖   母亲   命运   女子   家庭   男人   女人   爱情   张爱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